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手术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669次
作者:苑洁,陈国民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气功研究所(上海,200030)
【摘要】 颈型颈椎病又称为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是各类型颈椎病发病的早期,临床上最为常见,此时也是治疗的最有利时机,对颈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非手术疗法治疗本病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创伤性小等特点,一直为临床医生所重视,并且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本文对近年来非手术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归纳总结,认为中医非手术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副作用较小,亲和力高,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颈椎病 颈型 非手术疗法 综述
颈型颈椎病又称为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是各类型颈椎病发病的早期,临床上最为常见,也是治疗的最有利时机,对颈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颈型颈椎病的病理改变基础,目前普遍认为,颈椎由于不断承受各种负荷、劳损或者意外损伤,从而导致椎间张力下降,导致椎间松动不稳。椎关节的失稳一方面直接引起颈部各肌群之间的失平衡,从而引起肌肉的防御性痉挛,而另一方面椎关节的失稳会引起椎间出血水肿,直接刺激分布于椎间周围的窦椎神经末梢,使颈部出现酸、痛、胀等临床症状。近年来该病发病率迅速上升,并呈现低龄化趋势,在20~25岁颈椎便开始出现退行性变,尤其以椎间盘的变性出现最早。广大医者对非手术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方面做出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现将这方面文献综述如下。
针刺疗法
1.单纯针刺疗法 郭艳幸等[1]根据临床症状将颈型颈椎病分为上颈型和下颈型,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48例,方法:患者取俯卧颈中立位。上颈型取风池、天柱、颈夹脊、列缺直刺;偏头痛或眩晕加率谷、承灵、太阳斜刺。下颈型取风池、颈夹脊、肩中俞、列缺;肩痛者加肩井;肩胛间不适者加肩外俞、曲垣或取阿是穴。所有患者均用泻法,并配以电针仪疏密波刺激,及TDP神灯局部照射。治愈率95.83% ,好转率4.17% 。王乐琴等[2]采取穴位全息律治疗颈型颈椎病60例,同时设常规针灸组40例,中药口服组40例进行对照现察。取穴将尺桡骨头、肱骨头、胫腓骨头处定为“头穴”,远端定为“足穴”,在“头穴”和“足穴”之间划分十等分,第二分点处为“颈穴”。患者取坐位,取全息元(一个节肢或相对独立部分)上的3~4个“颈穴”,用1.5寸30号毫针,垂直进针后,寻找最强针感点,留针15分钟,行针同时,让患者活动颈部。以颈部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活动颈部,结果显示:穴位全息治疗组疗效优于其他2组(P值均<0.01)。认为本法止痛作用强,能明显降低疼痛指数和疼痛强度,是一种治疗颈型颈椎病的较好方法。郭元琦等[3]从调理脾肾入手,以培肾固本、补气回阳为原则,腹针治疗颈型颈椎病63例,方法:主穴取天地针(中脘、关元),配穴取商曲(双)、滑肉门(双)、神阙(加TDP神灯局部照射)。中脘、关元深刺,商曲浅刺,滑肉门中刺。颈椎退行性变加建里,肩部强痛在商曲与滑肉门连线中间浅刺一针。治疗结果痊愈45例(71.4%),显效12例(19.1%),有效4例(6.3%),无效2例(3.2%),总有效率96.8%。焦俊杰[4]独取下廉穴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以颈肌痉挛为主要表现者24例,方法:男取左侧穴,女取右侧穴,或均取双侧穴。患者取坐位,双上肢平放于诊桌上,肘关节屈曲,取0.28 mm×40mm 毫针斜刺进针,针尖朝向肘部方向,刺入深度约30 mm 左右,行快速捻转、提插手法,使之产生放射至手部的串麻感,当针感出现时,嘱患者左右转动头部。治疗结果:24例中1次治愈者22例,其余2例次日再针刺后症状消失。
2. 针刺加物理疗法 李亚军[5]针刺太溪穴配合局部刺络放血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期30例,针刺完毕后,在斜方肌压痛最明显的1~2点,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拔罐,取得良好效果。袁金兰[6]采用针刺双风池、风府、颈夹脊穴,留针30min,取针后用湿热敷治疗。并与口服颈复康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8.6%,对照组有效率为88.7%,疗效满意。蒋戈利等[7]用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320例,主要由远道平衡针刺、夹脊电针和局部刺络拔罐三步有序构成的综合针刺疗法,主穴方:中平穴、后溪穴、整脊穴、颈夹脊穴、阿是穴。配穴方:风寒型配风池、合谷,气滞血瘀型配膈俞、三阴交,肝肾不足型配肝俞、肾俞。第一步,用30号2.0寸毫针直刺双侧中平穴1.5~1.8寸,双侧后溪穴0.3~0.5寸,向鼻根方向斜刺整脊穴1.0~l 5寸,同时嘱患者深呼吸,并做对抗性颈项活动两分钟。