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麻醉学》

病人自控镇痛治疗急性创伤后疼痛

发表时间:2010-09-21  浏览次数:452次

  作者:钟吉锋 作者单位:庄河市中医医院麻醉科,辽宁 大连 116400

  【关键词】 病人自控镇痛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在临床治疗中如何减轻患者的疼痛也越来越受到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采用病人自动控制皮下给药的方式,可以减轻急性创伤患者在检查及骨折复位、固定和牵引时的疼痛。对2种自控镇痛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40例急性肌肉骨胳损伤患者,年龄18~67岁,ASAⅠ~Ⅱ级,随机分2组,每组20例。A组选用0.0001%芬太尼+0.2%氯胺酮+0.01%氟哌利多。B组选用0.01%吗啡+0.01%氟哌利多,均采用病人自控镇痛皮下给药的方式。

  1.2 方法

  急症处理稳定后,于前腹壁皮下置入26#导管,A组先缓慢注入芬太尼0.0002mg·Kg-1+氯胺酮0.25mg·Kg-1,B组先缓慢注入吗啡0.02mg/Kg-1,然后均与微量泵相接,均以持续量2mL/h,PCA每次0.5mL,锁定时间15分钟。

  1.3 观察时点与镇痛、镇静评估

  PCA后专人巡时记录MAP、HR、RR等指标,分别于注药后15min、1h、2h、3h、4h、8h、12h、20h、24h、30h、36h、48h巡时评估疼痛、镇痛、舒适程度及不良反应,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0分为无痛,1~2分为良好,3~4分基本满意,5分为差,10分为剧痛。镇静评分,0级清醒、1级瞌睡、2级嗜睡能唤醒、3级深睡状态,不易唤醒。

  1.4 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的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2组比较采用两个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芬太尼+氯胺酮与吗啡2组均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镇痛质量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不良反应的发生B组高于A组,见表1和表2。

  表1 2组患者PCSA期间镇痛质量评分(略)

  表2 2组患者PCSA期间不良反应比较(略)

  由表2可以看出,B组恶心、呕吐、皮肤瘙庠、低血压、嗜唾等不良反应发生较A组高,芬太尼+氯胺酮、吗啡用于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均可取得满意效果,但前者不良反应少,相对更适合。

  3 讨论

  创伤后疼痛的应激反应可引起内分泌代谢异常,反射性的肌卫现象又加重疼痛,易导致休克和影响氧合。在X线检查期间,绝大多数患者均感剧痛,尤其在进行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和牵引时,令患者疼痛难忍,常影响处置效果,甚至给患者造成心理上的恐惧而影响以后的功能锻炼和康复。采用病人自控镇痛皮下给药方式,能很好地减轻甚至消除疼痛,但吗啡的镇静作用可发展致嗜睡,对延髓的呼吸抑制可致呼吸困难;对极后区催吐化学感受区的兴奋作用可致部分患者恶心、呕吐;对血管平滑肌的直接作用和组胺作用可致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皮肤瘙痒,提高输尿管平滑肌张力,使膀胱括约肌处于收缩状态,导致尿潴留等并发症,而芬太尼其镇痛效力约为吗啡的100~180倍,但对呼吸中枢、平滑肌抑制程度轻,不抑制心肌收缩力,不致引起组胺释放等,需用纳络酮和/或抗吐药处理的机率极低[1-2]。而小剂量的氯胺酮有良好的镇痛、兴奋心血管系统和明显的抗炎作用[3]。

  因此,急性肌肉骨胳损伤伤员,宜采用0.0001%芬太尼+0.2%氯胺酮+0.01%氟哌利多,以LCP模式行PCSA,其操作简单,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患者在检查和治疗期间清醒配合,有利于早期的肌肉锻炼和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 段世明.麻醉药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6-68.

  [2] 安刚,薛富善.现代麻醉学技术第[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228-1231.

  [3] 王海云,王国林. 氯胺酮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J].麻醉与监护论坛,2003,1:44-4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