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胰腺损伤35例诊治分析
发表时间:2012-02-22 浏览次数:576次
作者:陈耀堂1,冯蕊2 作者单位:1.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人民医院外1科, 固原 756000; 2.宁夏泾源县黄花乡卫生院,泾源
【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治疗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35例闭合性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单纯损伤7例,合并其他器官损伤28例(80.0%)。术前诊断8例,探查确诊27例(77.1%),治愈30例(85.7%),死亡5例(14.3%)。术后发生并发症20例(57.1%)。结论 闭合性胰腺损伤多合并周围脏器损伤,早期诊断困难,对可疑病例尽早手术探查。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及充分通畅引流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关键词】 胰腺,损伤,手术,并发症
胰腺解剖位置特殊,损伤后临床特征不明显,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现就固原市原州区人民医院1990年1月-2009年1月经手术证实的35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13~48岁,平均25岁。方向盘和扶手撞击伤20例(57.1%),车祸伤6例,建筑倒塌砸伤9例。就诊时间40min~3d,伤后至手术干预时间1h~4d。腹部主要表现:腹膜炎15例(42.8%),内出血13例(37.1%),上腹部局限压痛伴腹胀7例(20%),休克12例(34.3%)。7例测定血、尿淀粉酶,3例血、尿淀粉酶>100、300苏氏单位并持续增高;31例腹腔诊断性穿刺阳性25例,6例淀粉酶增高,4例>100苏氏单位。本组均行B超检查发现胰腺损伤6例(17.1%),CT检查10例发现8例(80%),MRCP检查7例发现6例(85.7%),其中胰管损伤5例(71.4%)。单纯损伤7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28例(80.0%),其中肝破裂8例,脾破裂6例,十二指肠破裂3例,胃破裂2例,横结肠断裂1例,多发骨折4例,气胸3例,脑挫裂伤1例。合并1个脏器损伤19例,2个以上3例。术前确诊8例(22.9%),探查确诊27例(77.1%)。
1.2 方法 根据1990年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胰腺损伤分级标准,本组Ⅰ级 7例 、Ⅱ级 13例 、Ⅲ级 6例、Ⅳ级5例、Ⅴ级4例。按胰腺损伤的部位、类型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见表1。表1 35例胰腺损伤的部位、类型和手术方式(例数)
2 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20例(57.1%):胰漏 8例(22.9%),创伤性胰腺炎4例,腹腔脓肿3例,肺部感染3例,出血1例,应激性溃疡1例。治愈30例(85.7%),死亡5例(14.3%)。死亡原因:MSOF 1例,ARDS 1例, DIC 1例,胰瘘致腹腔内严重感染和腹腔大出血各1例。
3 讨论
胰腺位于腹膜后,位置深而隐蔽,损伤后多合并周围脏器损伤,症状往往被掩盖致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本组合并其他脏器损伤28例占80.0%,术前确诊8例仅占20%。为早期诊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凡上腹部撞击伤要高度警惕胰腺损伤。本组20例,占57.1%。②伤后腰背部疼痛,上腹部局限的压痛,伴有不明原因的腹胀。本组7例。③当血、尿淀粉酶>100、300苏氏单位并持续增高或腹穿液淀粉酶>100苏氏单位, 对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帮助[1]。本组3例单纯性胰腺损伤早期B超未发现,测定血尿淀粉酶>100、300苏氏单位并持续增高,再次复查B超确诊。④CT评估胰腺损伤不受胃肠道积气、积液的干扰,敏感性优于B超,但对胰管损伤的诊断率较低。ERCP是诊断胰管损伤最可靠的方法,但病情不允许常规使用。MRCP是一种无需造影剂的无创性检查,能清晰显示主胰管及分支情况,是判断胰管损伤适宜的方法[2]。本组均行B超检查,阳性率为17.1%;CT检查10例,8例阳性;MRCP检查7例,6例阳性。⑤当高度怀疑有胰腺损伤应尽早剖腹探查,以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本组1例患者受伤3d后出现不明原因的低血压,剖腹发现胰腺损伤致腹膜后严重感染,术后死于DIC。有作者报道对病情稳定而又不能排除胰腺损伤病人,可用腹腔镜探查明确诊断[3]。本组1例脑挫裂伤病人意识障碍,用腹腔镜探查确诊。
由于术前对胰腺损伤的程度难以估计,我们主张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按胰腺损伤的分级而定,但需注意患者当时的生理状况,运用损伤控制性理论,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4]。Ⅰ级损伤在胰腺损伤周围放置引流即可。本组7例中2例出现胰瘘。Ⅱ级损伤应切开胰包膜减压,清除血肿和坏死组织,对裂伤边缘重叠缝合,注意不宜缝闭胰腺被膜,以避免引流不畅导致假性囊肿。本组13例中3例出现胰瘘。Ⅲ级损伤行远端胰腺切除、近端胰管缝扎、胰周引流术。若病情许可尽可能保留脾脏,否则快速切除脾脏以策安全。本组6例中行远端胰腺及脾切除术4例,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2例,发生胰瘘1例。Ⅳ级损伤行近端胰管缝扎,远端胰腺与空肠Roux-en-Y吻合,胰周引流术。本组5例行远端胰肠端端吻合术2例,1例发生胰瘘。3例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无胰瘘发生。Ⅴ级胰腺损伤多伴有十二指肠等周围脏器损伤,病情大多危重,除非胰头和十二指肠毁损伤,出血难以控制不得已选择Whipple手术,否则选择改良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为妥。本组有4例严重的胰和十二指肠损伤患者,2例采用改良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均治愈,其中1例术后并发胰瘘。另2例行Whipple手术过程中1例发生MSOF死亡,1例术后并发ARDS死亡。
胰腺损伤术后并发症为11%~60%,其中主要且危害最大的是胰瘘,发生率为7%~20%[5]。本组并发症为57.1%,胰瘘占22.8%。秦仁义等[6]报道胰腺损伤术后胰瘘80%通过非手术治疗治愈,但引流必须充分通畅,因为胰液蓄积在腹内可继发致命的感染和出血。我院早期2例胰瘘病例采用橡皮管引流出现堵塞,1例引起腹腔严重的感染死亡,1例胰液蓄积腐蚀大血管破裂大出血死亡。之后33例全部采用双套管胰周低位引流,持续冲洗保持引流管通畅,6例胰瘘中5例治愈,1例3个月后再次手术治愈。
【参考文献】
[1] 吕云福.现代胰腺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419.
[2] 吴河水,王春友.重视胰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处理[J].临床外科杂志,2006,14(9):757-758.
[3] 徐建国,杨四清.胰腺外伤的综合性治疗(附62例报告)[J].中国医师杂志, 2005,7(8):127-128.
[4] 李德辉,孙备.腹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8):638.
[5] 彭淑牖,刘颖斌,牟一平,等.捆绑式胰肠吻合术—150例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6):368-370.
[6] 秦仁义,高军.胰十二指肠损伤并发症的防治[J].临床外科杂志,2006,14(9):768-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