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孔鼓膜穿刺加药物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2例
发表时间:2011-11-03 浏览次数:522次
作者:赵宁 作者单位:青海,青海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关键词】 鼓膜;穿刺;药物注射;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的一种非化脓性炎症。主要临床特征是鼓膜完整的鼓室内的积液和传导性耳聋。青海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自2004年至2006年,用双孔鼓膜穿刺加药物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分泌性中耳炎52例,男31例,女21例;年龄4~62岁;单耳44例(44耳),双耳4例(8耳);病程3~31天,部分患者已在外院行抗炎及鼓膜穿刺治疗。耳镜检查发现鼓膜内陷,光锥丧失,鼓膜呈淡黄、淡红色,部分患者透过鼓膜可见液平面或者气泡,鼓膜活动度差。听力检查示传导性耳聋,为轻、中度听力损失。声阻抗检查:鼓室压曲线为平坦的B型曲线(46耳),高负压C型曲线(6耳)。
1.2 治疗方法 小儿不合作者收住院在全麻下进行,余者可在门诊进行。常规消毒外耳道,以5 ml注射器连接7号长针头,于鼓膜前下象限或后下象限穿入鼓室,轻轻回抽见有液体或气体抽出后拔出针头,另取鼓膜后下象限或前下象限处重新刺入鼓室回抽,尽力抽尽中耳积液,更换注射器和穿刺针头,在鼓膜后下象限原孔注射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混合液(1~2 ml)(混合液由地塞米松5 mg+α-糜蛋白酶4 000 u配制),头偏向另一侧,按压耳屏数次,外耳道口用消毒棉球填塞,5天后复诊,根据情况1周后可重复穿刺注射药物。治疗期间同时配合常规中耳炎治疗1%氯麻滴鼻液滴鼻,抗生素及泼尼松口服。
1.3 结果 本组病例45例一次治愈,7例二次治疗后治愈。
2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及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病因有咽鼓管功能障碍、腺样体病变、感染和免疫异常。发病时鼓室是一密闭腔,外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内原有的空气逐渐被吸收而成负压。若负压不能及时解除,将导致中耳黏膜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鼓室内出现浆液性液体。单孔鼓膜穿刺,抽液时可加大中耳腔负压,积液不能完全抽出。行双孔穿刺时克服了这个缺点,积液能顺利抽尽。同时注射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具有分解肽链的作用,能快速分解变性蛋白质,有利于鼓室内液体分解、变稀、易于排出,地塞米松可使鼓室炎症消退。配合常规中耳炎治疗1%氯麻滴鼻液及抗生素、泼尼松口服,治疗效果良好。本方法易于操作,效果良好,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