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皮脂腺囊肿的微创治疗42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0-07-13 浏览次数:629次
作者:刘伟松,田治,余兰 作者单位:海南省农垦总医院头颈外科,海南 海口 570311;海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学教研室,海南 海口 571101;海南省农垦总医院皮肤科,海南 海口 570311
【摘要】目的:探讨电离子微创法治疗头颈部皮脂腺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5年6月~2009年6月治疗的头颈部皮脂腺囊肿8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使用电离子微创法治疗),对照组39例(进行常规手术治疗)。结果:本组资料显示,手术创口长度与病变长径之比试验组平均为1∶3.0,对照组为1∶0.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费用试验组平均39.4元/例,对照组平均180元/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病变体积与失血量之比试验组平均为1:0.85,对照组为1: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离子微创法治疗头颈部皮脂腺囊肿创伤小、费用低、治疗时间短、效果佳,是比较理想的皮脂腺囊肿治疗手段。
【关键词】 皮脂腺囊肿,微创手术 ; 电离子 ; 头颈部
Analysis of 42 cases with head and neck sebaceous cyst treated by minimally invasive therapy
LIU Weisong, TIAN Ye, YU Lan
(Department of HeadandNeck Surgery, Hainan Nongken Hospital, Haikou 570311;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01;Departmrnt of Dermatology, Hainan Nongken Hospital,Hai kou 570311)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in head and neck sebaceous cyst.Methods: A total of 81 cases with head and neck sebaceous cyst from June 2005 to June 2009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 group with 42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9 cases. Patients in experiment group underwent minimally invasive ionization treatment,while control groupwith conventional surgery.Results: The ratio of surgical wound length and lesion long diameter was 1∶3.0, and the mean operative cost was 40 yuan each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hile 1∶0.85 and 180 yuan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ratio of lesion volume and blood loss(P>0.05).Conclusions: With minimal incision, lowcost, short treatment time and good effect,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is a ideal option for treating sebaceous cyst.
[KEY WORDS] Sebaceous cyst;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Ionization; Headandneck
人体头面部皮肤的皮脂腺发达,是皮脂腺囊肿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对于其临床治疗,手术切除几乎是唯一的根治方法,而常规手术多遗留有较大或较明显的疤痕,因为位于头颈部无法隐蔽,常使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难以接受。根据皮脂腺囊肿的解剖学、组织学发生分析,我们近年尝试用电离子微创法进行皮脂腺囊肿的治疗,临床效果满意,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皮肤科和头颈外科2005年6月~2009年6月进行有创治疗的头颈部皮脂腺囊肿患者共81例,均有明确的临床诊断或病理诊断,依据接受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1.1.1 试验组
使用电离子微创法治疗的皮肤科就治病例,共42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6~63岁,平均年龄31.5岁;病程1月~10年,平均3.1年;病例均为首次接受有创治疗,病变长径4~22mm,平均11mm;手术创口基本为孔状或裂隙状,直径或长径为2~4mm,失血量<1mL。
1.1.2 对照组
