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内科》

天荔汤治疗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09-08-14  浏览次数:745次

刘祖发 欧阳忠兴 陈翠 崔向军

  关键词:糖尿病 多发性神经病 中医药疗法 天荔汤 临床观察

  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疼痛,下肢萎软甚至瘫痪。  笔者在1994年6月~1996年6月,运用天荔汤治疗43例,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3例,均系Ⅱ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为44~65岁,平均年龄56±4岁。糖尿病病程最长者21年,最短者5年;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最长者10年,最短者1年。所有病例均口服西药降糖药,有4例常规注射胰岛素。1.2 病例选择 诊断根据全国糖尿病协作组会议制定的标准。病人患有周围神经对称性损害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即四肢远端(尤其是下肢)的对称性感觉障碍,双踝反射消失,并排除其它引起周围神经损害的疾病。

2 观察治疗方法2.1 观察方法 所有病例采用自身对照,口服天荔汤疗程1个月。在治疗观察的过程中,均不改变降糖药的种类及剂量,但不用或停用对多发性神经病有疗效的药物如维生素B类、肌醇、醛糖还原酶抑制剂。2.2 治疗方法 天荔汤由天花粉、荔枝核、黄芪、山药、丹参、葛根、赤芍、知母等组成。由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制成口服液,每瓶250ml,成人量为25ml/次,3次/d。

3 疗效评定标准[1]  显效:深浅感觉正常,肌力Ⅴ级,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消失,踝反射存在;好转:自觉症状改善,肌力Ⅳ级以上,踝反射存在,遗有轻微深浅感觉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

4 治疗结果4.1 神经传导速度 检测43例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显示: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P<0.05),详见下表。

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m/s) 

  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 治疗前 38.6±4.2 36.8±3.2 治疗后 48.6±4.7 47.6±3.5 P 值 <0.05 <0.05

4.2 血糖的变化 43例患者治疗前血糖值为10.1±2.2mmol/L,在不改变原降糖药品种及剂量前提下,经天荔汤治疗后,患者血糖均有下降,血糖值为8.6±2.6,P<0.05,提示天荔汤有降糖作用。4.3 临床疗效 43例患者经天荔汤治疗后,按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显效25例,有效14例,无效4例。5 小结  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出现肢体远端的多发性神经损害。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的感觉异常运动和植物神经障碍。糖尿病属中医麻木、痹证范畴,临床治疗极为棘手。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本病始于消渴,多表现为阴虚热淫;日久失治后阴损及阳,则出现气阴两虚;继之因虚致实,痰瘀互结,痹阻肢体关节,则产生肢体麻木、疼痛诸证。天荔汤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涤痰通络为法立方。方中黄芪、山药等益气养阴健脾,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浙贝、荔枝核行气化痰通络。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天花粉、荔枝核、葛根等有明显降糖作用。通过对43例病人疗效观察,天荔汤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单位:刘祖发 陈翠 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430061)     欧阳忠兴 湖北中医学院     崔向军 宜昌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北京:人民解放军出版社,1997:35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