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慢性咽炎之体会
发表时间:2010-01-14 浏览次数:585次
作者:岑怡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 中医科,上海 200235
【摘要】 慢性咽炎为临床常见疾病,病因病机为邪、虚、瘀三邪交杂,以致气机不利,气滞血瘀,痰凝火郁,发而为病。从热毒郁积证、肺肾阴虚证、肺脾气虚证、风邪侵袭证、痰瘀互结证、肝气郁结证、胃阴虚证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慢性咽炎/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热毒郁积;肺肾阴虚
慢性咽炎,属中医“慢喉痹”范畴。因咽喉上接口腔,下连肺胃,又是经脉循行之要冲,通过经络的联系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构成了咽喉与脏腑在生理方面相互依赖,在病理变化方面相互影响的整体关系。笔者认为其致病因素可概括为邪、虚、瘀3种,其中邪以风邪、火邪为主。而火邪又有实火、虚火之分。虚以阴虚、气虚为主。瘀以气滞、痰结、血瘀为主。病机表现为邪、虚、瘀三邪交杂,以致气机不利,气滞血瘀,痰凝火郁,发而为病[1]。笔者根据临床治疗经验,将本病分7型辨证论治,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辨证论治
1.1 热毒郁积证 风热邪毒从口鼻而入,但未经及时、有效治疗,或风寒外袭,日久郁而化热,余邪不清,或因过食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等,积蕴化生热毒,热毒迁延,蒸结于咽,而见咽喉部肌膜红肿,有不适感,热毒久滞,津液不能正常敷布,咽喉失养,而致咽炎缠绵难愈。临床表现为多有急性咽炎病史,反复发作,咽痛不适,或伴有微咳,口干欲饮,舌苔薄白,质微红。治宜清热解毒、化痰消肿止痛。药用:青黛、珍珠母、蟾酥清热解毒、止痛;川贝母、牛黄清热化痰、静结消肿;胖大海、蝉蜕、射干、牛蒡子清热利咽开音。热重者加蒲公英、连翘等。现代研究:青黛(木蓝)醇浸液(0.5/mL)体外对炭疽杆菌、肺炎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霍乱弧菌、金黄色和白色葡萄球菌皆有抑制作用;川贝母所含川贝碱能抑制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蟾酥制成的注射液对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四联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人工牛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蝉蜕有抗过敏作用,其提取液小鼠皮下注射有明显镇痛作用。[2]
1.2 肺肾阴虚证 历代医家常将慢性咽炎归属于祖国医学“虚火喉痹”范畴,认为脏腑虚损,耗伤阴分,虚火上炎于咽喉而致,或因风热喉痹反复发作,余邪滞留,或粉尘浊气刺激,嗜好烟酒辛辣,劳伤过度等引起。肺阴虚则津液不足,咽喉失于濡养,兼之虚火循经上炎;肾阴虚,肾之经脉上络于肺,肾阴虚每致肺也阴虚,虚火上炎,遂至喉痹。临床多表现为:咽部不适,痛势隐隐,有异物感,夜间尤甚,咽腔微红肿胀,粘痰量少,乏津干燥,干咳少痰,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西医所说的萎缩性咽炎与干燥性咽炎即肺肾阴虚型,此型阴虚较重。此类患者多有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治宜滋阴降火、润燥利咽。药用:冬凌草、白芍、地骨皮、牡丹皮、生地黄、知母、麦冬、玄参、茯苓、木蝴碟等。老年患者加减用药时,可重用龟板、女贞子等养阴之品。现代药理学研究:生地黄有抗炎、抗过敏、抗真菌、镇静作用;麦冬可增强免疫功能,提高耐缺氧能力;牡丹皮中的牡丹酚具有抗菌、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还有解热镇痛、镇静作用;白芍中的芍药甙具有抗炎、镇痛、镇静功能,并能缓解支气管痉挛而镇咳。[3]
1.3 肺脾气虚证 咽喉与肺相通,为肺系所属。又是胃脘之通道,系属于胃。足太阴脾经络胃,挟咽,连于舌根部,故脾胃疾病多反应于咽喉。《重楼玉钥》中云:“咽主地气,属脾土。”“咽者,主通利水谷,为胃之系,乃胃气之通道也。”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导致气虚、血少津亏。脾胃气虚,脾不升清则难以上利咽喉。津亏血虚生风,而致咽痒咽干,甚则咳而咽痛。同时咳嗽病位虽在肺脏,但当属气机失调,而脾胃居于中焦,乃一身气机升降之枢。又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脾乃肺之母。基于此,笔者认为单纯治肺疗效不佳时,则健脾既是补肺,同时又能杜绝痰湿水饮之源。故云:咽喉干燥,病在脾土。《医学心悟》亦云:“久咳不已,培土生金”。临床上常将慢性咽炎从火论治,多用清热解毒之剂,使患者脾胃处于寒凉状态。或抗生素滥用,损伤脾胃元气,继而影响到肺的宣发和肃降。其临床表现为少气懒言,声音低微,神疲乏力,自汗,咳痰清稀,大便溏薄,或见肥胖浮肿。此时若用健脾润喉之法,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药用:太子参、白术、茯苓、山药、甘草、半夏、厚朴、麦芽、谷芽、干姜、砂仁、白豆蔻、绿萼梅、陈皮、佛手、香橼等以健脾理气,化痰止咳。
