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啶用于全身麻醉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25 浏览次数:959次
患者在手术之前进行全身麻醉,主要作用是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度,平稳手术中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从而使得患者的心血管功能保持稳定。经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药理特性相对于其他的镇静催眠药物来讲,能产生自然非动眼性的睡眠,在患者手术中不会抑制人的正常呼吸,而且还会对心脑、肾等器官功能起到保护的作用,并且右美托咪定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1]。因此,右美托咪定用于临床辅助全身麻醉值得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临床手术时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患者93 例,并且这93例患者的手术时间≤2 h。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21~67岁,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辅助全身麻醉。对照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20~65 岁,采用与观察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辅助全身麻醉。在全身麻醉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压、心跳、拔管和清醒时间、异丙酚、芬太尼的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2 全身麻醉患者选择标准:①患者体重选取标准以47~75 kg为标准,患者手术时间≤2 h且在手术之前无心血管系统以及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无异常手术麻醉过敏史、肝肾功能正常、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②手术全身麻醉经过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且签字。 1.3 手术注意事项:为防止手术中患者出现呕吐反应,所有患者手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止饮水,手术前常规肌内注射阿托品、苯巴比妥,肌内注射剂量分别为0.5 mg、100 mg。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之后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血压、心率、心电图检测。 1.4 方法:观察组患者51例,给予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右美托咪定配成4 μg/ml浓度以1 μg/kg剂量缓慢静脉输注,输注时间不超过10 min。手术中右美托咪定维持全身麻醉剂量配成0.3 μg/ml浓度,并同样以1 μg/kg剂量缓慢静脉输注。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同观察组患者静脉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辅助全身麻醉[2]。静脉输注10 min之后,进行常规的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并以1 kg/h的速度输注丙泊酚3.5 mg、芬太尼5 mg,并且用麻醉呼吸机帮助患者进行常规呼吸调节,呼吸频率为13次/min。严密观察患者的心跳、心率等生命体征,并且跟据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来进行用药剂量的调节。 1.5 临床观察指标:使用多功能检测仪观察记录患者全身麻醉期间(包括给药前、给药后以及插管时、插管后1~5 min)的基本生命体征:体温、循环系统(包括血压、脉搏、心脏排出量、血容量以及心电图等)、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频率、脉搏、肺泡中的血氧饱和度等)、肾脏功能(主要是对患者尿量的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等以及患者全身麻醉药用量。重点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并观察记录患者静脉推注右美托咪定时的不良反应。 1.5.1 Ramsay镇静机制评分:对两组患者给药5 min、10 min之后的Ramsay镇静机制进行评分。评分分值在1~6分之间。 1.5.2 两组患者全身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及各类时间:对两组患者在全身麻醉辅助中使用的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并记录患者的全身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气管插管、拔管时间以及患者手术后清醒时间。 1.5.3 患者全身麻醉期间呼吸频率、血压、不良反应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麻醉手术期间的呼吸频率变化、血压中的血氧浓度以及插管前最低血压和心率、拔管后最高和最低血压及心率。并对患者在全身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 1.6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经过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给药前的Ramsay镇静评分几乎没有差异。给药后5 min,观察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略高于对照组;给药后10 min,观察组患者 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通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2 两组患者全身麻醉药物用量及时间:通过两组对比观察得出,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拔管后以及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全身麻醉药物使用量对比见表2。2.3 两组患者心率、血压以及不良反应率比较:通过对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观察记录,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全身麻醉药物注射后5 min时,心率(71.26±11.1)次/min,血压为(69.3±11.9)mm Hg(1 mm Hg=0.1333 kPa)。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全身麻醉药物注射后5 min时,心率(97.45±13.4)次/min,血压为(80.3±9.5)mm Hg。通过比较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躁动不安、肌肉颤动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为维持患者临床手术时心血管功能相对稳定,需要用全身麻醉药物进行辅助手术。全身麻醉辅助药物的主要作用是能够降低人体内交感神经的兴奋度,从而使得患者在手术中血压和心率保持稳定。换种角度说,在进行气管插管以及全身麻醉诱导时人体的血流动力系统会因为受到外界强烈刺激而引起应激反应,导致心率过快、血压上升,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性能、药效相对较高、不良反应较小的咪唑类衍生物,适用于重症患者进行镇静、镇痛和帮助患者阻抗焦虑的作用,其临床作用主要是有选择性的通过刺激人体交感神经而广泛分布的α2肾上腺素受体。其全身麻醉辅助作用是通过对人体进行右美托咪定静脉推注,来减轻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肌肉强直和减少患者在进行气管插管和拔管时的应激反应,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不良反应,例如肌肉寒战、多语等。右美托咪定对保护心血管稳定性主要是通过增加心血管中枢脑干中的蓝斑和副交感神经的输出,减少交感神经的输出,来达到降低血管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降低心率的作用[3]。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通过医药学专家学者的不断研究和临床试验证明,右美托咪定较高效能的镇痛、镇静以及抗交感神经焦虑的作用机制,一方面它可以增加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和稳定性。而且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在临床上对患者在手术时呼吸系统并没有抑制作用,并且能明显降低手术后的寒战发证率和对患者起到利尿的作用。另一方面右美托咪定能够平稳在手术麻醉结束时的气管拔管,缩短气管拔管时间。而且其抑制交感神经的稳定循环系统,能使患者在手术期间降低躁动不安症状发生率。我们知道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药物的要求相对较高,基于神经外科手术的特殊性,在进行全身麻醉时要求能对患者可随时唤醒,进行神经生理学的常规检查,所以要求全身麻醉辅助药物既要达到全身深度麻醉的目的,又要充分镇痛,而且要求能在手术过程中随时对患者进行唤醒,并且麻醉药物不能抑制患者的正常呼吸。常规的芬太尼、丙泊酚等麻醉药物并不能达到神经外科手术的全部要求,而右美托咪定区别于常规麻醉药物的恰恰是其特有的镇痛、镇静以及对呼吸无抑制的作用,并且是目前唯一的一种手术中随时可唤醒的药物[4]。通过对右美托咪定临床用于患者全身麻醉的效果观察表明,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患者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的应激反应。其用药后对临床全身麻醉患者手术过程中具有很好的镇静、镇痛作用,且对患者的呼吸没有抑制。而且在全身麻醉手术期间能使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压保持平稳,降低人体交感神经的神经活性。在全身麻醉手术期间右美托咪定的使用也减少了芬太尼、丙泊酚等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使得手术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安全性能相对较高。所以通过对右美托咪定的临床辅助全身麻醉研究结果表明,右美托咪定在临床辅助全身麻醉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5]。
4 参考文献
[1] 李天佐.右美托咪啶在麻醉中的应用[J].北京医学,2010,28(1):20.
[2] 张 清,陈永强.右美托咪啶的临床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11, 23(1):45.
[3] 董传珍,马华山,杨龙俊.右美托咪定用于抑制全身麻醉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期不良反应的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33(1):99.
[4] 傅羽龙,王 婵,邹传惠.右美托咪啶静脉注射辅助全身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32(1):105.
[5] 蔡 畅,郭建荣.右美托咪啶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1,32(1):88.
[收稿日期:2013-10-22 编校: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