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普通外科学》

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发表时间:2012-01-16  浏览次数:540次

  作者:夏海荣  作者单位:430071 湖北武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手术室

  【关键词】 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手术配合

  手助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肝脏、胰腺、脾脏等脏器的切除手术。其优点是可以保留术者的手指触觉反馈,便于触诊和有效控制出血;同时克服了传统腹腔镜手术的技术困难,可完成复杂的手术。手助腹腔镜手术创伤虽然比标准的腹腔镜手术增大,但是并未丧失腹腔镜的优势[1]。我院2005年10月~2008年2月共完成了10例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男4,女6)例,年龄31~61(平均46)岁。其中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5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例,自身免疫性贫血1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血吸虫性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1例。血象检查:白细胞平均2.1×104/L,血红蛋白平均90.5 g/L,血小板平均34×109/L;B超或CT检查示脾脏平均长17.6(15~21) cm。

  1.2 术前准备 术前1 d阅读病历,访视患者,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和家属的不安,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器械准备:普通器械和开腹器械用高压蒸汽灭菌,不可高温高压者(如镜头、电刀线等)用环氧已烷消毒,光导纤维用无菌护套包裹。另做好特殊物品的准备,如腹腔镜仪器、30°腹腔镜镜头、超声刀、腹腔镜下切割缝合器、单极电凝、钛夹钳、腹腔镜抓钳、分离钳、穿刺针和内镜取物袋等。

  1.3 手术配合 建立静脉通路,平卧位全麻后于患者左肋下脾区位置垫一约10~15 cm长方形软枕。手术床右倾约30°~45°,床头抬高25°。腹腔镜监视仪器置于患者左侧上方。常规皮肤消毒后铺无菌单,连接光纤、摄像头、冷光源、二氧化碳气腹机。开启监视仪、电凝器、超声刀等。穿刺气腹针进入腹腔后,启动气腹机并调节二氧化碳流量至3~5 L/min,压力维持在10~15 mmHg。分别于剑突下、剑突和脐连线上1/3处、左锁骨肋缘下穿刺建立器械操作通路。用无创抓钳及拨棒配合显露脾结肠韧带,靠近脾处用超声刀离断韧带。分离胃短动、静脉后超声凝固,钛夹夹闭离断。离断脾肾韧带和脾周韧带,显露脾门后用EndoGIA直型钉合器一并钉合后离断脾脏。将脾置于取脾袋中,于手助切口将脾袋口收紧后拉出腹脏。脾脏取出后,医务人员更换无菌手套以防自体脾组织种植。脾窝处电凝止血后冲洗,置橡皮引流管1根引流,关闭伤口。

  1.4 结果 10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5 h,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天数8 d。术后血小板均明显上升。

  2 讨论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较多。应制定严格的检查制度,保证设备放置于专用手术间的固定位置,并由专人管理和定期检查[2]。护士应备物充分,尤其是特殊器械。器械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及手术部位的解剖结构,做到正确使用器械,快捷有效地传递器械,准确配合手术。巡回护士应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性能,密切观察术中情况,监视和调节二氧化碳压力,掌握各种参数的调节及仪器故障的排除。取脾袋使用前应检查完好无损,避免造成自体脾组织的移植。

  同时要做好术中的应急准备。器械护士要常规铺2个无菌台,以备中转开腹之用。一旦遇到腹腔镜下不能控制的出血时,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必须迅速配合手术医生行紧急开腹止血,要求2 min内完成,以免延误止血和抢救。

  【参考文献】

  1 胡三元主译.腹腔镜外科学[M].第2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713717.

  2 黄淳茂.腹腔镜下巨脾切除的手术配合[J].天津护理,2007,15(40):19219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