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用于腰麻下剖宫产术的优点
发表时间:2011-09-05 浏览次数:547次
作者:钟静红 作者单位:315400 浙江,余姚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关键词】 腰麻;罗哌卡因;剖宫产术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的酰胺类局麻药,其化学结构和理化特性与布比卡因相似,但罗哌卡因对中枢神经毒性和心血管毒性较布比卡因低[1]。剖宫产术麻醉有别于一般手术的麻醉,除充分有效的镇痛外,还应考虑药物对子宫收缩及胎儿的影响及术后的恢复等。本研究将相同剂量、浓度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腰麻下行剖宫产术,比较其术后并发症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产科择期行剖宫产的足月产妇60例,ASAⅠ~Ⅱ级,年龄22~36岁。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年龄为(26.2±2.34)岁,身高为(1.55±3.65)m,体重为(68.1±7.14)kg;B组30例,年龄为(25.6±2.42)岁,身高为(1.60±3.88)m,体重为(70.8±6.52)kg。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产妇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建立静脉通路,并在麻醉前静滴复方氯化钠溶液300~500 ml。取左侧卧位,穿刺点为L3~4,穿刺成功并脑脊液回吸通畅,在30 s内,A组注入0.75%罗哌卡因(本院临床操作上用耐乐品)1.5 ml+10%葡萄糖液1.5 ml的混合液,B组注入0.75%布比卡因1.5 ml+10%葡萄糖液1.5 ml的混合液,平卧,术中不加其他镇痛药。
1.3 观察指标 手术医生评定术中肌松程度,由产妇评定镇痛情况,术中连续记录给药后每间隔5 min的血压和心率。此外,评定新生儿Apgar评分,术后24 h、48 h随访产妇有无低血压、恶心、呕吐、尿潴留和头痛等。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医生评定术中,A组肌松程度极满意25例,满意5例,B组肌松程度极满意24例,满意6例,产妇A组镇痛效果极满意26例,满意4例,B组镇痛效果极满意27例,满意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A组为(9.16±0.72)分,B组为(9.08±0.6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较A组高(P<0.05). 并发症发生情况注:与B组比较,P<0.05
3 讨论
布比卡因具有良好的神经阻滞作用,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广泛用与临床。但有报道,过量或误入血管可发生严重的心脏毒性反应,且抢救困难。因此临床需要效果好但毒性低的局麻药。罗哌卡因为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结构与布比卡因相似,动物实验证实其心脏毒性低于布比卡因[2]。本研究结果显示,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麻醉效果满意,术中肌松程度跟产妇镇痛效果基本差异无显著性。但罗哌卡因组手术结束时大部分产妇下肢已经逐渐恢复,且术中发生低血压、恶心、呕吐,术后发生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布比卡因组,有利于产妇及早下床活动,减少导尿管的使用,促进术后恢复。
由此可见,罗哌卡因作为一种新型的低毒性,相对并发症的局麻药,用于剖宫产术同样有效,但对产妇及新生儿安全性更高。
【参考文献】
1 杭燕南,庄心亮,蒋豪,等.当代麻醉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58-359.
2 Yun Yia.Update of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obstetrical.Anesthesia,200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