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咽喉部开放性外伤5例的治疗
发表时间:2009-12-09 浏览次数:586次
严重咽喉部开放性外伤5例的治疗作者:胡孔旺,罗惊鸿,耿 南,冯以军 【关键词】 咽喉 咽喉位于颈前部,受下颌骨和胸骨保护,后面有颈椎,受伤机会较少,约占全身外伤的1%[1]。因咽喉部解剖上毗邻颈部大血管,神经分布密集,伤后除可发生咽喉部症状外,还可因血管、神经、周围器官受损而发生危险性大出血、上肢瘫痪、高位截瘫、气胸等。处理稍有不当,即可危及生命,或在日后发生严重后遗症。我院近年来收治严重咽喉部开放性外伤患者5例,均抢救成功,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例患者中1例为车祸伤,1例为被劫时他人刀割伤所致,3例为刎颈所致,其中1例为精神病患者。年龄21~81岁。多在伤后2 h内就诊,最短30 min,最长3 h。就诊时一般情况较差,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克、呼吸困难,颈部有开放性伤口,长约15~20 cm,5例伤口皆为横型,有少量渗血,其中伤口发生于甲状舌骨膜者3例,甲状软骨合并环状软骨损伤1例,环甲膜1例,2例累及会厌软骨,通过伤口可见咽喉内组织,未发现颌下腺及舌下腺损伤。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立即抢救,给予抗休克、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治疗。待患者一般情况稍稳定后,在充分备血、防止术中大出血的情况下,行清创术。术前通过伤口直视下鼻胃管,常规行气管切开术,防止术中、术后发生呼吸困难。然后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清洗伤口,注意不要将清洗液误入气管,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清除玻璃、煤渣等异物,失活组织全部切除,对甲状软骨损伤者,尽可能保留喉内软骨,按解剖学关系用肠线分层(黏膜、软骨、肌肉、皮下组织)对位缝合。1例损伤较严重者为防止喉狭窄,喉内放置喉成形模,对会厌断裂者,修整对位缝好。术中1例发现舌动脉受损出血较剧,多次钳夹缝扎后出血停止。1例并发较严重失血性休克,术中呼吸心搏骤停约2 min,经心肺复苏后恢复,术中输血400 ml,休克症状有所缓解。皮肤用丝线缝合,放置引流条24~48 h。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痰,给予大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鼻饲高热量流质食物,4例在术后10天拔除气管导管,1例在术后3周拔除喉成形模,经观察无呼吸困难,术后1个月拔除气管导管。2 结果 患者经抗休克、抗感染、止血治疗3天后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术后7日拆线,伤口愈合好,无红肿、渗血。出院时无呼吸困难、声嘶、进食呛咳等症。1例伸舌右偏。随诊1年,患者均无声嘶、呼吸困难、喉狭窄发生,伸舌右偏者至今无好转。3 讨论 严重的咽喉部开放性外伤患者,常因多处同时受损,来就诊时一般情况较差,多伴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克,如有血块阻塞呼吸道、组织移位或软骨内陷,可造成呼吸困难或窒息。伤后处理是否及时、正确,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及预后。伤者入院后应立即进行抢救,防止休克、出血、窒息的发生。检查伤口时应特别慎重,如无充分准备,不能贸然取出伤口内的凝血块或异物,也不宜用探针检查伤口,防止大出血[2]。本组5例患者在行清创前,均只进行简单包扎,盲目检查。清创术前还应充分备血,防止术中大出血。术前常规行气管切开术,可防止术后、术中发生呼吸困难,为充分暴露伤口,手术以低位切开为佳。因术后伤口疼痛或需喉内放置喉成形模等原因,本组5例患者皆在清创前通过伤口直视下早期放置鼻胃管,保证了患者术后充分的营养供给,并有防止感染和避免发生咽喉及食管瘢痕性闭锁的作用。清创应视伤口的情况、部位进行处理。清除异物的同时,应彻底止血,有颈部大动脉损伤者,多在现场死亡,能来院就诊者出血多自行停止,处于渗血状态,可压迫止血,有明显出血点者,可钳夹缝扎。有甲状软骨、会厌软骨损伤者,应尽量对位缝合。严重者应喉内放置喉成形模,防止喉狭窄。术后处理也较重要,大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鼻饲高热量流质可供给患者充分营养,有喉、气管损伤者,气管拔管不能太早,本组1例损伤较重者,术后1个月才行气管拔管,随访1年无呼吸困难及喉狭窄发生。[参考文献] 1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93. 2 姜泗长.手术学全集:耳鼻喉科卷.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