第二步,根据不同患者的证型,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用30号1.5寸毫针针刺配穴,得气为度,然后再针刺双侧颈夹脊穴,入针0.8~1.2寸,以得气并向肩部传导为度,再用KWD II808型电针仪行双侧对称性疏密波脉冲刺激20分钟。第三步,取针后,在阿是穴(项背部压痛点、颈项条索状硬节处)行刺络拔罐5分钟,令出血3~5ml。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加颏枕吊带牵引。结果对两组证型与疗效关系的比较中:在各证型中,无论痊愈率还是有效率,治疗组都优于对照组(P<0.05,P<0.01),尤其是气滞血瘀型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3.穴位注射 林超群等[8]用穴位注射治疗本病25例,方法以地塞米松注射液5mg+维生素Bl20.25 mg混合后,将注射针头垂直缓缓刺入天窗穴约1.5cm,避开颈动脉,待出现酸、胀等针感时缓慢注入药液,同时以常规针刺疗法治疗本病20例,进行对比观察疗效。结果:穴位注射组痊愈率40%,有效率48%,无效率4%,总有效率为96% ;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结论:穴位注射天窗穴优于常规针刺疗法。谢朝晖等[9]将对局限性疼痛,尤其是软组织伤痛有着快捷确切疗效的浮针疗法联合枝川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60例,治疗结果:显效52例,占86.7%;有效6例,占10%;无效2例,占3.3%。总有效率96.7%。显效病例中,治疗1次者16例,3次以内的有25例。所有有效者均为置入浮针1次,即时起效,痛点或压痛点减轻或消失。认为采用浮针联合枝川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不必找寻特定穴位,起到了协同、互补、快捷的作用且远期疗效显著。刘克龙[10]采用枝川注射液加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取得满意效果,具体操作方法:嘱患者充分暴露颈肩背部,术者用手指在颈肩背部寻找压痛肌硬结区,并用碘酒做好记号,将枝川注射液(地塞米松0.3mg和0.9 %生理盐水19m混悬液)分别浸润注射到压痛肌硬结的四周,每肌硬结区注射1~2ml,每次注射2~4个肌硬结区,术后配合常规推拿。56例患者中,治愈50例,占89%;好转4例,占7%;未愈2例,占4%,总有效率96%。
推拿手法治疗
刘志坤等[11]以理脊通脉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40例,并设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治疗组予理脊通脉手法,操作治疗程序为:先以按揉及法放松颈、肩、背部的肌肉,再行人工牵引,之后点按风池、风府、大椎、天柱及颈、胸夹脊穴等穴。再施以夹脊手法:即以双手小鱼际强力夹挤夹捏下颈部夹脊穴,以透热、透红为度(出现瘀点效果更佳)。理脊手法:即以双拇指对颈、胸椎交界处进行强力推脊,用大鱼际推揉肩胛和双肩,并对痉挛的肌肉进行弹拨,以透热、透红为度。与口服双氯芬酸钠组做对比治疗,治疗2周后优良(痊愈+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 %,对照组为78.95%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 =4.49,P<0.05));治疗4周后优良率治疗组为97.50% ,对照组为81.58%,两者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X2 =5.37,P<0.05)。表明理脊通脉手法比常规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对颈型颈椎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马林[12]应用常规推拿手法配合口服自拟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剂:羌活l0g,独活l0g,桂枝6g,葛根30g,制附子6g,黄芪15g,防风l0g,延胡l0g,白芍l0g,土元l0g,甘草l0g,同时在治疗期间和疗程结束后,指导病人做颈部缓慢屈伸旋转活动,配合扩胸、耸肩及旋肩等自我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74例,疗程结束时对其主要症状、体征进行评定,临床治愈53例,占69.3% ;好转20例,占26.3% ;无效1例,占1.3%。廖善军[13]将154例颈型颈椎病随机分为推拿配合中药内服组(治疗组)和口服复方氯唑沙宗片组(对照组)。治疗组以右手拇指指腹,在颈夹肌和最长肌的起点即第六胸椎患侧自下而上,弹拨颈夹肌、最长肌、半棘肌、头夹肌,力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持续均匀地左右弹拨以松解肌痉挛或僵硬及粘连.从第六胸椎至颈枕结合部为一次弹拨手法,重复10次.约20分钟;再用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捏拿斜方肌、菱形肌、肩胛提肌,力度深透有力,以患者能忍受为度,重复5次。中药选方为蠲痹汤加减。治疗结果显示,推拿配合中药内服组在治愈率与止痛效果上均优于对照组。
中药治疗
