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耳鼻咽喉科学》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09-06-30  浏览次数:707次

作者:鄂桂娟,刘小婵,蔡雁卿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广东中山 528400

【摘要】  目的 总结喉癌术后的护理要点及体会。方法 术后密切观察54例喉癌患者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颈部造瘘口和敷料的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及出院健康教育。结果 54例喉癌患者中,49例术后达到预期效果,5例并发咽瘘,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做好喉癌围手术期护理,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喉癌;围手术期;护理

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其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目前5а生存率约为70%[1],但此类手术切除范围广、创伤大,术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影响。喉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方面,因此,准确把握每个患者的病理生理状况和心理状态,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实施周到细致的护理工作可有效地减少和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手术后的生存质量。2001年1月至2006 年12月,我科收治54例喉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53例,女1例,年龄36~83岁,平均60.1岁。其中全喉切除 44例,喉水平部分切除8例,喉垂直部分切除2例;根治性颈清扫10例。54例均顺利实施手术,10例颈清扫患者在术后发生咽瘘5例。本组患者平均住院18.7d,均康复出院。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当患者被确诊为喉癌后,心理压力与精神负担均很大。患者情绪反应为焦虑、易怒悲伤、哭泣、吃不下、睡不着、血压升高,对手术治疗表现诸多疑虑。此时,护士应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患者入院后应为其营造安全、舒适、整洁、安静的住院环境,并以和蔼可亲的态度、轻柔准确的操作,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患者在医院,周围接触的都是陌生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寡言少语是患者最早出现的表现;有的患者病后不愿正视现实,开始讲话少,对治疗缺乏信心,常常因一些小事烦躁不安、性格急躁易发脾气,影响情绪,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谈,想方设法启发患者说出思想上的疑虑,了解其心理需求;同时还应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调整好家属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要有意识地动员患者家属做出具体的实际帮助,使患者有安全感。对于需全喉手术切除的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很多患者认为切除喉后就是个伤残人,对预后出现诸多的疑虑,如术后失音等。针对以上想法,护士应对患者术后失音所致痛苦表示理解和同情,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医疗知识,讲解手术的目的,让患者知道伤残已成为现实,应勇敢去面对和克服。术前教会患者一些日常用的手语,如疼痛、吃饭、大便、小便等,有文化的患者应准备纸笔,便于术后与人交流,缓解术后的焦虑心理,向病人宣传出院后还可以进行咽食管发音学习,训练发音,或通过人工喉、电子喉达到语言交流目的。      2.2  术后护理      患者术后回病房应首先检查气道通畅情况,避免扭转颈部。气管套管系带应松紧适度,松紧以固定带与皮肤间能伸进一指为宜,系好后打死结,严防脱落。床边备好急救物品,及时吸引分泌物,确保气道通畅。

  2. 2.1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

  2. 2.2  体位  术后当日按全麻护理常规平卧,第2天可半卧或平卧、坐位,并作拍背护理,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水平半喉切除术:其手术方法为横断切除一段喉,然后拉拢缝合,由于较原结构减少一段,缝合后有一定张力,因此,对水平半喉切除患者,须使颈部保持前屈状,翻身时护士要协助支撑其项部和肩部。过于后仰或扭转头部,有可能使拉拢的缝线脱落,导致组织离位、出血,使手术失败。      垂直部分喉切除和喉次全切除术:该手术方法为喉部纵形切除一部分,缝合后有时会有内膜压迫和扩张,颈部不可过度后仰,护理中还要注意内膜的位置和保护内膜,套管取出后要嘱患者由口腔咯出喉部积存的血块,以利创口愈合[2]。