常规手术治疗的同期头颈外科就治的皮脂腺囊肿病例,门诊病例31例,住院病例8例,共39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2例;年龄11~56岁,平均24.7岁;病程6月~16年,平均2.2年;有7例次为二次或多次手术病例,病变长径10~120mm,平均17mm;手术创口均为梭形,长径12~130mm,失血量1~60mL,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30例,局部+静脉复合麻醉1例。
1.2 手术方法
确定无感染或感染已控制后,常规皮肤消毒,以1%~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用GXIII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机于囊肿皮肤开口处依据囊肿大小、皮肤厚度切开2~4mm大小切口,直达囊腔,将囊肿内容物吸出部分。而后用粉刺针循囊壁将周围的皮下组织小心进行分离,深入的同时轻轻挤压包块,将囊内内容物分次挤出使囊肿逐渐扁薄,直至囊壁完全游离后拔出。注液检查囊壁是否完整,如不完整可用电离子针将残留囊壁处烧灼处理,最后外涂0.25%阿米卡星洗液预防感染,不需缝合,局部包扎即可,囊肿较大者可口服抗生素3~5d,视囊肿大小5~7d可痊愈。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9.0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两组病例伤口均甲级愈合。试验组无缝线,短期可见针头到粟粒大小的圆形点状疤痕,3个月后大部分疤痕消失,随诊3~1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外形感观良好。对照组伤口需拆线,瘢痕同手术缝合时长度,宽度0.5~3mm,3~12个月随诊未见复发病例。
本组结果显示,手术创口长度与病变长径之比试验组为1∶1.5~1∶5.2,平均1∶3.0,对照组为1:0.8~1:1.0,平均1: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费用试验组所用35~40元/例,平均39.4元;对照组120~960元/例,平均180元/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变体积与失血量之比试验组为1∶0.8~1∶1.0,平均1∶0.85;对照组为1∶1.0~1∶5.3,平均1∶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同体积大小病变的治疗后试验组治疗费用低、产生的瘢痕小,二者的临床治愈率相同。
3 讨论
皮脂腺囊肿是最常见皮肤肿物,常规的梭形手术切除是延续多年的治疗手段,虽然有效,但是对发生于头面、颈部等暴露部位的囊肿患者接受度低。
3.1 电离子微创法治疗皮脂腺囊肿的解剖学、组织学基础
皮脂腺囊肿又称皮脂囊肿或粉瘤,是由于皮脂腺导管堵塞后分泌物潴留积聚、腺体逐渐增大形成,无DNA变异,并非真性上皮肿瘤,因此在解剖学上,即使较大的囊肿,其囊壁本身也没有滋养血管存在;组织学发生为腺体,周围皮肤、皮下组织的组织学发生为鳞状上皮、脂肪组织,在没有并发炎症、感染的情况下,皮脂腺囊壁与周围组织几乎无融合交错,存在着潜在间隙,易于剥离。常规手术不破坏囊壁,为保证囊肿的完整取出,必须采用大于肿瘤的梭形长切口。而电离子微创术可以借助电离子针头在体表进行微小切口,逐步减少囊肿体积而完成切除,产生微创效果。两者虽然皮肤切口大小不同,但所完成的解剖学分离所在间隙相同,故可以达到相同的根治效果。
3.2 美容效果分析
皮脂腺囊肿好发于头面部,常规手术为摘除皮下肿物必然产生较长的皮肤切口,进而影响外观。既往手术方法是沿皮纹、神经走行方向一致的梭形切口,长度较囊肿长径略长,与囊肿的皮肤开口一并切除后,切口拉拢缝合。由于手术创伤相对重,术后局部多有肿胀疼痛,留有较为明显的瘢痕,影响美观。故常使患者犹豫是否接受手术而拖延治疗时间。采用微创切除法治疗,手术创伤轻。借助电离子手术机的针形头,我们可以完成体表小肿物的“针孔式”摘除手术,创口小,基本不需缝合,利于恢复,疤痕形成不明显,达到美容效果,患者接受度高。
3.3 电离子微创法治疗皮脂腺囊肿的适应证
总结既往手术病例,我们提出电离子微创法的临床适应证如下:(1)一般状态良好,可以耐受局部麻醉操作;(2)无凝血机能障碍;(3)无感染灶或感染已经得到完全控制;④限于粉刺针的长度,囊肿长径在2.5cm以下为宜。
对于以下情况我们建议仍然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1)囊肿即将破溃、面积较大,皮肤菲薄,无法清晰分离囊壁者;(2)复发性皮脂腺囊肿,存在瘢痕粘连;(3)囊肿长径大于3cm,超出了粉刺针进行剥离操作的有效长度。
3.4 各微创法临床效果分析
当前临床医生对于皮脂腺囊肿的微创摘除方法有多种尝试,经检索分析,可归纳为以下两种:朱应祥等[1]同样使用电离子针皮肤打孔,开放囊肿后不摘除囊壁,仅使囊肿能够通畅引流而达到治疗目的,不足之处在于:①治疗时间长,通常要1个月左右,病人不宜坚持;②不摘除囊壁,在理论上就有复发可能,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毕力格图等[2]使用尖刀打孔,开放引流,多次换药使囊肿减小后再行囊壁摘除,如无法摘除则对囊壁进行碘酊破坏。此法同样存在治疗周期长的不足。比较之下,我们认为使用电离子打孔、粉刺针剥离囊壁的方法具备解剖学基础,优点在于可I期完成囊肿的根治性治疗,并且创伤小、费用低、治疗时间短、可达到常规手术的治疗目的,是更为理想的皮脂腺囊肿微创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朱应祥,李福昌,罗振争. 皮脂腺囊肿的微创治疗[J]. 中外医疗,2008,(27):173.
2 毕力格图,萨其仁贵,蔺玉静,等. 皮脂腺囊肿微创摘除法治疗118例临床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