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普通外科学》

应用氩离子凝固术预防结直肠息肉复发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2-01-30  浏览次数:525次

  作者:张德志,周茜  作者单位:741000甘肃天水市中医医院内镜中心

  【摘要】 目的:结直肠息肉电凝电切后,应用氩离子凝固术(APC)凝固切面边缘和残余组织,评价其预防复发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对52例腺瘤型和增生型息肉患者的81枚结直肠息肉行经内镜下电凝电切,其中31例的49枚息肉术后对切缘和残余组织行APC凝固处理,21例的32枚息肉单纯电切,术后2、6个月均行肠镜随访,复发者行病理检查及APC治疗。结果:81枚结直肠息肉,均一次性切除成功,随访期间有5例6枚息肉复发,均再次APC治疗后清除,APC凝固组术后复发1枚(2.0%),单纯电切组复发5枚(15.6%),两组间复发率有显著差别(P<0.05);APC术后8例感腹胀,5例出现短暂的腹痛,1例出现黏膜下气肿,未经处理缓解。结论:AP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息肉切缘和残基的方法,对预防结直肠息肉的复发有明显的作用,但对腺瘤型息肉还应加强随访。

  【关键词】 氩等离子凝固术,内镜,结直肠息肉,复发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结直肠增生性和腺瘤性息肉患者52例,其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34~74岁,平均52.3岁。52例共81枚息肉,分布于直肠22枚,乙状结肠28枚,降结肠8枚,横结肠11枚,升结肠7枚,回盲部5枚,直径6~30mm。息肉形态分类有蒂息肉11枚,亚蒂27枚,扁平43枚,其中29例为单发,23例为多发息肉,术前或术后经病理确诊为增生性息肉32枚,腺瘤性息肉49枚,伴轻-中度不典型性增生例23例。

  仪器设备:AG 8900氩气高频电刀,氩气流量为1.5~2.5L/分,功率设定为30~50W。CF-V 70L电子结肠镜,椭圆形圈套器,三爪异物钳。

  术前准备:①一般准备。②肠道准备:术前24小时进无渣饮食,术前1日晚8:00服番泻叶水,手术当日禁食,术前4小时服25%硫酸鎂100~130ml和生理盐水,清浩肠道,山莨菪碱10mg术前肌肉注射。③器械准备。

  治疗方法:单人肠镜操作,常规插镜至回盲部,然后边退镜边观察。多发性息肉由高位到低位摘除。长蒂息肉用金属钛夹夹闭蒂部后电凝电切;对亚蒂息肉,用1:10 000甘油果糖(或生理盐水)肾上腺素液予息肉根部黏膜下注射,非抬举症阴性,可用圈套器完整地圈入息肉一次性切除;对扁平息肉,用靛胭脂染色,明确病灶界限,黏膜下注射后,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边吸气边圈套,一次性切除;大于2.0cm扁平息肉,可分块切除,切除范围均超过病灶边缘1~2mm。息肉离断后观察切面边缘和残基,出血情况。对切缘隆起或切面有残留组织者31例49枚息肉,切除后用APC凝固切面边缘和残余组织,直至病灶边缘和残余组织变平坦,色泽泛白、泛黄,甚出现黝黑样变。21例32枚息肉,切缘平坦光整,无肉眼可见的残余组织,未行APC凝固。术后仔细观察病灶是否处理干净,局部黏膜肿胀情况,有否有气肿及其他异常情况,抽气后退镜,息肉标本回收送病检。常规禁食24小时,给予支持、对症处理,观察并发症。

  统计学处理:于术后2、6个月复查肠镜,统计息肉复发的数目、部位和病理类型,计算两组复发率,率的比较用X2方检验。

  结 果

  两组复发率比较结果:52例81枚息肉,均经1次圈套切除,31例49枚息肉切缘和残余组织用APC凝固至切缘隆起变平,无肉眼可见的残余组织,表面呈焦黄色,甚出现黝黑样变。2个月后结肠镜随访证实48例75枚息肉完全清除,5例6枚(7.4%)息肉出现复发,直肠3枚,回盲部2枚,乙状结肠1枚,病理活检均为腺瘤,均经再次APC治疗后完全切除。其中单纯电切组复发4例5枚(15.6%),APC凝固组术后复发1例1枚(2.0%),两组间比较X2=5.21,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0.05)。

  并发症:本组52例,电切后,7例切面少量渗血,经内镜下喷洒冰肾上腺素盐水和APC凝固止血;两例喷血,应用金属钛夹夹闭止血。APC凝固组,1例术后时出现直径约12mm的黏膜下气肿,未做特殊处理,术后观察无出血及穿孔;8例术后出现腹胀;5例出现了腹痛,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其余患者无特殊症状及体征。

  讨 论

  文献报道切除结直肠息肉可以将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降低66%[1],故一旦发现大肠息肉应尽可能早期切除。

  氩离子凝固术(APC)是一种非接触性电凝技术[2]。内镜下APC最大的优点是凝固深度的自限性,这一效应使得APC的凝固效果具有相对均匀,不易破坏深层组织的特点,一般不引起穿孔[3]。由于结合了激光和高频电的特点,操作时无需接触组织,故不发生粘连,且无碳化,利于组织修复,其次是氩离子束可以自动导向需治疗的组织表面,可以进行轴向、侧向和自行逆向凝固,可到达病灶的各个角落,对息肉病灶的处理,止血等有独特优势。电切结合APC治疗,其术后复发率报导并不一致,本组仅复发1例,可能和随访时间短有关。因此对腺瘤性息肉,还应较长时间定期随访。

  文献报道APC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1%,主要有腹胀、治疗部位疼痛、黏膜下积气导致迟发性穿孔等,但多为个例报道。因此APC相对安全简单,并发症少。但术中应注意根据不同部位选择适当的功率和氩气流量,注意探头和组织的距离,避免探头接触组织,避免对扁平息肉多次过度凝固。

  总之,结直肠息肉电凝电切后,用APC处理切缘和残留组织,对降低息肉复发,安全有效。但对腺瘤性息肉,电切后除用APC处理外,还应较长时间定期随访。

  【参考文献】

  1 Citarda F,Tomaselli G,Capocaccia R,et al.Efficacy in standard clinical practice of colonoscopic polypectomy in reducing colorectal cancer inciden-Ce.Gut,2001,48(6):812-815.

  2 Wastsom JP,Bennett MK,Griffin SM,et al.The tissue effect of argon plasm coagulation on esophageal and gastric mucosa.Gastrointest Endosc,2000,52:342-345.

  3 郭惠学,王文栋,周怀力,等.肠镜下结肠息肉的切除及结肠息肉与癌.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