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患者一般情况与受伤程度分析研究
发表时间:2012-02-16 浏览次数:562次
作者:姜洪,赵文波△,魏君△△ 作者单位: 吉林长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急救医学科(△门诊部,△△科教部)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一般情况与受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XCEL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假设检验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判断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受伤程度与接受教育的程度有关,文化程度越高,受伤程度就轻越;受伤程度较重是司机、农民工;农村的多发伤患者受伤程度较重。结论 多发伤患者的一般情况与受伤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 多发伤,一般情况,受伤程度;比较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ltiple trauma patients’ general situation and the extent of injury.Methods Adopt the EXCEL database for data entry. Using the statistical software SPSS13.0 for statistical data analysis, the χ2 inspection is adopted for supposed inspection in the study. The study comes to the P≤0.05 conclusion , which is taken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Results The extent of injury has a relationship with the cultural degree . The higher the education level, the lesser the injury extent. More severe injuries are drivers, migrant workers; rural patients with multiple trauma injuries are more severe.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trauma in general and the extent of injury have a certain relationship.
[Key words] muitiple trauma;general situation;injury cases;comparison
多发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急诊科常见病。它由多种原因所致,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突发事件等是造成多发伤的主要原因。其中严重多发伤常常危及生命,给社会带来危害。随着社会的发展,创伤中的严重多发伤已成为我国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每年因创伤死亡超过5万人,以17~35岁最多。多发伤成为青壮年致残、劳动力丧失的首要原因,本文旨在探讨多发伤患者一般情况与受伤程度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急救中心(外科)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对所有符合诊断标准的多发伤患者1500例调查分析。
1.2 研究方法
采用前瞻资料的收集,由接诊医生对调查对象进行不完全开放性调查。调查对象有患者本人及家属、朋友等。由接诊医生填写专门调查表。调查表的设计内容包括:文化程度与受伤程度、职业与受伤程度、地区与受伤程度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假设检验采用χ2检验。结果均以P<0.05判断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多发伤受伤程度分析
多发伤受伤程度与预后直接相关。一般来说受伤程度越重预后越差。多发伤受伤程度的评估一般采用ISS评分法,ISS<16为轻度多发伤,ISS≥16为严重多发伤。1500例多发伤患者中1129例为轻度,占75.27%,371例为严重多发伤(其中78例死亡),占24.73%。
2.2 文化程度与受伤程度比较
1500例多发伤患者中,文化程度均较低。文化程度与受伤程度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 =40.58,P<0.0001)。大专和本科及本科以上多发伤92例,占全部多发伤患者人数的6.13%,大专和本科及本科以上严重多发伤29例,死亡仅7例。
2.3 职业与受伤程度比较
不同职业与受伤程度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 =61.32,P<0.0001)。司机为780例,其中严重多发伤223例,死亡29例;农民工为402例,严重多发伤165例,死亡35例。
2.4 地区与受伤程度比较
地区与受伤程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 =80.52,P<0.0001)。1500例多发伤患者中,来自农村475例,其中严重多发伤167例,死亡35例。
3 讨论
3.1 受伤程度与接受教育的程度有关
文化程度越高,受伤程度就轻越。大专和本科及本科以上多发伤92例,占全部多发伤患者人数的6.13%。大专和本科及本科以上严重多发伤29例,死亡仅7例。这与自我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修养有很大关系。目前,全社会开展预防多发伤的宣传教育,普及多发伤的知识,掌握自救、预防知识,使人们懂得及时就诊的重要性[1]。
3.2 受伤程度与职业有一定的关系
较重是司机、农民工,共计1182例,严重多发伤452例。道路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是造成严重多发伤的重要原因,这是由于致伤因子能量巨大,事故发生瞬间常同时或相继造成数次损伤;受伤部位为头颈部、四肢骨盆最重,可能与头多暴露、四肢自我保护本能、骨盆易受力有关。世界卫生组织将2006年的世界健康日主题定为“道路交通伤及其预防对策”,其口号是“道路安全就是没有交通事故” [2],目前针对汽车量的每日增加,交通事故频发发生,应改善交通道路的条件,加强交通立法和执法,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3]。
3.3 来自农村的多发伤患者受伤程度较重
可能与城乡差别逐渐缩小,来自农村流动人口逐渐增多有关。注重劳动保护,加强劳动者的技术培训,使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应对从业人员严格考试,坚持合格者上岗的制度。在高空危险作业的人员应配备劳动保护设施,监督部门应定期监督检查[4]。
4 结论
受伤程度与职业、文化程度、地区分布因素有关。职业不同受伤程度不同,农民工、司机受伤程度重,文化程度越高,受伤程度较轻,来自农村的多发伤较重。
【参考文献】
1 殷大奎.预防伤害 保护生产力 保障人民健康.疾病控制杂志,2002,6(1):1-2.
2 王正国 .交通医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
3 谭宗奎,王庆,张丽华,等.高处坠落各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意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5):352.
4 徐殿国,施东飞.交通事故已成国际公害.健康报,1999-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