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伴鼻出血的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663次
作者:王基旺,谭林
【关键词】 鼻中隔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由鼻中隔偏曲引起或合并有鼻中隔偏曲的约占15%~20%。现将我科两年来治疗的该种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8~65岁,平均32岁。其中鼻中隔黏膜血管瘤或血管扩张10例,鼻中隔黏膜炎症及糜烂15例,鼻腔后部出血3例,合并高血压3例。全部病例排除血液系统疾病、肿瘤及肝肾疾病。
1.2 治疗方法 10例鼻中隔黏膜血管瘤或血管扩张者均采用微波热凝治疗,使用仪器为合肥电子工业部第四十三研究所生产的WNZ-IDⅡ型智能微波治疗仪。输出功率为45~50W,选择合适的微波辐射头,将血管瘤或扩张的血管及其周围3 mm内凝固2~5 s,使黏膜变白即可。术后给予1%呋麻液滴鼻,1周后复查,鼻腔局部创面结痂。
15例鼻中隔黏膜炎症及糜烂者,病灶多在鼻中隔棘突或嵴突旁边的斜坡上,少数蔓延至棘突处。分别采用微波治疗6例,术后予明胶海绵贴敷,并予1%呋麻液滴鼻1周。其中鼻中隔黏软骨膜剥离划痕术4例,前鼻腔填塞术3例,鼻中隔矫正术2例。
3例鼻腔后部出血者,1例采用全鼻腔填塞术治愈,另2例经全鼻腔填塞无效后改为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出血停止2周以上,鼻腔黏膜恢复正常;好转:出血停止已2周,鼻腔黏膜恢复中;无效:2周后仍有出血,需再次处理或升级治疗。
2 结果
10例鼻中隔黏膜血管瘤或血管扩张经微波治疗后治愈,有效率100%。
15例鼻中隔黏膜炎症及糜烂中6例经微波治疗后,3例治愈,1例好转,另2例经再次微波热凝及填塞换药处理后2个月内恢复。4例采用鼻中隔黏软骨膜剥离划痕术均有效。3例前鼻腔填塞者2例治愈,1例好转。2例采用鼻中隔矫正术者均治愈。3例鼻腔后部出血而采用全鼻腔填塞者,1例治愈,2例无效后在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后2周内恢复。
3 讨论
鼻出血这种常见急诊,患者多情绪紧张,无所适从。处理的当务之急是顺利止血。而选择合理的分级治疗措施及医生的临床经验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1]。此时医生切勿手忙脚乱,首先应安抚患者,使其放松,积极配合。必要时使用镇静剂,合并高血压者应迅速控制血压。本文着重讨论鼻中隔偏曲伴鼻出血的治疗,由于鼻中隔偏曲形态各异,解剖学异常及病人症状千变万化,无法形成一个客观的判定标准和具体的治疗方案。目前,微波热凝治疗鼻出血受到广泛的欢迎并取得确切的疗效[2]。根据我们的体会,像单纯的血管瘤或血管扩张使用微波治疗,疗效显著。而鼻中隔黏膜偏曲面炎症或糜烂者则要结合鼻中隔偏曲的情况合理地选择治疗措施,如果黏膜重度糜烂或面积大于2 cm2以及病灶蔓延至嵴突处者使用微波治疗,往往会再度出血或恢复期很长,甚至引起鼻中隔穿孔。此时可选择前鼻腔填塞,黏膜剥离划痕术等。鼻中隔确需矫正的可即行鼻中隔矫正术。鼻中隔偏曲合并后鼻腔出血,全鼻腔填塞疗效欠佳。因为鼻腔形状不规则,难以选择合适的后鼻腔纱球;填塞压力不均匀;加重黏膜糜烂及感染;以及鼻中隔棘突处易受器械损伤等原因所致。此时可选择在鼻内镜下行微波或电凝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这与张剑如等的分析一致[3]。所以,对待鼻出血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首先应对病人情况、出血原因及解剖异常进行客观而全面的评估,有条不紊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并进行分级处理。切勿盲目止血而加重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蒋曦.鼻出血诊治的临床分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9(4):369-369.
2 毕英,付晓威,马福伟,等.微波热凝在鼻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23(2):220-220.
3 张剑如,何健,于丽.鼻内窥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68例分析.山东大学耳鼻喉学报,2006,20(1):43-44,47.
作者单位: 239000 安徽滁州,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