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科创建小型PACS系统的应用体会和价值探讨
发表时间:2012-12-14 浏览次数:1394次
作者 单位
苏汉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医学影像科,830091
马少群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医学影像科,830091
刘培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医学影像科,830091
我院医学影像科于2005年9月创建了小型PACS系统,经过近6年的应用,对科室的目标管理、质量控制、学科发展、临床教学、人员培训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结合使用该系统的体验,探讨医学影像科开发小型PACS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1、硬件配置
(1)X线机:日本岛津XHD-150型、日本岛津MUX-100G、德国西门子MOBILETT II、匈牙利NEODIAG-NOMAX等;
(2) CT机:美国GE BSD Elite Select 16排螺旋CT诊断系统、德国西门子Somatom AR.C 全身CT机;
(3) CR系统:美国柯达850系统;
(4) 骨密度仪:美国RA OsteoGram;
(5) 激光相机:美国Kodak DryView 8900、5800各一台;
(6) 服务器:Dell .Jc XP Pro SimpChn 082;
(7) 医学影像工作站:4套。每套包含:计算机1部、2个专业液晶显示器(一个用于图像显示,一个用于书写诊断报告)和一个激光打印机。
2、软件配置
(1) 操作系统:Windows XP Professional;
(2) 开发软件:川大职能软件公司研发的Esaywork;
3、PACS系统组成结构
我院创建的是局部开放式PACS,仅是服务于医学影像科的局域网。其设计、布局主要根据科室具体工作实际、现有设备配置来定。主干网为以DICOM 3.0为接口的24口网络交换机连接各个信息点,直接连接到CT机、CR系统、骨密度仪、激光相机、服务器、及4套医学影像工作站上,实现影像信息共享。
4、硬件拓展
医院发展后,如果再引进DSA、MRI等大型现代影像设备,该系统也备有预留接口和相应链接软件,以实现大影像的综合兼容目标。
结果
我院PACS系统创建后,普通X线检查、CT、骨密度测定等医学影像工作可在PACS下一一展开。各类设备的图像进行采集、储存、传输、显示,都是严格遵循医学影像数字影像通讯DICOM 3.0标准进行的,从而保证各类信息传递的顺利畅通。
图像的调取是通过各个工作站与服务器之间进行,各个工作站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但彼此间图像资料、诊断信息则是共享的。影像科医师能在各自的工作站上进行阅片分析、图像比较、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文字处理、信息查询及胶片打印等系列工作。
图像的储存可以CD、DVD及硬盘等介质形式选择性的进行,以达到保存目的,以便多年以后提取、查阅。
通过这几年的使用,该系统运行稳定,故障率低,体现了设计理念中的系统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操作方便、设置灵活及可扩性强等特点,为今后建立全院性信息管理系统(HIS)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讨论
PACS是基于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旨在全面解决图像的获取、存档、传输、显示及处理的综合系统。PACS系统可将各类医学影像设备产生的医学图像以数字的形式存放在图像库中,用计算机实现图像的存取。建立PACS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影像资源的信息化、共享化,使医务人员能够方便、完整地获取影像资料,并利用这些资源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应用PACS的优点:
(1)操作简单、方便,获取图像快捷,工作效率高;
(2)图像处理功能强大,病变显示变得容易,减少疾病漏诊率;
(3)利于图像调阅及查询,可进行影像资料的长期保存;
(4)实现图像传输,利于教学、科研及远程会诊,达到资源共享;
(5)利于科室管理、质量控制,使医学影像科工作流程科学、合理、简洁;
使用PACS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防止计算机病毒侵袭:表现使在用U盘等介质进行拷贝图像;
(2)计算机自身运行不稳定,造成死机,影响工作;
(3)PACS系统软件故障,开发商疏于质量跟踪,服务缺失;
总之,PACS是医疗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必然趋势,医学影像引入PACS,其全部技术和诊断活动均在影像显示器上进行,即软读片,影像科内部全部由数字图像来代替胶片化图像,实现了无胶片化,它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已在放射学、医学教育和远程医疗等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PACS系统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