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喉罩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麻醉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4-23 浏览次数:884次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具有安全性高、痛苦轻、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既达到了微创治疗的目的,同时保持了胆道的完整和胆囊功能[1],现已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第三代喉罩是临床上一种新型的通气工具,其易于置入、密封性能好并且在进行通气时可经喉罩食管引流管放置胃管,与气管插管相比,麻醉安全性更高[2]。我院对40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患者实施了第三代喉罩辅助通气下麻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10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抽取ASAⅠ ~Ⅱ级、MallampatiⅠ ~Ⅲ级在我院就诊的80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5~70岁,平均(445±42)岁,体重40~80kg。随机分为两组,喉罩麻醉组(P组)和气管插管麻醉组(T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 方法:术前30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麻醉诱导均采用依托咪酯03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静脉注射。喉罩组在诱导后置入PLMA,并根据下列标准判断喉罩位置是否正确:①听诊两肺呼吸音清晰,喉、口腔处无异常气流声。②正压手控通气,气道压增至25cmH2O(1cmH2O=0098kPa)无泄漏。符合以上标准后固定,行控制呼吸,术中采用异丙酚4~6mg/(kg·h)泵注,瑞芬太尼01~02μg/kg/min泵注,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气管插管组麻醉诱导和维持与喉罩一样,插管成功后行控制呼吸。两组均在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麻醉用药;Steward苏醒评分>4分时,拔除PLMA或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操作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有无胃胀气、24h内咽喉痛、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麻醉诱导前(T1)、置喉罩(或插管)前(T2)、置喉罩(或插管)后即刻(T3)、置喉罩(或插管)后3min(T4)、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前(T5)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及两组患者气腹前和气腹结束前的PETCO2。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喉罩/气管导管置入情况比较:两组置入时间及首次置入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患者并发症例数显著少于气管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2 两组HR、MAP比较:两组患者T1、T2、T4 时间点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HR、MAP都显著增高(P<005),且T组显著高于P组(P<005);T5时间点T组HR、MAP显著高于P组(P<005),详见表3。
23 两组PETCO2比较:两组患者术中PETCO2 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表4 两组患者气腹前、停气腹前即刻PETCO2比较(x±s,mmHg)组别气腹前停气腹前即刻P组3065±436 3720±433T组3075±296 3650±328 注:1mmHg=01333kPa
3 讨论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具有安全性高、痛苦轻、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但二氧化碳气腹下进行的腹腔镜手术操作对呼吸功能存在较大的影响,气腹使膈肌抬高,肺容量减少,肺顺应性降低,气道压增高,气道阻力增大,通气效率降低,所以在手术中保持有效的通气是避免高碳酸血症的重要保障,这也是腹腔镜手术大多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主要原因。从本研究可以看出第三代喉罩组的通气效果与气管插管组通气效果相同有效,还发现第三代喉罩组患者24h内咽喉痛、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少于气管插管组,能减少患者术后咽部不适感的发生,且第三代喉罩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面,喉罩明显优于气管插管。第三代喉罩组在置管和拔管操作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气管插管组小,减少了心肌耗氧增高、心肌缺血和颅内压升高等应激反应的发生,对麻醉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综上所述,第三代喉罩运用于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是安全有效的。
4 参考文献
[1] 陈 骏,胡进勇,卢潮德.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对比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8):2952.
[2] 徐康清,邝银英,刘明姬,等.喉罩与气管导管在全麻中的应用对比[J].现代医院,2008,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