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总动脉中下交界处动脉硬化斑块发生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0-01-11 浏览次数:615次
作者:尚景亮 作者单位:054100 河北省沙河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颈动脉;颈动脉粥样斑块;颈动脉超声检查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累及大中动脉系统的病变,近年来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脑梗死患者应用颈动脉穿刺输注药物,可达到溶栓降粘,改善脑微循环,保护和逆转半暗带,恢复脑功能的作用[1]。疗效优于其他常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113例经CT和(或) MRI确诊脑梗死的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资料,旨在探讨颈总动脉中下交界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颈动脉局部穿刺点的选择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3例中,男78例,女35例;年龄42~86岁,平均年龄(63±13)岁。全部病例均经头部CT和(或)MRI扫描证实,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25例,有心肌梗死病史2例,高脂血症38例,糖尿病23例,高血压94例。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超声变频探头。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颈后置一低枕,暴露颈部,头偏向检查对侧,探头置于颈部,自颈总动脉近心端开始,然后向上逐渐横向及纵向检查,直至顶端,依次分别检测双侧颈总动脉(CCA)、颈总动脉分叉处(BIF)、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观察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斑块形态、内部回声、分布、大小,管腔是否狭窄及狭窄程度。
1. 3 超声诊断标准[2] 颈动脉内膜薄而平滑,IMT<1.0 mm为正常,IMT>1.0 mm为内膜增厚,IMT>1.2 mm为动脉硬化斑块形成。
1. 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113例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98例(86.7%),单发斑块42例,多发斑块56例,共检出斑块155块。其中CCA中下交界处2例(1.29%),均合并有心肌梗死和糖尿病病史,为单发斑块,占所有颈动脉斑块发生的1.29%。占颈总动脉斑块发生的1.82%,BIF 82例(52.90%),CCA其他部位25例(16.13%),ICA 32例(20.65%),ECA 14例(9.03%)。CCA中下交界处发生率与BIF+其他部位斑块发生之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附着物脱落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病因之一。本研究结果发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为86.7%,与文献报道相一致[3]。研究显示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对于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稳定斑块对预防脑梗死很重要。脑组织对缺血、缺氧耐受性特别差,脑的血流量供给一旦发生障碍,很快就会出现神经功能异常。缺血达到一定程度,局部脑组织可发生缺血性坏死。颈动脉给药术治疗脑梗死的主要目的是挽救那些尚未坏死的脑组织或促进脑组织的可塑性与功能再造[4]。穿刺颈动脉输注药物,为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新疗法,国内外学者根据人体生理学特点和药物动物学原理,肯定了颈动脉给药方法疗效优于静脉给药,即经颈动脉给药途径将相应药物直接灌注到病灶侧脑组织,局部药物浓度高,可使缺血脑组织得到好的再灌注,能立即出现临床效果的一种先进性的新疗法。颈部超声检查可显示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粥样硬化斑块发生部位、数量、性质等。本文结果显示:颈总动脉分叉部是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的好发部位,而颈总动脉中段及中下交界处斑块发生率很低,其中中下交界处斑块发生率仅占1.29%,而此处阳性结果者多有心肌梗死病史和严重糖尿病病史。颈总动脉交叉处附近好发斑块的机制是:由于此处血流缓慢紊乱,产生湍涡流的机械损伤,加重动脉内膜损害,使管壁纤维化或瘢痕形成,脂质、细胞碎片和纤维组织进一步聚集,为斑块形成提供了条件。
综上所述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颈总动脉中下交界处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很低,此处出现动脉斑块者多有心肌梗死病史合并严重糖尿病。提示行颈动脉给药术时在颈总动脉中下交界处穿刺是比较安全的。
【参考文献】1 王连芹,宁海春.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国急救医学,2008,28:9091.
2 张育红,张辉.彩超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价值.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8:5960.
3 蒋旭九,饶平,谌传琴.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类型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中原医刊,2007,14:37.
4 宁海春.关注颈动脉给药术.全国颈动脉给药治疗脑血管病高级研讨会.山东济南,200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