补气化痰通络方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7-22 浏览次数:606次
作者:钟冲,韩淑凯 作者单位:河北省望都县中医院
【关键词】 颈椎病,补气化痰通络方,治疗结果
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笔者采用补气化痰通络方结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符合入选条件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其中男44例,女56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1.7岁。均有长期低头劳作病史。按就诊顺序以1∶1的比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1.2.1 入选标准:(1)符合1993年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制定的标准[1],经X线、CT检查及典型临床表现确诊为颈椎病患者;(2)年龄在30~70岁之间;眩晕症状持续6 h以上。
1.2.2 排除标准:(1)女性妊娠期、哺乳期;(2)合并有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3)未按规定服药者;(4)梅尼埃病、内听动脉栓塞、体位性脑缺血、颈动脉体周围炎、眼源性眩晕、颅内肿瘤。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1)中药给予行气化痰通络方,药物组成:水蛭9 g、三七10 g、葛根30 g、麻黄10 g、桂枝12 g、白芍15 g、天麻9 g、白术15 g、法半夏15 g、甘草5 g。辩证加减:伴肢冷加附子15 g、干姜10 g;呕吐痰涎者加旋复花10 g、代赭石30 g;兼气虚者加太子参30 g、生黄芪30 g;骨刺明显者加肉苁蓉15 g、狗脊10 g;疼痛明显加徐长卿15 g、威灵仙10 g、细辛3 g。每天1剂,每剂2煎,总量300 ml,分早晚2次口服,连续用药20 d。(2)手法治疗:患者取坐位,术者立其身后,一手掌固定患者头部,另一手拇指指腹按揉风池、风府穴各1 min。接着术者立于其前侧,拇指指腹按揉太阳、印堂穴各1 min,然后用一手大拇指指腹和其余四指自风池穴沿颈椎棘突旁两侧到大杼穴来回拿捏5~6遍,接着拿两侧肩井穴3 min。随后令患者头部向左右缓慢旋转,患者感到转向某侧眩晕减轻或消失时,可选择此侧作颈椎牵引位旋转扳法。然后在牵引位的情况下,术者左手拇指向左前方顶,右肘部向右侧扳,顶与扳要同时发力瞬间完成,此时可感到左手拇指指端有轻轻的滑动感,并有弹响声。然后一手掌固定患者头部,用另一手大拇指指腹从风池穴向下沿棘突及颈项部肌群理筋数遍,遇筋结筋硬处重点理顺。最后术者用掌根或大鱼际在患者项背部轻揉3 min。手法隔天治疗1次,治疗10次。对照组:给颈复康冲剂[河北省承德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3022204],2次/d,每次2袋(10 g)口服,连续用药20 d。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有关文献[2]制定。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停止治疗后随访3个月没有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或部分消失,随访3个月没有反复或加重;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之一,临床以眩晕、头痛或猝倒、颈项板硬、疼痛、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椎动脉型颈椎病常缠绵难愈,症状呈多元化,不仅影响动脉血管、神经根,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颈肩背痛等症状,而且常波及到脑血管及心血管、胃肠道等组织器官。
中医学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多由肝肾亏损,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或感受外邪等,导致痰湿内伏,风痰阻络。据其临床表现,我们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机辨为痰血互结、瘀阻络脉。络脉的病机又有“易滞易瘀、易入难出”的特点,常导致本病缠绵难愈,易于复发。“络以通为用”,故治疗益采取补气通络、活血化痰法。本方以水蛭、三七活血化瘀通络为君,水蛭破血逐瘀,《医学衷中参西录》谓其“但破瘀血不伤新血”。三七养血止血,化瘀而不伤新血;辅以葛根甘寒生津,起阴气,鼓舞阳明津液布达,从而缓解经脉之拘挛,引药直达颈项,麻黄升阳散邪,桂枝调和营卫气血,同时芍药与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可使拘挛的项背经脉舒展通畅。伍以用半夏、白术、天麻清化痰浊,平冲降逆。全方共奏通经活络,化痰定眩,调和营卫功效。同时,通过手法的治疗,包括颈背部按揉法、拿捏法、理筋法等,使颈部的痉挛肌群松解,生理曲度改善,血液循环恢复,上下气血贯通,减少或消除对椎动脉壁交感神经纤维的刺激。颈椎牵引位旋转扳法,可恢复关节突关节排列,扩大椎间孔、横突孔,使椎动脉血流畅通,整套手法有调节颈椎内外平衡作用。
补气化痰通络方配合手法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调外,中药调内,使内外平衡得到纠正,阴阳气血得到调和,对纠正椎动脉机械性压迫和交感神经受刺激均有明显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宇,陈琪.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坐谈会纪要.中华外科杂志,1993,31: 472.
2 刘建红.颈痛颗粒配合手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中医正骨,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