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麻醉学》

精神病患者急腹症手术98例麻醉处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2-03-16  浏览次数:1423次

  作者:钟家旺  作者单位:辽宁大连,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215临床部麻醉科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急腹症手术;麻醉

  精神病患者并发急腹症时需要紧急手术治疗,但此类患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很好地配合治疗手术麻醉,尤其是精神分裂症及躁狂症患者的麻醉实施有一定困难。2000年以来,笔者对行外科急腹症手术的精神病患者实施麻醉处理98例,效果满意。现将麻醉处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98例中,男75例,女23例;年龄l5~76岁;体重38~96kg。其中75例为本院精神科住院患者,23例精神科门诊患者。急腹症诊断:急性化脓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5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2例,化脓性胆囊炎、阻塞性胆管炎9例,肠梗阻5例,外伤性脾破裂3例,13例合并弥漫性化脓性腹膜炎或腹腔脓肿。

  1.2 术前用药

  98例患者均于术前30min肌注哌替啶50mg、异丙嗪25mg及阿托品0.5mg,躁狂症患者肌注氟哌啶醇5mg。

  1.3 麻醉方法

  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全麻71例。使用丙泊酚1.5~2.0mg/kg体重、芬太尼3μg/kg体重和维库溴铵0.08mg/kg体重,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接北京启蓝AM-806麻醉机行机械通气,给予恩氟烷吸入,以1%普鲁卡因0.3~1mg/kg体重或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维持。单纯全麻19例,硬膜外阻滞8例,均为精神病症状得到完全控制,能够能够自觉配合麻醉,其中静脉注射丙泊酚辅助麻醉4例。

  1.4 结果

  本组病例均经手术治疗,麻醉平稳,效果满意,术中未出现麻醉并发症。术后随访未发现麻醉后遗症或加重精神病病情。

  2 讨论

  2.1 精神病患者外科急腹症的特点

  精神病患者外科急腹症表现的症状轻而隐蔽,症状体征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往往不一致。精神病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疼痛刺激反应迟钝。腹痛症状、体征反应较轻,甚至发生腹膜炎时腹痛也不明显,加之患者存在行为退缩、思维障碍,不能主动向医生、家属提供不适反应,症状易被忽视,就诊较晚,腹部炎症扩散掩盖原发病灶,导致易对病情产生错误判断。精神病患者的病史采集和查体十分困难,常常仅能提供简单腹痛症状,或是错误、混乱的主诉,甚至无法取得任何准确的病史、体征资料,常需向患者亲属及精神科医师间接采集病史资料。

  2.2 麻醉处理特点

  精神病患者手术麻醉的选择应依据其精神症状与外科病情特点综合判断。对于抑郁型的患者,只要耐心说服,做好心理护理及向其宣讲配合麻醉的注意事项,减轻其思想负担,一般尚可配合手术麻醉。对躁狂兴奋、幻觉妄想或“木僵”样反应的精神病患者,因不能主动配合麻醉手术,故必须采用全身麻醉[1]。另外,精神病患者常服用的是酚噻嗪类和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物,且长期应用镇静催眠药。这些药物均有阻滞多巴胺受体、抗肾上腺素能和抗5-羟色胺作用,并与静脉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有不同程度的协同作用[1],因此,将麻醉药用量控制在常用剂量的2/3左右,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且未出现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剧烈变化及心律失常等现象。

  2.3 麻醉中应加强监护

  麻醉操作时,助手及巡回护士应在旁监护患者,防止患者兴奋躁动,不配合麻醉而坠床。麻醉操作完成后,用约束带将患者四肢或躯干牢靠固定在手术床上,避免患者术中躁动,影响手术。术中所有患者均用无创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呼吸的变化。

  2.4 术后镇痛

  麻醉药作用减退时,患者会感到手术部位疼痛,易出现烦躁、胡言乱语、幻觉、被迫害感、自行拔管和治疗不配合等情况,因此,术后应尽可能给予完善的镇痛措施,以免加重精神病病情和延长康复时间。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9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