曾红文[14]运用桂枝加葛根汤化裁治疗颈型颈椎病66例,中药组方:葛根12g,桂枝、白芍、炙甘草各6g,生姜3片,大枣3枚。寒湿甚者加羌活、荆芥、防风;痛甚者加细辛、姜黄;瘀血甚者加川芎、红花、桃仁。治疗结果:显效30例,有效3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范国美等[15]探讨了加味葛根汤配合简易颈枕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经临床长期观察,筛选了以葛根汤为主方,并结合自制简易颈枕治疗颈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150例。结果临床治愈97例,显效4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结论:加味葛根汤配合简易颈枕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潘纪华[16]以补肾强筋,活血通络为原则,配伍中药(葛根、山萸肉、白芍各15g,川芎20g,溪黄草18g,僵蚕l0g,穿山甲9g,青皮、地龙各12g,细辛4g)治疗76例,并与口服颈康复33例为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4% ,对照组85% ,提示本方有补肝肾、舒筋脉、消肿痛的功效。赵燕[17]采用自拟除痹方为主,内服外敷治疗本病50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药物组成为: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5g,桑枝30g,桂枝15g,白芍15g,甘草6g,白芷15g,片姜黄12g,杜仲15g,秦艽15g, 随证加减:气虚甚加黄苠15g,党参9g;血虚加熟地15g,阿胶12g(烊化);阴虚甚加熟地15g,玉竹15g;阳虚甚加鹿角胶15g(烊化),制附子9g(先煎)。方法:水煎,滤出药液早晚口服,将药渣加桂枝15g,细辛6g,威灵仙30g,伸筋草15g,装入纱布袋中,加适量水及食醋约150ml,共煎30分钟,将药袋取出挤尽药液,待温度适中(以患者能耐受为度),趁热敷于颈肩部。治疗结果:50例中.治愈35例,好转10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90%。
其他疗法
1.牵引疗法 以探讨不同的牵引方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的差别及颈曲变化之间的关系为目的,鲍铁周等[18]治颈型颈椎病110例,分别采用两种牵引方法,其中治疗组采用优选的牵引重量、牵引角度及牵引时间,即优值牵引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共80例,具体实施分3步:第1步,颈椎前屈25°,牵引重量为患者体重1/10,牵引时间30分钟,1次/天,连续5次;第2步,颈椎直立0°,牵引重量为患者体重1/7,牵引时间20分钟,1次/天,连续3次;第3步,颈椎前屈15°,牵引重量为患者体重1/10,牵引时间30分钟,1次/天,连续7次 。对照组采用传统枕颌带牵引治疗30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77.5%,对照组治愈率46.7%;经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94.4%,对照组治愈率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优值牵引法采用动态位牵引,符合颈段脊柱的生物力学特性,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疗法。
2.穴位埋线法 李涛等[19]运用穴位埋线治疗颈型颈椎病56例,方法为患者取俯伏位,充分暴露颈部,以指压诊法检查颈部,确定硬结、痛点等阳性反应点,用龙胆紫作好标志,皮肤常规消毒后,在穴位两侧1cm~2cm处作局麻皮丘,用持针钳夹住带羊肠线的皮肤缝合针,从一侧局麻皮丘刺入穿过穴位下方肌层,从对侧局麻皮丘穿出,然后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轻揉局部,使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用创可贴盖贴针眼。10日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30例口服颈复康,总有效率76.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3.小针刀疗法 王春英[20]用小针刀治疗本病100例,用针刺疗法治疗本病50例,进行对比观察疗效。结果小针刀组:痊愈78例,有效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针刺疗法治疗本病总有效率为8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疗法优于针刺疗法。瞿群威[21]运用X线片测量定位来进行针刀松解治疗颈型颈椎病168例,取得显著疗效。方法:测量X线片和人体上特定部位的距离,根据颈部最容易触摸的枢椎或隆椎棘突的位置换算成等比例,再根据所测数据在人体上进行定位,分别对有病变的棘突、小关节或横突末端进行针刀松解,使治疗部位在体表的投影位置达到个体量化,以避免徒手触摸的不确定性,168例颈型颈椎病病例中,痊愈97例,显效51例,有效20例,痊愈显效率88.1 %,总有效率100% 。结论:该方法经济实用,且更为安全准确,临床疗效显著。
综合疗法
孙春艳[22]以小针刀为主,配合颈椎牵引及推拿手法复位治疗本病76例,取得满意疗效。洪雁[23]采用针刺夹脊穴,颈神经阻滞,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62例,效果颇佳。曾燕等[24]采用中频脉冲电治疗配合双柏散外敷治疗颈型颈椎病50例,有效率为96%,与对照组单纯外敷双柏散之有效率86%相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廖小七等[25]采用刮痧配合刺络拔罐治疗颈型颈椎病39例,用针刺疗法治疗本病26例,进行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39例中,痊愈19例(48.7%),显效12例(30.8%),好转7例(17.9%),无效1例(2.6%)。对照组26例中,痊愈7例(26.9%),显效6例(23.1%),好转10例(38.5%),无效3例(11.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2.176,P>0.05),但是愈显率比较则有显著性差异(X2=6.202,P<0.05),说明观察组的痊愈率及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 语
