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普通外科学》

62例老年人绞窄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1-11-17  浏览次数:477次

  作者:吕小丽  作者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银川

  【关键词】 老年人 绞窄性肠梗阻 治疗

  摘要:为探讨65岁以上绞窄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特点,提高其治疗水平,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5年7月不同原因引起肠梗阻并存不同疾病经手术治疗资料。结果,围手术期病死率5%(3/62),切口裂开3%(2/62),切口感染率8%(5/62),手术治愈率95%(59/62)。重视老年绞窄性肠梗阻的特点,做好围手术期处理,选择良好麻醉,手术简单、快捷、有效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随着社会高龄人群的增加,老年绞窄性肠梗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对我院2003年1月~2005年7月间收治62例65岁以上该类患者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65~92岁,平均74.1岁。肠梗阻原因:乙状结肠扭转肠坏死3例,小肠系膜血栓形成2例,结直肠癌8例,内疝5例,腹外疝10例,其余34例系各种术后黏连、系带悬吊肠扭转嵌顿造成。其临床症状轻,体征重,肠鸣音均消失。个别病人被并存病掩盖腹部疾病,经体查、立位腹平片等确诊。均急诊手术。

  1.2 45例病人合并其他疾病,占73%,有29例并存两种以上并存病。其中高血压22例(35%),高脂血症13例(20%),糖尿病19例(30%),冠心病,陈旧性心梗12例(21%),呼吸系统疾病14例(22%),肾功能异常8例(12%),贫血6例(9%),低蛋白血症18例(29%)。

  1.3 麻醉及手术方法 实施全麻加硬膜外麻醉41例,单纯硬膜外麻醉21例;肠系膜血栓1例行2次手术(坏死性肠管切除吻合术加抗凝治疗)。有6例结肠瘘行肿瘤一期切除hartman造口,2例低位直肠癌行近端造口,待二期根治。对乙状结肠已坏死均行切除,近端单口造瘘。小肠排除坏死行黏连松解术或排列术。二次手术以上者小肠梗阻坏死行肠切除,端端吻合术;无肠坏死腹外疝,一期行修补加强术。

  2 结果

  2.1 59例经手术后康复出院,占95%,切口裂开2例占3%,切口感染5例占8%,1例因造瘘口边缘缺血坏死,二次手术,无1例发生肠瘘。死亡3例(5%),其中乙状结肠扭转1例,小肠绞窄坏死休克1例,肠系膜血栓形成1例,均因并存肺部感染、心脏衰竭等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后死亡。

  3 讨论

  3.1 老年性绞窄性肠梗阻有以下特点:①起病隐匿,病因复杂,如手术黏连、恶性肿瘤、血管心脏疾病引起血栓形成,乙状结肠扭转迅速转为闭攀性梗阻。②并存疾病多,症状体征不典型,痛阈值升高,反映迟钝,误诊漏诊率高。③病情发展快,易恶化。④病人对麻醉,手术的耐受性差,风险大。

  3.2 围手术期并存病的处理

  心血管疾病是本组最常见的并存病,高血压的危险度不仅取决于血压的高低,更取决于是否并存高血压以外的危险因子(男>55岁,女>65岁,吸烟、总胆固醇>6.5mmol/L、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因此治疗高血压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保护脏器,防止心、脑、肾进一步损害。常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应用麻醉药和降压药调控血压维持在140/90mmHg左右为宜[1],术中,术后应监测血压、心电图、中心静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并且预防血压骤降及低血压。

  3.3 术前要详细了解病史并作各种检查,对心脏病病情做出判断,对麻醉和手术风险做出估计,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手术风险一般不大,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病人因手术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遇到病情复杂应请心血管医师,麻醉医师共同商定治疗方案,术中,术后仍应防止心肌缺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3.4 本组有19例病人并存糖尿病,5例隐性糖尿病,术前血糖正常,术后2h血糖升高至9.6~12.2mmol/L。因此,对无症状老年患者常规检查空腹及餐后2h血糖,要求血糖值术前维持在5.6~11.1mmol/L,术中7.0~12.9mmol/L,术后4.6~6.9mmol/L[2],避免低血糖对病人造成更大的危害,术前30min用广谱抗生素及抗厌氧菌药预防感染。

  3.5 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是导致围手术期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组有3例死于呼吸道感染性休克造成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接受腹部手术的病人肺部并发症远较心脏异常更为普遍,其患病率平均为30%[3],本组占22%。要加强围术期护理,手术前后禁烟,行深吸气训练,正确咳嗽,拍背,麻醉拔管前吸痰,气道雾化,早日下地活动,抗感染适当液体补充,以减低手术后肺部并发感染发生率。

  对伴有肾功能不全的老年病人,注意观察围术期尿量、尿素氮及肌酐值,注意保护肾脏灌注,利尿时注意电解质平衡,禁用肾功能损害药物。避免再灌注损伤。

  对肝脏功能衰退者,低蛋白血症及腹水病人注意补充蛋白质、凝血因子,可使用维生素,保肝药物,提高病人免疫力和抵抗力。

  3.6 手术时机和方式及麻醉选择

  对老年肠梗阻病人如发生腹痛急骤,且为持续性疼痛或阵发性绞窄痛,间歇期仍有持续性疼痛,出现剧烈频繁呕吐,有时伴腰背疼痛,病情发展迅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效果差,明显腹膜炎体征,可伴有发热,脉率加快,白细胞计数增高;腹部不对称,有局部骤起的肿块并伴有明显触痛,呕吐物、胃肠减压液体及肛门排泄物呈血性,腹腔穿刺液为血性,X线腹部平片呈孤立的肠袢扩张,经积极的保守治疗后症状无缓解[4]应立即手术探查。因年龄较大,麻醉最好选择全麻加硬膜外麻醉,这样既能保证供氧,又可达到麻醉连续性好、腹肌松弛、血压波动小,用药少的最佳疗效。手术宜简单,快捷,有效,减少大面积内脏翻动及重复动作。术中、术后注意各种脏器功能的监测,避免选用肝肾损害药物,使用有效抗生素,注意营养支持,蛋白质补充,降低老年性绞窄性肠梗阻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张秉约.并存心血管疾病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学杂志,2000,4(20):197.

  [2]陈雨强,张延龄.外科病人合并糖尿病的认识和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3(19):176.

  [3]杜斌.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3(24):36.

  [4]郑树森.外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3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