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耳鼻咽喉科学》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61例观察

发表时间:2011-08-29  浏览次数:545次

  作者:李鹏  作者单位:襄樊市中心医院,湖北 襄樊 441021

  【摘要】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治疗方法。方法:对261例临床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采用鼓膜穿刺术进行治疗观察。结果:该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治愈率达到76.62%,总有效93.1%。结论:鼓膜穿刺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鼓膜穿刺术 分泌性中耳炎 观察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或浆-黏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为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是造成听力损失的原因。主要症状为听力下降、耳聋、耳痛、耳鸣、耳内闷胀感。由于分泌性中耳炎可在鼓室内形成渗出液体,所以有“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以及“胶耳”等多种名称[1]。我科自2005年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61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5年7月至2007年9月共检查、诊治分泌性中耳炎261例398耳,其中男150例268耳,女111例130耳。病史最长5 a,最短2周。患者表现为听力下降,耳内闭塞感,耳鸣,耳痛,有的患者半侧头有重压感或头痛。检查所见:(1)鼓膜内陷,呈蜡黄色。鼓膜紧张部全部或液面下方呈现黄色或桔黄色,保持与地面平行,或可见液体中有气泡影。鼓气耳镜检查鼓膜活动受限。(2)听力学检查:纯音听阈测试197例(75.47%)为轻度的传导性耳聋,44例(16.85%)呈平坦型听力损失曲线。20例(7.66%)听阈无明显改变。导抗测试示声顺降低,鼓室压曲线185例呈平坦B 型,78例负压低峰的C 型曲线。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固定头部,外耳道常规消毒,1%丁卡因纱条贴敷于鼓膜表面麻醉,10 min后取出纱条。患耳向医务人员,可用5 ml注射器于鼓膜前下方或后下方刺入中耳腔,轻轻抽出液体。然后从针眼缓慢注入地塞米松5 mg和α-糜蛋白酶4 000 u混合液1 ml,注药后嘱病人头歪向另一侧,按压耳屏3次~5次,停留3 min~5 min。最后用负压吸引器接针头从针眼间断吸引10 s~20 s,将鼓室内液体吸尽。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语频听力恢复到发病前水平,鼓膜正常,鼓室导抗图恢复至A型;有效: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语频听力提高10 dB~15 dB,但未达到正常,鼓室导抗图为B型转C形或C型转A型;无效:听力无提高,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声导抗图无变化[2]。

  2 结果

  本组261例 398耳。1月后随访:治愈200例(76.62%),有效43例(16.47%),无效18例(6.89%),总有效93.1%。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浆-黏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中耳炎疾病。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既咽鼓管阻塞,中耳腔内形成的负压黏膜中的静脉扩张,通透性增加,漏出的血清聚集于中耳,形成积液,是基本原因,与感染与免疫反应有关系,细菌产物-内毒素在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作用,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对中耳黏膜的损害可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致病原因之一,中耳具有独立的免疫防御系统,中耳积液中细菌的检出率较高,炎性介质的存在,并检出细菌的特异性抗体,免疫复合物及补体等,提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由抗体介导的免疫复合物的疾病,即Ⅲ型变态反应。本病常反复发作,并在小儿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如能在疾病早期发现并以治疗,可以收到良好效果,若延误治疗,则可发生中耳粘连、硬化或胆固醇肉芽肿等病变,严重影响患者听力[1]。

  鼓膜穿刺术所用药物为α-糜蛋白酶和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为一种蛋白水解酶,能切断蛋白质肽链中的氨酸和苯丙氨酸的端肽链,因而能迅速溶解和稀化黏稠的黏液,裂解炎性纤维蛋白,黏稠液变为稀薄以利排出。注入的地塞米松可以抑制中耳腔的感染和非感染炎症,减轻中耳黏膜的充血,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浸润和渗出。两药合用使咽鼓管功能恢复正常,恢复中耳的通气和引流,同时可以防止纤维粘连。

  本法操作简单,治愈率高,后遗症少,且病人痛苦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黄选兆, 汪吉宝. 实用耳鼻喉科学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8:837-846.

  [2] 曹 辉,韩艳荣.鼓膜穿刺下高负压吸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0例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21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