1.4 风邪侵袭证 咽痒为慢性咽炎又一症状。临床上单纯用止咳药往往收效不佳。此时如何止痒则成为关键。(1)慢性咽炎多为急性咽炎或感冒反复发作发展而来,而这些疾病常因风邪侵袭而作。(2)慢性咽炎日久耗伤阴津,津不润喉致燥,因燥生风,因风生痒。(3)风药可载药上行于咽喉,通达病所。(4)祛风药药性辛散,振奋气机,可防痰、火、瘀邪滞留咽喉。因而认为痒由“风”而起,故提出祛风止痒立法,应用祛风药。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咽炎病因复杂,可与变态反应有关。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祛风药具有良好的抗过敏、抗变态反应作用,能够有效针对慢性咽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发挥作用。在治疗顽固性咽痒即咳者,予祛风药,尤其是虫类祛风药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常用药物:荆芥、防风、薄荷、蜈蚣、地龙、僵蚕、蝉蜕、白蒺藜等。
1.5 痰瘀互结证 慢性咽炎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与各种细菌、病毒感染、烟酒过度,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刺激有关,长期的刺激又导致咽部黏膜及黏膜下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腺体分泌功能失调,代谢紊乱,咽部末梢神经处于长期的慢性刺激状态,继而使症状进一步加重。咽部检查黏膜肿胀,或有萎缩,或有暗红色斑块、树枝状充血,咽侧索肿大,咽后壁淋巴滤疱增生。[4]血液流变学研究也提示:慢性咽炎所致的咽部异感症与高黏滞血症有明显的关系。这对慢性咽炎病因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喉痹一名最早见于《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痹者,闭塞不通也。《杂病源流犀浊》卷二十四说:“喉痹,痹者,闭也,必肿甚,咽喉闭塞”。咽喉疾病的形成,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经脉瘀阻的病理变化,形成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的病理机制。故治疗在既往滋阴清热的基础上,理气活血也极为重要。临床表现为咽干刺痛,夜间痛甚,活动后减轻,咽腔暗红肥厚;常因频频清嗓而恶心不适。舌暗或有瘀斑,苔薄,脉涩。治宜行气活血,化瘀利咽。治疗时可用半夏、贝母、昆布、海藻、猫爪草、牡蛎等化痰软坚散结;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丹参、金银花、蒲公英、马勃、木蝴蝶、贝母、鸡内金、泽泻等活血散瘀、消痰散结。
1.6 肝气郁结证 《医宗金鉴》说:“咽中如有炙脔,谓之咽中有痰涎,如同炙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即今梅核气也。”笔者在临床上发现很多慢性咽炎患者也有类似的感觉。临床多见忧虑多思,或烦恼难泄,肝气郁滞,木旺犯土,脾胃虚弱,失于宣降,聚津为痰,湿凝成涎,痰气结于咽喉。中医辨证属情志不遂,内伤于肝,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痰郁,蕴结于咽中所致。常表现为咽如物阻,隐隐作痛,伴胸闷,胁肋隐痛,睡眠不安或失眠,女性月经不调。咽后壁淋巴滤泡较多,舌红苔黄腻,脉数或弦滑。治以行气疏肝解郁法,临床常用柴胡、郁金、川楝子、白芍疏肝;半夏化痰降涎;厚朴行气开郁和胃;代赭石、降香降逆;香附、苏梗消胀降逆,气和则病无由生。
1.7 胃阴虚证 近年来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Tauber等报道认为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因食管末端括约肌瞬时松弛,胃酸反流而使食管以外的器官,如口腔、咽喉部黏膜损伤,造成酸性后部喉炎,喉接触性溃疡或肉芽肿、慢性咽炎、牙疾病等,故称喉咽反流[5]。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病可出现咽部异物感,发音困难,声音嘶哑,咽痛干咳等症状,即临床中所见的慢性咽炎病证。笔者对临床有上述症状,并见倦怠乏力,消瘦纳呆,口干便秘,舌红少苔或暗红,脉细数者。从胃论治,取得较好疗效,且不易复发。临床常用太子参、南北沙参、白术、麦冬、天冬、天花粉、葛根、玄参、知母等以益胃养阴。
2 小结 对于此病治疗,除辨证施治予以方药外,可配合局部治疗,内外合治,以尽其功。可选择性运用淡盐水、硼酸溶液、呋喃西林溶液等含漱。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局部喷雾治疗,可用沙参、麦冬、桔梗、生甘草、胖大海等加水煎后,滤净药渣,取药液做雾化吸入(放入雾化吸入器内)。配合患者在饮食起居上注意少食煎炒和有刺激性的食物,戒烟,避免过多用声等。以达到标本兼顾,治养统筹,去邪化痰,益气养阴,祛瘀利咽之功效。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59361.
[2]雷载权,张廷模.中华临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03;1322;1579;1457;315.
[3]李仪奎,刘青云,沈映君,等.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出版社,1997:26108.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25126.
[5]Tauber S,Gross M,Issing WJ.Association of laryngopharyngeal symptom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ease[J].Laryngoscope,2002(112):879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