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麻醉学》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局部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838次

在普外科临床疾病中腹股沟疝属于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由于先进的生物材料(人工网片)应用于临床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使其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疾病的首选手术式。目前,临床行腹股疝无张力修补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和局部麻醉两种麻醉方式[1]。为了对比研究两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笔者选择72例腹股沟疝患者,在临床行无张力修补术中随机采取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方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72例腹股沟疝患者,男50例,女22例,平均年龄(34.4±5.6)岁。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将病例分为局部麻醉组(40例)与硬膜外麻醉组(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本文所有病例手术均由同一治疗小组实施,术中切口均采取传统疝修补术切口方式,补片采取由巴德公司生产并使用锥形网塞。首先,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然后在腹外斜肌腱膜下方行钝性分离,在分离时需保护好周围的神经组织;游离精索,找到疝囊,若疝囊较大则可由中间离断,若疝囊较小则可不开疝囊;分离疝囊至疝环处并将其回钠至腹腔内,再在疝环内置入锥型网塞,将修整后的补片铺于精索后方并进行固定,补片长度可超耻骨结节1.0 cm左右,之后治疗方法与传统疝修补术一样。

1.3 麻醉方法

1.3.1 局部麻醉:术前麻醉药物准备:400 mg的2%利多卡因加 400 mg生理盐水按比例混合,最终稀释成800 mg的1%利多卡因溶液,在使用时一次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应该≤400 mg,血药浓度应该控制在5 mg/ml之内。术前麻醉:所有患者术前30 min均给予肌内注射50 mg盐酸哌替啶,静脉推注2.0 g头孢替安;术中麻醉:在内环上方处想腹外斜肌肌内注射6~12 ml局部麻醉药物,以此来阻滞髂腹股沟神经和髂腹下神经,然后在外环下耻骨结节处肌内注射2 ml局部麻醉药物,目的是阻滞骶神经生殖支和生殖股神经,之后便可在内外环切口处行皮下、皮内肌内注射5 ml局部麻醉药物,对注射部位轻揉5 min;待麻醉起效后便可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并在腹外斜肌腱膜下注射 2 ml局部麻醉药物;在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并将精索提起,在内环口处注射2 ml的局部麻醉药物(位置最好选择在髂腹股沟神经上端),同时在腹膜、腹横筋膜以及精索深面追加少量的局部麻醉药物,以此来抑制腹膜反射并阻滞生殖股神经。

1.3.2 硬膜外麻醉:本文病例均按照常规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处理,在硬膜外置入导管,注入5 ml的2%利卡多因,术中使用6~12 ml的0.75%罗哌卡因进行连续麻醉;术前30 min同样给予肌内注射50 mg盐酸哌替啶,静脉推注2.0 g头孢替安。

2 结果

本文两组患者经过1年的随访,其中接受随访者有70例,总随访率为97.22%;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伤口情况、并发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效果情况,其中局部麻醉组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腹股沟疝中普遍采取无张力修补术,在术中传统麻醉方式主要为连续硬膜外麻醉,但是采取硬膜外麻醉的禁忌证较多,术后并发症率较高,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为了解决硬膜外麻醉的弊端,人们开始在临床上采用局部麻醉方法,局部麻醉可在手术体位基础上进行操作,这样也有利于麻醉操作及患者配合[2]。在本文研究中发现,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在术后2~4 h 内便可下床休闲,术后恢复也比较快,并发症少,另外在住院时间及费用方面也明显少于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由此可知,临床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时采用局部麻醉,其在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恢复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从而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同时与硬膜外麻醉相比有效拓展了手术的适应证,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戴佳奇,王 坚,陈 涛.局部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9,12(8):679.

[2] 黄 建,刘永强,谢 伟.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比较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7,14(3):312.

[收稿日期:2013-05-13 编校:郑英善]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