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患者社会支持与遵医行为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0-11-01 浏览次数:465次
作者:陆小妮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 目的 了解颅脑外伤患者社会支持状况与遵医行为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50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SSRS高分组与低分组相比,SSRS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01)。SSRS高分组与低分组患者完全按时复诊、完全不按时复诊,己婚患者与未婚患者的社会支持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社会支持对颅脑外伤患者遵医行为有明显促进作用;未婚者社会支持度偏低。护士通过加强颅脑外伤患者社会支持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可以提高遵医行为,医护人员在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颅脑损伤;社会支持;遵医行为;问卷调查
颅脑外伤是由于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日渐发展,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也明显增高。颅脑外伤病情复杂、变化快,易引起不良后果,或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急性期治疗后往往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综合康复治疗。目前,对于颅脑外伤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已有报道[1],为了解颅脑外伤患者社会支持状况与遵医行为状况,我们对颅脑外伤患者社会支持状况与遵医行为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患者的社会支持与遵医行为关系,以便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其遵医行为、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8年8月~2008年10月在我科住院,诊断为颅脑外伤50例,其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16~75岁,平均34.5岁。职业:农民24例,无职业7例,工人4例,公务员4例,个体户4例,职员3例,教师3例,学生1例。学历:中学26例,小学14例,中专2例,大专8例。已婚40例,未婚10例。诊断:颅底骨折10例,脑血肿12例,脑挫裂伤15例,开放性颅骨骨折5例,其他8例。条件为神志清醒,能读写,有独立填表能力,知情同意,能了解调查的目的,愿意配合者。
1.2 方法 采用肖水原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社会支持情况,包括客观支持(3项)、主观支持(4项)及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项)3个维度,评分越高则得到社会支持越多[2]。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颅脑外伤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对患者遵医行为(完全按时复诊治疗,部分按时复诊治疗,完全不按时复诊治疗)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前对被调查者进行必要解释,当场发放问卷,当场收回,回收有效问卷率为100%。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通过SPSS 10.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颅脑外伤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 50例患者所得的社会支持总分为(39.06±12.11),客观支持分为(7.96±3.54),主观支持分为(23.32±8.46),支持利用度分为(7.78±2.73)。
2.2 两组SSRS各维度比较 按SSRS平均值将50例患者分为高支持组和低支持组,即SSRS≥39分为高支持组,<39分为低支持组。比较两组患者社会支持情况。由表1可见,高支持组SSRS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与低支持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而两组患者支持利用度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1 两组SSRS各维度比较结果
2.3 已婚患者与未婚患者SSRS各维度比较 由表2可见,已婚患者SSRS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与未婚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而支持利用度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2 已婚患者与未婚患者SSRS各维度比较
2.4 颅脑外伤患者遵医行为情况 由表3可见,高支持组颅脑外伤患者完全按时复诊、完全不按时复诊与低支持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不完全按时复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3 颅脑外伤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3 讨论
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帮助的一种社会行为[3]。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2]。遵医行为是指患者求医后其行为(服药或改变其生活方式)与临床医嘱的符合度,为遵循医嘱的行为活动。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高支持组完全按时复诊、完全不按时复诊与低支持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已婚患者SSRS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与未婚患者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均<0.05)。说明,高支持组患者遵医行为良好,而低支持组患者遵医行为较差;已婚患者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而未婚患者是低社会支持者。医护人员作为颅脑外伤患者的社会支持源,应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在受伤早期,可通过迅速给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予各种治疗,配合医生做好各种抢救或术前准备等等。护理工作的迅速、有效开展以及耐心细致地对待患者,倾听他们的心声,可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使其感受到被尊重、被支持和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对于未婚患者应动员他们的家属、亲戚、朋友来院来探视,给予患者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对于住院时间长、病情重、预后差者,要鼓励患者及家属,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由此可见,提高社会支持对颅脑外伤患者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按时复诊,提高颅脑外伤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护理工作中,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以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社会支持度,从而提高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促进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最终达到提高他们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洪菊,沈传侠,陈松兰,等.颅脑损伤病人社会支持状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2,17(10):776-777.
[2] 肖水原.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131.
[3] 刘苏,杨兴社.论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与建构[J].宜宾学院学报,2008(10):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