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性脑积水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1-10-25 浏览次数:574次
作者:张荣华 作者单位:乡宁县人民医院,山西 乡宁
【摘要】 目的:探讨外部性脑积水(extemal hydyocephalus,EH)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1999年11月至2007年6月住院30例EH患儿的病因、临床特征、CT表现进行分析并随访。结果: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及纵裂前部增宽是EH出现最早而且最易观察的征象,也是EH的主要CT特征;EH是一种自限性病征,多在2岁左右恢复正常。结论:CT检查对EH临床诊断、病程观察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外部性脑积水 头颅CT 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外部性脑积水(EH)患者中男22例,女8例,年龄在1个月~2.5岁。临床表现为抽搐18例,头围增大11例,前囟膨隆9例,呕吐发热8例。病因中新生儿缺血性脑病8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病毒性脑炎2例,脑外伤5例,病因不明14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西门子HIQS全身CT扫描机,层距8 mm,层厚8 mm,扫描时间为2.7 s,以OM线为基线,全部为平扫,窗宽80 Hu~100 Hu,窗位28 Hu~35 Hu。
1.3 判断标准 额顶区大脑皮层边缘与颅骨内板间的厚度正常参考值为0 mm~4 mm,>5 mm为增宽;纵裂前部宽度正常值0 mm~5 mm,>6 mm为增宽;正常脑沟宽径不可见。
2 结果
2.1 CT表现 双侧额或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增宽(≥5 mm)者30例(100%);大脑半球前部纵裂池增宽(≥6 mm)30例(100%);脑基底池增大25例(83.3%);双侧裂池增宽加深20例(66.6%);额顶区脑沟增宽加深者28例(93.3%);脑室轻度增大者3例(10%)。
2.2 CT随访表现 30例患儿6个月后CT复查:18例恢复正常(60%),11例好转;2岁6个月时再复查CT,26例恢复正常(90%),另外4例EH进一步减少,从恢复的顺序看蛛网膜下腔恢复最快,外侧裂池恢复得最慢。
3 讨论
3.1 EH病因及发病的机制 多数学者认为颅缝未闭合,囟门未闭是发生EH的必备条件,而蛛网膜颗粒吸收脑脊液功能障碍是发生EH的主要因素。EH为交通性脑积水(室外型)的一种特殊类型,原因不明者称为特发性EH,而另一类称为继发性EH,有报道称与感染有关,某些因素如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炎、脑膜炎、脑外伤、早产儿等使蛛网膜发生机械性或炎性变化,从而影响蛛网膜颗粒吸收脑积液形成EH,本组病例中, 14例为特发性,16例为继发性。
3.2 EH的CT表现及特征 CT表现:额或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增宽≥5 mm;前纵裂池增宽≥6 mm, 后部不宽;基底池主要是鞍上池增宽;双侧裂池增宽加深;额顶区脑沟加深加宽;脑室不大或轻度增大。CT特征性表现为:双侧额或额顶区增宽的蛛网膜下腔在颅骨内板下方对称性低密度带并与增宽的纵裂前部低密度延续,形似“M”形,相应部位脑沟加深,形似“核桃”或“花瓣”。
3.3 CT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与硬膜下积液和脑萎缩鉴别。硬膜下积液多为单侧发病,双侧时常不对称,颅骨内板下方低密度呈“新月状”,相应的脑表面受压内移变平,脑沟变浅平,多具有一定的占位效应。鉴别困难时可做增强CT扫描,EN时点状血管影(静脉)与颅内板相邻而硬膜下积液时血管影远离内板;脑萎缩脑沟普遍加深,前纵裂也一致性增宽,同时伴有不同程度脑室增大。
3.4 CT对EH的诊断价值 由于CT的广泛应用,对EH的诊断逐渐增多,根据临床表现,特征性CT表现及动态观察对本病诊断不难。特发性EH无需治疗,可隔6个月~12个月复查1次~2次;继发性EH轻度可自愈;有原发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30例患儿6个月后CT复查:18例恢复正常(60%),11例好转;2岁患儿6个月时再复查CT,26例恢复正常(90%),另外4例EH进一步减少;说明EH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可自性消失,无需治疗,大多数无后遗症,本组病理观察与文献报道相一致。由此可见CT检查对EH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病理观察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方山.婴儿外部性脑积水75例CT临床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3):206207.
[2] 张桂本,张绍龄.外部性脑积水临床和CT诊断及随访观察[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3,27(11):755757.
[3] 王胜,黄柳明.外部脑积水的CT诊断及临床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6):567568.
[4] 唐肇普,钱新初,车新占.外部性脑积水与脑萎缩CT鉴别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4,13(3):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