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发表时间:2011-03-11 浏览次数:446次
作者:刘屹 作者单位: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乳头状瘤;内翻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发病率约占鼻腔和鼻窦肿瘤的4%~4.7%[1]。该病虽属良性肿瘤,但其组织形态学上介于癌组织与正常上皮组织之间,具有局部破坏性生长,术后容易复发和癌变等特点[2]。为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将我科近3年来收治的1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2007年我院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2.6岁。其中既往有手术史患者4例,1次手术史者2例,2次手术史者1例,3次手术史者1例,其中3例既往诊断为鼻息肉。无手术史者6例。10例患者均行鼻内镜下手术。术前接受鼻内镜检查,鼻窦CT检查,以及完善的全身术前检查。鼻窦炎程度及范围按照1997年海口标准进行分型分期,手术在局麻下进行。
1.2 方法 记录观察装置为日本Olympus,Sony 公司生产的内镜观察系统。手术用器械为杭州桐庐公司生产的系统内窥镜手术器械,术中使用0°,30°,70°内镜,0°,30°及45°前后开口的手术钳。手术方式根据病变范围及程度行相应术式。术后常规鼻内镜下随访,局部处理。术后鼻腔局部喷药1个月(鼻喷激素),鼻腔冲洗(至冲洗液清亮)。常规应用抗生素1周。术后随访时间为1~2年,平均1.5年。
图1 乳头状瘤,部分上皮生长活跃(HE×400)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10例详细临床资料见表1,病理片见图1。
2.2 术后随访及并发症 术后依据鼻内镜术后常规在内镜下随访12~24个月,10例均未复发。出现窦口黏膜水肿及粘连并发症2例,经处理后窦口引流通畅,术腔粘连缓解。
2.3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女,69岁。因间断鼻阻30年,加重2年伴头痛,流脓涕入院。于20年前开始发病,诱因不明,以鼻腔通气差为主,有时头痛,流涕,嗅觉下降,病情缓慢发展,无恶心,呕吐,视力下降,曾口服治疗鼻窦炎的药物,效果差,10年前于外院就诊,诊断为“左鼻息肉”,行左鼻息肉摘除术和左上颌窦根治术,症状有所缓解,5年前症状再次出现,又于外院就诊,诊断为“左鼻息肉”,行鼻内镜下手术摘除。2年前症状再次出现并加重,未予诊治,近日来我院就诊,门诊行鼻内镜检查可见:左侧中鼻道大量乳头状,暗红色新生物,质地硬,触之较易出血。摄鼻表1 1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详细临床资料
编号性别年龄症状手术史CT片手术方式随访时间随访情况1男55岁〖〗右侧鼻阻,嗅觉减退0.5年 无右上颌、蝶窦炎症,右鼻腔高密度影右鼻腔鼻窦肿物摘除,上颌窦、蝶窦开放2年无复发2女47岁左侧鼻阻伴粘脓涕1.5年 无左上颌、筛窦内充满软组织密度影左上颌、筛窦开放术,窦内肿物摘除2年无复发3女57岁鼻部不适2年 无左筛、上颌窦肿物,密度不均左筛、上颌窦开放,肿物摘除2年无复发4男45岁左侧鼻阻伴水样涕,嗅觉丧失3年 无左侧筛窦、上颌窦蝶窦及鼻腔软组织影左筛、上颌、蝶窦开放,鼻腔鼻窦肿物摘除2年无复发5男68岁反复鼻阻数年,加重半年伴头痛,流脓涕3次(2次上颌窦根治术,1次内镜腔占位术),既往病理诊断为翻性乳头状瘤左筛、上颌窦炎,其内占位,左鼻左筛、上颌窦开放,鼻腔鼻窦肿物摘除术1年无复发6女69岁间断鼻阻30年,加重2年伴头痛,流脓涕2次(1次为上颌窦根治术,1次鼻内镜术), 1次鼻内镜术),既往病理诊断为鼻息肉左筛窦、上颌窦占位伴炎症,左鼻腔占位左筛、上颌窦开放,鼻腔鼻窦肿物摘除1年无复发7男48岁交替鼻阻伴头痛,失嗅3年 无双筛、上颌窦、鼻腔占位双筛、上颌窦开放,鼻腔鼻窦肿物摘除1.5年无复发8男42岁间断鼻阻20余年伴流脓涕1次(鼻内镜手术),既往诊断鼻息肉右筛、上颌、蝶窦炎伴占位,鼻腔高密度影右筛、上颌、蝶窦开放,鼻腔鼻窦肿物摘除1.5年无复发9男45岁右鼻阻5年伴粘脓涕1次(鼻内镜手术),既往诊断鼻息肉右筛、上颌炎伴占位,鼻腔高密度影右筛、上颌窦开放,鼻腔鼻窦肿物摘除1年无复发10男50岁右鼻阻伴嗅觉减退3年 无右筛窦炎,右鼻腔高密度影右筛窦开放,右鼻腔肿物摘除1年无复发