纵观以上资料可以看出:(1)非手术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副作用较小,亲和力高,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有很好的应用前景。(2)目前临床对颈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方法也较多。在具体实施时常需要根据病人具体体征,优选2~3种方法并用或相继或相间应用。(3)非手术综合治疗主要是消除颈部的无菌性炎症,解除颈肌痉挛,纠正颈椎小关节错位,恢复颈部的生物力学平衡,从而可能改变或抑制骨质增生的发展速度。(4)传统针灸推拿等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提高疗效。
虽然诸多学者已对颈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作了许多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非手术疗法对骨质增生则难以逆转其发展。(2)对颈型颈椎病的分型及其辨证论治等方面的论述较少。(3)各医家使用疗效标准尚不统一,给判定各种疗法的实际效果带来了困难。建议尽快统一疗效标准,以便国内学者对颈型颈椎病的研究和探讨。(4)从发病学角度看,颈椎动静力平衡失调,是颈型颈椎病发病的关键,若能深入探讨各项治疗方法对恢复颈部动态平衡的影响,解决诱发该病的最根本原因,对提高疗效将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艳幸,赵庆安,陈燕坤.颈型颈椎病的分型与针灸治疗[J].中医正骨,2004,10(16):27.
2 王乐琴,宋文采.穴位全息律治疗颈型颈椎病140例临床观察[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4,26(2):120.
3 郭元琦,陈丽仪,符文彬.腹针治疗颈型颈椎病63例观察[J].中医药学刊,2005,3(23):539.
4 焦俊杰.独取下廉治疗颈肌痉挛24例[J].中国针灸,2004,24(9):610.
5 李亚军.针刺后溪穴配合局部刺络放血法治疗急性颈型颈椎病30例[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5,3(9):13.
6 袁金兰.针刺配合湿热敷治疗颈型颈椎病145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7):29.
7 蒋戈利,李坚将.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华北国防医药.2002,l4(l):26.
8 林超群,卢 虹.天窗穴穴位注射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03,l8(2):85.
9 谢朝晖,唐晓勇.浮针联合枝川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骨科临床杂志,2004,10(1):90.
10 刘克龙,枝川注射液配合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56例[J].实用中 医药杂志,2001,17(8):29.
11 刘志坤,眭承志,肖 红.理脊通脉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30):44.
12 马 林.手法加中药治疗颈型颈椎病74例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03,15(l1):6.
13 廖善军.推拿配合中药治疗颈型颈椎病154例临床对照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0,17(3):20.
14 曾红文.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6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10):516.
15 范国美,刘安国,唐祥燕.加味葛根汤配合简易颈枕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150 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2005,4(6):39.
16 潘纪华.颈络通治疗颈型颈椎病76例[J].陕西中医,2004,25(3):229.
17 赵 燕.中药除痹方内外合治颈型颈椎病50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1,16(4):52.
18 鲍铁周,宋永伟,郭艳幸.优值牵引法治疗颈型颈椎病[J].中国骨伤,2005,18(5):260.
19 李 涛,孙治东.穴位埋线治疗颈型颈椎病56例[J].上海针灸 杂志,2003,22(12):34.
20 王春英.小针刀疗法与针刺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针 灸临床杂志,2002,18(12):23.
21 瞿群威.X线片辅助定位下针刀松解治疗颈型颈椎病[J].颈腰痛杂志,2003,24(3):171.
22 孙春艳.综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76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ll):642.
23 洪 雁.综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l8(3):56.
24 曾 燕,杨桂先,周晃如.中频脉冲电治疗配合双柏散外敷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3):234.
25 廖小七,李接凤,刘海宏.经络刮痧配合刺络拔罐治疗颈型颈椎病39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