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64排CT血管造影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4-10-27  浏览次数:1262次

肺隔离症(PS)是一种先天肺发育异常疾病,临床表现为畸形和无功能的肺组织,与气管、支气管树及肺动脉之间缺乏正常联系。肺隔离症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患者的家庭也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1]。肺隔离症的传统诊断方法多采用血管造影技术,随着近年来多排螺旋CT技术在诊断疾病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对肺隔离症的诊断准确率。多排CT血管造影技术能够详细地显示肺隔离症的实质变化,在诊断中有着极高的价值。为了研究64排CT血管造影(CTA)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特对120例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肺隔离症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64例,年龄13~45岁,平均(29.60±1.80)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30.60±1.60)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为(28.40±1.90)岁。均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患有肺隔离症。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性血管造影技术对肺隔离症患者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64排CT血管造影技术对肺隔离症患者进行诊断。所有的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机器使用PhilipsBrilliance64层螺旋CT机,采用连续容积扫描模式。增强扫描选用高压注射器,以3ml/s速率经肘静脉注射碘普胺80ml,用30ml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采用自动触发模式,注射对比剂后,当动脉阀值达到120Hu,自动触发扫描,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至肝脏上缘。当扫描完成后将图像发送至工作站,进行二维多平面重建等模式图像处理。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诊断方法的准确性。

1.4 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χ 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诊断的两组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93.33%明显好于对照组诊断准确率6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本文研究表明,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诊断的两组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93.33%,明显好于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6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隔离症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由于肺先天发育畸形而导致的疾病,发育不良和无功能的肺组织与正常的肺组织和支气管树分离,由体循环供血。由于诊断的不准确等常常会导致医生误诊此疾病,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和负担。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64排CT血管造影对肺隔离症的诊断有着良好的诊断价值,血管的成像范围广。可同时显示血管壁及其相邻骨结构之间的关系,对比的分析率更好,血管的成像显示能够更加直观、准确,有效避免了传统方法的不准确和低效的特点,对肺隔离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着很大的作用[2]。肺隔离症的CT类型主要有:囊性肿块、囊实性肿块、实性肿块。囊性部分可分为液性和气体性两类,绝大多数肺隔离症边缘显示条状阴影,感染时,周边会出现渗出性改变,部分可能会导致局部胸膜增厚[3]。64排CT血管造影能够发现不易发现的结节和肿块的囊性成分,看清楚供血动脉的起源、行程等,对临床治疗的意义重大。综上所述,对肺隔离症患者选用64排CT血管造影进行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简便、易行、无创、检查时间短,图像观察直观方便,有利于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值得在临床的应用中广泛推广。

4 参考文献

[1] 夏 青,高新庐,祝匡明.64排CT血管造影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狭窄中的作用[J].南昌大学学报,2012,52(1):79.

[2] 何忆雯,秦永文,弓 静.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桥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30(6):736.

[3] 宋振强,刘鸿亮,时玉春.64排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大动脉炎诊断中的应用[J].河南大学学报,2011,30(1):77.

[收稿日期:2014-03-21 编校:徐强]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