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普通外科学》

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

发表时间:2011-09-30  浏览次数:464次

  作者:郑恩典,郑亮,倪双双,翁雪健,柯建莉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关键词】 老年人,大肠息肉,病理,结肠镜

  近几年我国老年患者大肠癌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大肠癌多数是由息肉恶变。通过对老年病人大肠息肉临床、内镜与病理特征关系的分析,提高对大肠息肉的认识,对其进行早期处理,可有效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4年4月~2007年6月肠镜检查922例老年患者(≥60岁),男544例,女378例。共检出大肠息肉137例,男76 例,女61例,年龄60~84(中位70.40)岁。

  1.2 仪器设备 使用FUJINON EC450ZH型肠镜,及高频电发生器,并备有电凝切圈套器,活检钳及异物钳。

  1.3 方法 922例患者中866例肠镜检查达回盲部,达93.9%,其余因某些原因(如患者耐受性差、结肠肿瘤梗阻、结肠扭转等)未能到达回盲部,发现病灶后取多点组织做病理检查。同期肠镜检查2 949例,发现221例大肠息肉的中青年组(<60岁)作比较。

  1.4 统计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年龄及性别与息肉检出率 我院2004年4月~2007年6月肠镜检查922例老年患者(≥60岁),其中男性544例,女性378例,共检出大肠息肉137例,检出率14.9%,中青年组(<60岁)2 949例接受肠镜检查共检出息肉221例,检出率7.5%,两组间差异显著(χ2=45.3,P=0.000 2)。老年组男性息肉检出率为14.0%,女性息肉检出率为16.1%,不同性别组间无显著差异(χ2=0.828,P=0.363)。

  2.2 年龄与息肉部位 老年息肉组中直肠36例(26.3%),乙状结肠29例(21.2%),降结肠20例(14.6%),横结肠23例(16.8%),升结肠16例(11.7%),盲肠5例(3.6%),多部位8例(5.8%)。中青年息肉组中直肠65例(29.3%),乙状结肠42例(19.0%),降结肠34例(15.4%),横结肠38例(17.2%),升结肠30例(13.6%),盲肠9例(4.1%),多部位3例(1.4%),两组间息肉分布的部位无显著差异(χ2= 6.802,P>0.05)。老年息肉组中共发现12例息肉恶变,其中直肠3例(25.0%),乙状结肠5例(41.8%),降结肠1例(8.3%),横结肠1例(8.3%),升结肠1例(8.3%),盲肠1例(8.3%)。

  2.3 年龄与息肉大小、形态之间关系 老年息肉组中息肉<1.0 cm 84例,≥1.0 cm 53例,中青年息肉组中息肉<1.0 cm 164例,≥1.0 cm 57例,两组间差异显著(χ2=6.6,P<0.05)。老年息肉组中息肉基底有蒂63例,广基74例,中青年息肉组中息肉基底有蒂132例,广基89例,两组间差异显著(χ2=6.4,P<0.05)。老年息肉组中息肉形态光滑100例,分叶状37例,中青年息肉组中息肉形态光滑178例,分叶状43例,两组间无显著差异(χ2=2.78,P>0.05)。老年息肉组中息肉直径<1.0 cm无1例恶变, 息肉直径为1.0~1.9 cm有2例恶变中,息肉为直径≥2.0 cm有10例息肉恶变。

  2.4 年龄与息肉病理类型 老年息肉组中炎性息肉77例,增生性息肉1例,腺瘤59例(其盅管状腺瘤33例,管状绒毛状腺瘤13例,绒毛状腺瘤13例)。中青年息肉组中炎性息肉131例,增生性息肉8例,幼年性息肉1例,腺瘤81例(其中管状腺瘤51例,管状绒毛状腺瘤20例,绒毛状腺瘤9例,锯齿状腺瘤1例)。老年息肉组绒毛状腺瘤检出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χ2=4.30,P<0.05)老年息肉组中息肉恶变12例(8.8%),均来自腺瘤性息肉,其中7例来于绒毛状腺瘤,4例来源于管状绒毛状腺瘤,1例来源于管状腺瘤。中青年息肉组中息肉恶变4例(1.8%)。老年息肉组大肠息肉恶变率明显高于中青年息肉组(χ2=8.01,P<0.005)。

  3 讨论

  据文献报道60岁以上老年大肠息肉发病率25%~50%〔1〕,而本实验老年患者息肉检出率为14.9%,低于文献报道,可能与该地区息肉发病率偏低有关。本实验中老年人较中青年大肠息肉检出率高,说明大肠息肉发病与年龄有关,故应对老年人放宽行结肠镜检查指征,以免漏诊。但老年息肉组中男女之间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故大肠息肉与性别无关。

  文献报道大肠息肉以左半结肠为多见〔2〕,尤其是直肠、乙状结肠。本实验显示老年息肉组直肠、乙状结肠息肉共占47.5%。老年和中青年组两组息肉分布无显著差异,老年组直肠、乙状结肠息肉恶变共占66.8%,直肠、乙状结肠恶性息肉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这可能与粪便在该处停留时间长,肠壁与各种致癌的产生和接触时间增多有关〔3〕。

  文献对623例患者资料分析,息肉直径≤0.5 cm,无癌变;0.6~1.0 cm,癌变发生率为3.8%;1.1~1.9 cm,癌变发生率13%;≥2.0 cm,癌变发生率 27.59%〔4〕。本实验老年组中息肉直径<1.0 cm无1例恶变,2例息肉恶变中息肉直径均1.0~1.9 cm,10例息肉恶变中息肉直径≥2.0 cm。腺瘤性息肉癌变与其大小密切相关。一般认为息肉越大,癌变率越高。本实验中老年组≥1.0 cm息肉所占的比例比中青年组高。一般认为基底部宽、分叶状容易恶变,本实验中老年组基底部宽的息肉所占的比例比中青年组高,但分叶状息肉老年和中青年组无明显差异,可能跟内镜医师的判断等因素有关。所以对内镜下发现的息肉应仔细观察其大小、形态及表面特征,多处、多块活检。由于活检为良性而切除发现癌变的情况较多见,应尽量行息肉切除,全瘤送检,以便早期发现癌变。

  大肠息肉的癌变率主要与组织学分型、瘤体大小及上皮异型增生有关,腺瘤息肉容易癌变〔5〕,尤其是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癌变率<5%,而绒毛状腺瘤癌变率30%~70%〔1 〕。本实验中老年组绒毛状腺瘤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大肠息肉恶性所占比例远远高于中青年组。息肉恶变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所以要重视对老年患者行肠镜病理学检查以及及早处理大肠息肉可预防其癌变。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34.

  2 Bond JH.Colon polyps and cancer〔J〕.Endoscopy, 2005;37(3):208.

  3 吴子刚,金华斌,张秋生.大肠腺瘤癌变的主要危险因素〔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0;7(2):501.

  4 赵 颖,王玉芳,王 维.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及内镜特征〔J〕.四川医学, 2002; 23(1):178.

  5 Jass JR.Colorectal cancer : a multipathway disease〔J〕.Crit Rev Oncog ,2006;12(34):273.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