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与高血压相关性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30 浏览次数:680次
作者:胡新荣 蔡继锐作者单位:462000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摘要】 目的:研究脑梗死与高血压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年内收治所有脑梗死病人,对其发病前有无高血压进行分组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中合并高血压占61.7%。结论:脑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占绝大多数,提示我们心内科医生在工作中要重视高血压的治疗,把脑梗死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 脑梗死 高血压 流行病学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最重要的流行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原因,血压的增高将会对动脉结构及功能产生影响,高血压与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近期有些专家提出“心脑同治”理论。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是脑梗死常见原因,有报道脑梗死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占70%,本研究探讨高血压与脑梗死关系。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①入选标准:2006年1月~2007年12月漯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并经影象学检查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②排除标准:脑动脉炎,脑血管畸形。③资料收集方法:采用漯河市中心医院病案数据库中检索所有2006年1月~2006年12月出院诊断包括脑梗死的病例。对所有检索出的病例逐一调出原始病案核查,按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确定合格病例,同一患者重复入院则只收集第1次诊断脑梗死的病案。④质量控制:原始病案核查与资料收集由心内科医生按统一要求完成。请专人录入资料及核实,用Microsoft Excel 建立脑梗死数椐库。 确诊方法:所有患者需CT或MRI确诊脑梗死,诊断标准符合1996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标准。 病例的采集:患者高血压病史的采集由病例的主管医生记录,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标准,收缩压≥140㎜Hg,或舒张压≥90㎜Hg。测压方法:用标准水银柱台式血压计。以休息15分钟后3次仰卧位右上肢肱动脉(如不可能,则测左上肢)血压的平均值为血压值。 对收集病例总数,患者年龄,性别、合并高血压及无高血压进行统计,并分为高血压组(1)、无高血压组(2)进行比较。 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均用Excel及spss软件进行处理,数据用 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结果 共收集合格病例520例,其中男298例,女222例,男女之比1.34∶1,平均年龄64.16±11.44岁。出院诊断合并高血压321例,男185例,女136例,平均年龄65.89±11.44岁;无高血压组209例,男113例,女86例,平均年龄63.59±11.44岁。以上两组年龄及性别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值见表。 高血压占脑梗死的百分比:本组病例中所有合并高血压者共321例,占本组脑梗死总数的61.7%;无高血压者共209例,占本组脑梗死总数的3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漯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06年收治的所有脑梗死病例,通过对本研究脑梗死病人合并心血管病情况进行分析,提示心血管医生要重视高血压治疗,尽可能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降低致残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例占61.7%,与国外报道脑梗死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占70%以上[1]相比稍低。高血压病是脑梗死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与脑梗死的发生率密切相关。血压的增高将会对动脉结构及功能产生影响,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对脑血管来讲高血压主要影响脑内的阻力型血管形成小动脉硬化,成为卒中的病理基础。研究证明,降低高血压病人血压可减少35%~45%的缺血性及出血性卒中的风险。另一项有关抗高血压药物表明降低收缩压1~3 ㎜Hg会减少20%~30%的卒中风险。许多国家卒中是主要致残原因,卒中引起的长期残疾对个人、家庭和社会资源都造成极大的消耗。因此,我们心血管医生要控制好血压以减少卒中的风险。
马长生[2]曾提出,在导致脑卒中的所有原因中,心脏原因占62%,颈动脉病变在TIA或脑卒中中占近1/3,因此,脑卒中本身更是一种心血管疾病。这就更加要求心内科医生加强对跨学科知识的认识,识别脑卒中的高危患者并进行早期干预,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倪朝民,王秀兰.脑血管病的康复预防.现代康复,1999,3(4):141-142. 2 马长生.脑卒中的预防.心脏病学实践2006-规范化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