窦CT片后,以“1.左鼻腔鼻窦肿物(性质待查)2.慢性鼻窦炎(左侧,Ⅰ 型2期)”收入院,于2006年11月8日行左筛、上颌窦开放术,左鼻腔鼻窦肿物摘除术,11月9日病理回报为“(左)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部分上皮生长活跃(定期复查)”。随访至今无复发。
3 讨论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真性肿瘤,少数认为是慢性炎症、过敏、遗传和细胞代谢异常[1]。近年人们公认人乳头瘤病毒(HPV)是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良恶性肿瘤的诱发和促进因素。症状多表现为单侧进行性鼻塞,流粘脓涕,有时带血,头面部疼痛,嗅觉异常为主[3],局部检查可见肿瘤呈息肉状或桑葚状,小乳头状突起,淡红色,质地较硬,触之易出血。肿瘤多发生在鼻腔外侧壁,尤以中鼻道多见,上颌窦和筛窦最易受侵犯,少数侵犯蝶窦,额窦,眼眶和鼻中隔,术后易复发是本病的临床特点之,复发率一般在10%~20%,且多在手术后2年之内,最长可达5~10年,肿瘤复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肿瘤切除不彻底,为主要原因;(2)与该肿瘤在组织学上的多中心特点有关;(3)前1次手术造成的肿瘤种植;(4)肿瘤边缘有化生改变,术中不切除这些病变部位造成复发;(5)与该肿瘤的不典型增生有关;(6)与肿瘤中存在的难以根除的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
本病只凭症状和局部检查很难和鼻息肉区别,但2种病还是各有特点的,鼻息肉多有变态反应病史,本病没有;鼻息肉多为双侧发病,本病多为单侧;鼻息肉无性别差异,多为青年或老年人,本病男性多于女性,老年居多。但最根本的还是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但因同一瘤体不同部位组织学表现有很大差异,容易掩盖病理的真实性,导致误诊,因此应多部位,不同深度取活检。本组3例曾经诊断为“鼻息肉”,这有可能是活检标本取材不合适,也有可能疾病最初确为鼻息肉,但随着病程的进展,病理发生了改变。
手术治疗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首选方法。术式很多,近来多主张采用在保留鼻功能和尽量避免面部畸形的情况下作根治性手术,其中以鼻内镜手术最为常用,该术式的优点是准确定位肿瘤部位,保留正常的黏膜和骨结构,避免面部瘢痕,但它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不利于止血,对上颌窦的病变不易彻底清除,为复发埋下了隐患。所以患者术前都应该详细检查和阅读CT片,对于有易复发因素存在,且有过手术史的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在鼻内镜下干净彻底地切除病变,尽量避免复发。
【参考文献】
1 张朝晖,李志海,蔡志毅,等.鼻内镜下切除鼻腔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6例道.中国全科医学,2005,8:18791880.
2 袁虎,王荣光.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与恶变的治疗.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37:202.
3 黄选兆,汪吉宝主编.实用耳鼻咽喉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