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内科》

小脑梗死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4-26  浏览次数:552次

  作者:李军  作者单位: 266003 山东青岛,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

  【关键词】 小脑梗死

  小脑梗死因发病急,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又容易被继发的脑干损害症状所掩盖,临床容易发生误诊。现将24例经脑CT、部分经MRI核查确诊的小脑梗死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1998~2002年住院病人共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48~72岁,平均61岁。有高血压病史14例,脑血栓形成病史4例,糖尿病史4例,冠心病史12例。

  1.2 临床表现 活动时起病4例,睡眠不足后发病20例,均眩晕起病,有旋转感伴恶心、呕吐及步态不稳。其中枕部疼痛10例,呈持续性头痛,有早期视乳头水肿2例,水平性眼震10例,旋转性眼震2例,耳鸣2例。一侧指鼻不稳8例,一侧肌力弱4例,发病时均无意识障碍。24例中有4例为晨起后突然发病,眩晕、频繁呕吐及步态不稳,被耳科以眩晕症、梅尼埃病收入院。2例发病54h、2例72h后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双侧瞳孔缩小、四肢强直性发作等脑干受损征象。

  1.3 颅脑CT及MRI 24例中经CT证实10例,另14例颅脑CT未能确诊,行颅脑MRI检查做出诊断。共查出小脑梗死灶22个,在一侧小脑半球20个,小脑蚓部2个。其中10例合并大脑半球梗死病灶12个。4例重症小脑梗死,CT早期未发现梗死灶,但呈现中脑水管扩张,第三脑室、侧脑室扩大,第四脑室受压等征象,说明脑干受压引起阻塞性脑积水。2例在发病5天后CT示小脑半球多发性梗死灶,另2例MRI示小脑半球及大脑梗死灶。

  1.4 治疗 24例全部采用保守治疗,具体措施如下:(1)一般处理:①常规建立静脉通道,以备急需;②控制血糖:对6例血糖增高者均给予应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③保持呼吸道通畅,4例重症病人均给予吸氧;④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及时检查电解质防止其紊乱,4例重病人均通过血气分析纠正酸碱平衡失调。(2)高颅压治疗:4例重症病人应用20%甘露醇125ml静滴每6h用药1次,3例维持1周,1例用药10天。(3)在病人颅内压情况稳定后应用金纳多20ml 静滴,每日1次,疗程为10~15天。24例中有12例在治疗过程中加用胞二磷胆碱0.5g 静滴 每日1次;6例合并应用脑蛋白水解物。4例重症病人有3例病程中有发热,疑有肺部感染,故加用青霉素800万u静滴每日2次,共用3~5天。

  1.5 结果 20例轻者平均住院30天,眩晕消失,生活自理;4例重症小脑梗死,治疗1周后神志清楚,3例眩晕消失,肌力由3级恢复为4级。随访3个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1例留有眩晕及1例肢体共济失调。

  2 讨论

  本文所收集的24例小脑梗死其中4例早期的表现就与小脑病变相差甚大,曾被诊断为梅尼埃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突然出现脑干症状后才得以确诊。小脑梗死的发生率报道不一,一组报道约占脑血管病的2%~3%[1],另在连续1000例首次脑血管病中小脑梗死约占1.9%[2]。其病因多发生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或者兼有,另外心源性的栓子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3]。本病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的人群,以40~60岁为好发年龄,85%~90%的小脑梗死发生在小脑后下动脉的支配区,尸检证明椎动脉闭塞占50%,小脑后下动脉闭塞占30%[4]。

  小脑梗死是一种扩展性后颅窝占位性病变,小脑和脑干在解剖学上紧密相邻,血液循环非常密切,因此当小脑梗死超出临界大小就造成脑室受压。小脑梗死的表现为枕、额部疼痛、眩晕、恶心呕吐、步态蹒跚或有短时间意识不清。经过12~96h的稳定后,发生进行性高颅压及脑干受压征,此系梗死的小脑水肿压迫脑干,使四脑室梗阻,引起急性进行性梗阻性脑积水所致。有学者报道1700例脑血管病,经手术或放射学证实小脑梗死并发阻塞性脑积水15例[5]。

  有学者按病情进展不同将小脑梗死分为3型[6]:(1)良性小脑梗死,常见。约占小脑梗死的81%~95%,预后良好;(2)假肿瘤型小脑梗死;90%的数小时至10天(平均5天)出现继发性意识障碍及体征加重。(3)昏迷型小脑梗死:发病后短时间内出现昏迷,预后不良。

  本组24例从临床表现来看,有20例属良性小脑梗死,另4例分别在病后54~72h出现脑干受压症候,属假肿瘤型小脑梗死。

  本组24例小脑梗死,经脑CT证实10例,另14例脑CT未能确诊,而经MRI检查出诊断。这说明颅脑CT对小脑梗死的确诊率较低,此系因后颅窝骨质产生CT伪影,对低密度病灶影响大所致,而颅脑MRI则不受影响,诊断率可达100%。

  小脑梗死一旦明确诊断即应密切观察,特别注意意识变化,急性期应严格卧床,并尽快应用脱水药物、对抗自由基药物。在病情稳定后应用改善脑循环及脑代谢的药物。对于良性小脑梗死,经对症处理后预后良好,本组经治疗后23例痊愈。

  小脑梗死并发脑干受压的治疗报告不一,多数学者认为行后颅凹减压术,同时切除软化、坏死的小脑组织,使脑脊液循环畅通。本文4例脑干明显受压者。在行脱水、对抗自由基、维持生命体征等措施后,病情逐渐恢复,且在短时间3例痊愈,因此建议脑干受压病例应先行保守治疗,如意识无恢复且病情呈再进展趋势时,应毫不犹豫的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小脑梗死本组看有以下特点:(1)发病突然,几乎全部有眩晕,步态不稳等前庭小脑症状;(2)有小脑受损的体征;(3)脑干受压在发病3天后出现。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凡老年人特别是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突然出现持续性眩晕,检查有小脑或脑干损害的表现,应首先查到小脑梗死,应争取时间做颅脑CT或MRI检查以及早确诊。

  【参考文献】

  1 毛振邦(译).小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79,2:100-101.

  2 Bogousslavsky J,Van MG,Regli F. The lausanne stroke registry:analysis of 1,000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first stroke.Stroke,1988,19:1083-1084.

  3 孙久诚.小脑梗死中的CT、MRI 及临床相关分析.中国急救医学杂志,1993,13(5):45-46.

  4 霍永舜.小脑梗死中,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84,3:164-166.

  5 Taneda M,Ozaki K,Wakayama A,et al. Cerebellar infarction with obstructive hydrocephalus.J Neurosury,1982,57(1):83-91.

  6 王文敏.小脑梗死.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3,20(1):20-23.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