  2.2.3  气管造瘘口及颈部敷料护理  喉癌术后形成的气管造瘘口,失去了上呼吸道对吸入空气加温、加湿、除尘这些屏障作用[3],从气管造口直接呼吸,易引起肺部感染、气道内出血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对吸气进行加温、加湿非常重要。术后患者的呼吸完全通过气管套管进行,必须保持气管套管的畅通和伤口周围气管套管下纱布垫的清洁。气管造瘘口覆盖双层纱布帘,可增强保湿效果,使干燥的空气湿化,并可防止未经除尘的空气直接吸入肺部。注意伤口出血渗液情况,每日换药,有污染及时更换。保持呼吸道湿润、通畅。随时用吸痰管吸痰,吸痰管插入深度要适宜,动作要轻,边吸边提边转动,将痰液吸干净。如分泌物干燥,可定时向气管内滴湿化液。湿化液的配制如下:用 20 mL注射器抽吸庆大霉素8万U + α 糜蛋白酶 4 000U+ 生理盐水。每隔 15~30 min向气管内滴注1次,每次 3~5 滴。掌握好痰粘稠度与套管内滴药量及间隔时间,使痰液一直处于稀化状态,能自行轻易咯出,这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如遇痰有血痂咯不出或吸不出,可滴入湿化液 3~5 mL ,每 5~10 min 1 次,重复 2~3 次。利用湿化液滴入时刺激咳嗽反射,往往能咯出较多、较大的血痂[4]。也可采用用超声雾化吸入,每日 3~4 次,每次 15~20 min,内加庆大霉素、α 糜蛋白酶 、生理盐水,此法简便有效。本组54例患者均无肺部感染、气道内出血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2.2.4  预防感染及口腔护理  预防感染关键是做好气管切开护理中的无菌操作,注意伤口有无出血,嘱患者勿将唾液咽下,以免影响切口愈合。喉癌术后口腔护理也是保证伤口愈合的关键之一,做好口腔护理可及时发现口腔疾患或咽瘘等并发症,口腔常规护理每日 3 次,必要时给予双氧水擦洗口腔、消炎漱口水漱口或抗生素喷剂喷于口腔。

  2.2.5  进食护理  喉癌术后吞咽机制受到损害,喉、颈部伤口也要在休息状态下才有利于愈合,因此术后7~10d 给予鼻饲饮食,首先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制订出合理的鼻饲计划,鼻饲前要充分向患者宣传鼻饲的重要性,使其克服鼻饲管的不适感。喂食时抬高床头45~60°,保持到进食后30 min,以防止呕吐及食物逆流。每次注食时速度要缓慢,并轻微活动鼻饲管经鼻孔处,以防鼻饲管长期压迫黏膜引起糜烂。经胃管鼻饲的方法:注入营养液前吸净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胃管抽出液中若有血块时,注入营养液前要用温开水冲洗胃 ,再用注射器吸出。      拔胃管前要试行经口进食1~2d,无咽瘘情况下方可拔管,劝用不易引起误咽的半流饮食,由稠过渡到稀,咀嚼后吞下,避免过热或刺激性食物,误咽时要立即咯出或吸出;同时观察有无发热,以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慢慢适应,一般2周以内都能适应。

  2.2.6  咽瘘的护理  应行早期观察、局部护理和营养支持。      早期观察必须注意:术后3d后,如果颈部伤口敷料见渗液多,呈淡红色稀薄液体或脓性分泌物,伤口处见有唾液漏出,伤口周围皮肤红肿,有波动感,术后3d已排除肺部感染而体温在38℃以上者,出现上述情况要警惕有无咽瘘的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咽瘘局部换药护理:先用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彻底清洗创面,并用无菌弯钳扩大咽瘘外口,使瘘腔内外口尽可能相等,用刮匙搔刮瘘道,并根据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用敏感抗生素冲洗瘘腔,放置引流条或用碘仿纱条填塞瘘腔,颈部伤口加压包扎,促进健康肉芽组织生长。根据伤口分泌物情况,决定换药次数。咽瘘局部行频谱照射治疗1 d共2次,每次15~30 min。      营养支持:咽瘘发生后,鼻饲时间相对延长,根据患者胃肠功能情况适当增加鼻饲次数,鼻饲液由本院营养师每日查房后配制。本组5例咽瘘患者经上述保守治疗和护理后,于5~13d内瘘道全部愈合。

  2.2.7  出院指导  做好健康教育,佩带气管套管出院者,告诫患者及家属切不可取出外套管,并注意固定外套管的带子是否固定牢固,以防外套管滑出发生意外。教会清洗消毒内套管的方法,以防套管内分泌物堵塞。经常注意颈部及局部有无肿块、肿胀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就诊。注意保暖、防寒、预防感冒,逐渐增加活动量,教全喉切除患者练习食管发音,使患者在心理上受到的创伤至最低,在社会上受到的影响降至最少,以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尽快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韩德明. 喉癌的治疗与康复[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8.

  [2] 姜会霞. 喉癌病人手术后的护理要点[J].职业与健康,2005,21(9):1433.

  [3] 秦延权, 刘玉秀.气管切开手术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9.

  [4] 沈小芳, 周玲, 张亚萍. 喉癌术后套管内滴药的量、时间与并发症关系的临床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00 ,15(8) :573  574.

生研界微信
生研界移动端
生研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