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内科》

脑血管病继发癫痫39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11-08  浏览次数:416次

  作者:李春鹏 作者单位:453800(河南·新乡)获嘉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 对39例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8.46%为单纯部分性发作,43.59%为复杂部分性发作,10.26%由单纯部分性发作转为强直阵挛发作,7.69%为癫痫持续状态。治疗方法:(1)迅速控制癫痫发作,首选地西泮10 mg~20 mg静脉注射,无效时可重复一次;发作控制后用苯巴比妥钠针0.2 g~0.4 g·d-1,肌肉注射;频繁发作者给予地西泮60 mg~1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12 h内缓慢静脉滴注,或苯妥英钠0.3 g~0.6 g加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等。(2)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降颅压、控制脑水肿、改善脑循环和供氧;防治并发症、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等。94.87%治愈,5.13%死亡。 结论 癫痫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控制发作和综合治疗可减少死亡率。

  【关键词】 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临床疗效

  临床上约20%的脑血管病患者继发癫痫发作,32%的老年性癫痫由脑中风引起。随着脑血管疾病患者存活期延长,中风后癫痫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1]。尤其是60 a以后更为多见,并可为脑血管病的首发症状。为探讨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作者对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6年~2007年在我院住院的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2)既往无癫痫发作史;(3)均经头颅CT、MRI证实;(4)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癫痫的患者。共入组39例,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36 a~81 a;诊断:脑叶出血10例,基底节区出血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血栓7例,脑栓塞11例。临床表现:脑血管病后2 w内癫痫发作12例,其中以癫痫为首发症状5例;6 mo~12 mo发病18例;2 a后发病9例。

  1.2 方法 对入组病例的发病情况、治疗方法、癫痫发作类型、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癫痫类型 单纯部分性发作15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7例,由单纯部分性发作转为强直阵挛发作4例,癫痫持续状态3例。

  2.2 治疗方法 (1)迅速控制癫痫发作,首选地西泮10 mg~20 mg静脉注射,无效时可重复一次;发作控制后用苯巴比妥钠针0.2 g~0.4 g·d-1,肌肉注射;频繁发作者给予地西泮60 mg~1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12 h内缓慢静脉滴注,或苯妥英钠0.3 g~0.6 g加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或配合10%水合氯醛20 ml~30 ml加等量植物油保留灌肠。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及瞳孔变化,

  以免引起呼吸抑制。(2)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降颅压、控制脑水肿、改善脑循环和供氧;防治并发症、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等。

  2.3 临床疗效 12例早发性癫痫静脉注射地西泮5 min内癫痫症状均得到控制,继之以苯巴比妥钠针肌肉注射维持3 d~5 d,未再发作者停药观察2 w~4 w,无1例复发。27例迟发性癫痫静脉注射地西泮5 min内24例得到控制,继之以苯巴比妥钠针肌肉注射维持,4例2 d内再次发作,再次静脉注射地西泮,并用生理盐水500 ml加地西泮针100 mg静脉滴注维持2 d~3 d,再口服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片,1 a~2 a后逐渐停药,停药后2例再次发作,重新服药后可控制症状;3例静脉注射地西泮5 min无效,再次静脉注射后并用苯妥英钠针0.4 g加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得以控制,其中2例癫痫持续状态1 d后再发,用药无效,后并发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而死亡。治愈37例(94.87%),死亡2例(5.13%)。

  3 讨论

  癫痫是脑血管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各种脑血管病均可继发癫痫。中老年人以脑动脉硬化、高血压为主,青年人则以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为主。脑血管病的性质和部位不同,癫痫发作的类型不同。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最常见,其中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别达65%和85%;而缺血性脑血管病则以局限性发作多见,其中脑血栓形成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别为55%和75%,脑动静脉畸形或脑动脉瘤也以局限性发作最常见[3]。

  脑血管病继发癫痫可分为早发性癫痫(脑卒中2 w内)和迟发性癫痫(脑卒中2 w后)。二者的发病机制不同,早发性癫痫是脑卒中急性期血肿压迫、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机械性刺激或缺血、缺氧刺激致使脑神经元放电急速加剧、增大、同步化而引起癫痫发作;在后期,病灶中心区脑组织坏死、软化,坏死组织被吞噬细胞清除后代之增生的胶质细胞,病灶内反应性星形细胞不能及时清除神经元在活动、受刺激或缺血时释放的K+,细胞外过量的K+使神经元易于发生去极化而产生发作性放电。迟发性癫痫发作主要是因为中风囊形成,神经元变性、胶质细胞增生、胶质瘢痕形成癫痫灶致癫痫发作。

  本结果显示,对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采取地西泮和苯妥英钠综合治疗效果较好,积极迅速控制发作是减轻神经功能损害、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癫痫活动是脑组织的最大代谢负担,巨大数量的神经元细胞膜发生快速反复的去极化,是一个耗能的过程,对氧和葡萄糖的需要量大大增加,脑组织葡萄糖减少,CO2张力上升,乳酸增加,PH值下降,高能磷酸化合物显著减少;另外脑细胞内钾离子大量丢失,细胞外钠离子向细胞内转移,神经介质大量释放及环磷酸腺苷生成增多等各种生化改变,均可使已受损害的脑组织加重损伤,并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死亡。临床上首先采用静注地西泮控制发作、继之肌注苯巴比妥钠,原因为地西泮作用时间短,而苯巴比妥钠不仅作用时间长而且对缺氧及脑水肿时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早发性癫痫并不影响预后且少有复发,故不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而迟发性癫痫大多数有致痫灶存在,所以多数主张正规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坚持长期、规则地服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

  【参考文献】

  [1] 吴江主.神经病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4

  [2] 饶明俐,林世和.脑血管疾病[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1~123

  [3] 廖小平.脑血管病所致发作性症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10):58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