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4-13 浏览次数:611次
作者:郭新云 韩志勇 作者单位: 456550 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多发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世界各地的一个主要致残原因。近几年笔者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该病30例,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入选病例30例,具有末梢神经炎的临床表现[1]。并经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有明显异常,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2]。药物控制血糖波动在(6.7±1.2)mmol/L。
1.2 治疗方法 初始剂量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2000IU肌肉注射,每周3次,连用10周。期间根据红细胞比容(Hct)和血红蛋白量(Hb),调整剂量使HCT波动在30%~33%、Hb 100~120g/L。
1.3 观察项目 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血糖、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药物副作用。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临床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30例,基本治愈1例,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
2.2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MCV、SCV明显改善,用药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 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无明显异常。
2.4 药物副作用 3例出现皮肤瘙痒,1例出现膝关节痛,但不影响治疗。
3 讨论
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不仅有疼痛而且有感觉异常和神经病性损伤。降低高血糖的严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症状。临床上也试用B族维生素、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药物、抗氧化剂、神经营养性肽、影响神经递质和离子通道的药物,并进行了大规模的临床观察,显示有一定效果。但迄今为止,尚无一种治疗完全有效。
Bianchi等研究显示,在链佐星诱发糖尿病的大鼠中,腹腔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预防甚至逆转下列异常:神经传导速度,Na+-K+-ATP酶活性,混合肌肉动作电位,伤害感觉和皮肤神经纤维消失。这些结果表明,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可以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和感觉异常有明显减轻,恰恰也证实了他们的研究结果。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在肾脏中生成的细胞因子,在红细胞上有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但新近的研究结果显示神经细胞也有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促红细胞生成素也在神经系统中生成,并可起保护作用或可能激活神经保护通路的作用。在糖尿病患者中,细胞凋亡导致背根神经元、神经鞘细胞的消失。另外,生化改变、氧化应激、微血管改变和炎症,所有这些不仅对神经元的死亡,而且对神经元的功能障碍都起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通过多种作用机制,保护神经元避免发生这些病变。证据表明:无论是在外周神经系统还是在中枢神经系统,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活化可触发神经保护通路,包括磷酸肌醇3激酶-Akt(蛋白激酶B)级联反应,转录因子核因子-KB通路,以活化抗细胞凋亡肽,如Bcl-xl和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另外,促红细胞生成素可能增加神经祖细胞的增殖,导致神经元的生成,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3]。
对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深入研究,为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患者及其他原因所致多发性神经病乃至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但由于这方面的临床资料尚少,对其剂量的掌握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且治疗上有一个潜在的缺点,即红细胞数量的增加,容易使患者发生卒中。因此希望能有其衍生物的出现,克服这种潜在的不良反应,以期副作用最少,疗效最好。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5-798.
2 王维治.神经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9-101.
3 Lipton SA.Erythropoietin for neurologic protection and diabefic neurogathy.N Engl J Med,2004,350: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