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内镜手术后中药煎液鼻腔冲洗的应用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764次
作者:朱艳菊,任登霄,董国华,黄冠
【关键词】 鼻窦内镜
如何促进鼻窦内镜手术术腔黏膜早期恢复,缩短上皮化的时间,是鼻窦内镜手术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自2002年至今,我们应用自我拟方的中药煎液于术后2天开始鼻腔冲洗,同时与以生理盐水冲洗的病例进行对照,观察术后鼻窦黏膜的修复情况,共120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为行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中药煎液冲洗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0~64岁,平均42岁。生理盐水冲洗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21~67例,平均44岁。
1.2 冲洗方法 中药组方:辛夷花、藁本、血芷、鱼腥草、蝉蜕、苍耳子、地龙、通草、茯苓、甘草、丹参。组方功效:清热解毒、祛腐排浊、活血通络、通鼻开窍、消肿利水;有抗炎、消肿、脱敏、促进黏膜纤毛运动活性、促进早期上皮化作用。把组方药在院内中药制剂室做成煎剂装瓶,消毒、密封,每瓶250ml,低温保存。自术后第2天取出填塞物后,选用鼻腔冲洗器(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所产)每日冲洗鼻腔2次,每次1瓶250ml。均每周观察黏膜肿胀程度、伪膜消退情况、血涕、血痂消失程度、窦口情况以及术腔上皮化程度,并做纪录。
1.3 评分标准[1] 采用双盲法评判冲洗的效果。其评分标准,见表1。表1 黏膜形态评分标准
2 结果
将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第1、2、3、4、5周各项得分相加分值,见表2。表2 术后两组得分情况比较表2可见中药冲洗液组和对照组于术后第1周,其各项指标经秩和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2、3、4、5周各项指标经秩和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说明中药冲洗液在促进黏膜恢复方面明显优于生理盐水。
3 讨论
本文资料表明,两组患者术后第1周其各项指标评分经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我们病例的选择是无明显差异的,术后第2、3、4、5周两组各项指标评分经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说明自鼻腔冲洗液应用后,其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
我们根据许庚等[2]报道把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的术后黏膜转归划分为3个阶段,并指出各阶段处理原则,他们把术后局部处理看成与手术同样重要。鼻内镜术后由于术中手术器具的挫伤,凡士林纱条的压迫,使黏膜表面糜烂,局部血液回流受阻,引起黏膜肿胀,以及原有的鼻腔、鼻窦的病变,均可使手术的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并有伪膜形成,窦口、鼻道等处有血性和黏液样分泌物、血块、血痂积聚,这些物质不及时清理将影响鼻腔的通气功能,影响窦口的引流及黏膜的恢复,所以及时清理这些分泌物,促进黏膜恢复,对于改善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功能,防止术后粘连与复发是非常重要的,以往的鼻腔冲洗主要采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甲硝唑、地塞米松等,由于没有润滑作用,残留于鼻腔的药液。由于体温的作用很快就蒸发掉,使鼻腔干燥,而且长期使用激素对人体产生副作用,中药煎液系由多种中药煎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腐排浊、利水消肿及宣肺通窍的作用,具有抗炎消肿、防止鼻腔干燥、脱敏、促进黏膜恢复等作用,因此中药冲洗液对于防止术后复发起到重要作用,是西药不能相比的,而且长期使用无副作用,从表2的对比性来观察,中药冲洗组在任何指标上都明显优越于对照组,所以应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这也是本报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文华.中药煎液在鼻窦内镜手术后鼻腔冲洗的应用.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4:243-235.
2 许庚.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术腔黏膜转归阶段的划分及处理原则.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5):302-305.
作者单位: 1 114004 辽宁鞍山,鞍山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2 114200 辽宁海城,海城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