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大肠切除回肠造瘘术治疗家族性大肠息肉病7例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1-03-17 浏览次数:403次
作者:王新,李壮,王博,周昱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关键词】 家族性大肠息肉病 回肠造瘘术
家族性大肠息肉病(FAP)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目前家族性大肠息肉病已公认为是癌前病变[1],本病一旦做出诊断应及时手术治疗,治疗该病术试较多,如次全大肠切除术、全大肠切除回肠“J”型储袋肛管吻合术、结肠、直肠上段切除、直肠黏膜剥脱、回肠贮袋、直肠肌鞘回肠肛管吻合术等多种术试,我科近十余年收治7例,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7例,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最小者32岁,最大56岁,平均40.16岁,治疗前平均病程5年,症状便频,黏液血便为其同的临床表现,有典型家族史者4例,3例不详,病理诊断6例发生癌变,其中腺癌2例,黏液癌变4例,绒毛状腺瘤1例,其中3例肠腔内息肉在100个以上,4例肠腔内息肉在500个以上,息肉多者呈地毯样分布,息肉少者在某区域较集中,其中1例有4处癌变。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行全大肠切除回肠永久造口术,无手术死亡。
2 结果
对上述病例进行随访,行该术式者普遍大便次数增加,初期造口无功能控制,经过我们给予肠道收敛药物及肠道菌群活性药物丽珠肠乐于后调节机体功能3个月开始有便意,且大便有规律性倾向,这一术式的成功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术后复发,炎症,及可能出现的癌变等诸多问题。
3 讨论
家族性大肠息肉病可以有多系统的广泛的临床表现,一般而言主要特点为直肠内可有大量腺瘤性息肉,一般多于100枚,结直肠息肉一般密布于黏膜,可分布于全部或部分大肠,多数腺瘤直径0.1cm,小于0.8cm的腺瘤多无蒂,大于1.5cm的腺瘤则癌变机会明显增大。结直肠息肉可导致腹泻,血便,腹痛,排便不净感等症状[2]。从发生息肉至癌变时间11~16年,平均14年,癌变年龄36~41岁,平均38岁,手术是治疗家族性大肠息肉首选方法亦是防止癌变的唯一有效办法。全大肠切除回肠永久造瘘术是经典术式,它具有下列有点,从根本上解决了复发问题,不需定期做直肠镜检查,不需做二次手术,手术远期效果好。
最近几年,国内外收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开展了一系列的前沿性研究,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手段当属全结肠切除直肠膜剥除回肠储袋刚问吻合术和全结肠切除回肠吻合术[3]。其中全结肠切除直肠膜剥除回肠储袋刚问吻合术,切除了全部的直结肠黏膜,根本上杜绝了恶变的发生,且生理机能未受破坏。有着理论上了优势。但缺点亦较多,最主要是手术过程相对复杂,对临床技能要求较高,且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危险亦较高。然而通过提高术者临床操作水平,完善相应手术技术,加之手术器械(特别是吻合器)遍及,该术式的部分手术并发症是可以杜绝的。但直至目前为至,术后直肠黏连可能仍是存在的,这些参残余黏连组织和回肠储袋也存在癌变的危险因素,故术后定期复查随诊随访仍是非常必要的。而随着吻合器的应用和普及,选取了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的病人也日益增多。此手术的最大特点是较为成熟,手术过程相对不如全结肠切除直肠膜剥除回肠储袋刚问吻合术那样复杂。但该术式亦有固有缺点,在游离肛提肌至齿状线水平使用吻合器行肠管吻合时,会造成部分粘膜残留,这些黏膜残留术后仍有癌变的几率。而且通过我们术后观察发现行该术式的病人排便次数较多,且排便时无预兆,无法控制。我们分析研究除解剖学因素之外肠道菌群遭到严重破坏也是造成上述原因的主要因素。故采用丽珠肠乐活菌给予对症治疗,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病人肠道菌群失调问题,减少了病人排便次数。主要是因为丽珠肠乐活菌中双歧杆菌是生理性厌氧菌,及早服用丽珠肠乐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菌群失调的问题。通过术后随访发现病人多大三个月后均有便意感,排便逐渐有规律,每日排便保持在3~4次左右。此外部分病人造瘘口周围有轻微炎症反应,通过及时给予局部应用氧化锌软膏外敷来保护皮肤炎症反应很快得到改善。因此,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全肠切除回肠造瘘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术式,但仍需近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nox ss idner G,adelmanA.hostility and hysiological risk in the national heart,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family heart study[J].Arch of Internal Med,2004,164(22),4244
[2]Bulow S.Results of national registration of familial adenomatous[J].Gut,2003,52:742746
[3]Giardillo Lm.Offerhaus ja,tersmette acmet alm sulindacinduce regression of colirectal adenoma as in familial adenimatous polyosis[J].Gutm,1997,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