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人小剂量局麻药腰麻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0-08-05 浏览次数:446次
作者:滕金亮 熊立红 赵金石 赵永泉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关键词】 老年病人心血管
老年病人心血管功能减退,且常常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硬化等疾病,心血管储备功能下降。采用何种麻醉方法既有利于手术,又对老年病人心血管供能的负面影响较小,一直受到麻醉界同仁的重视。我们通过分析54例老年病人实施小剂量局麻药腰麻的临床资料,探讨老年病人小剂量局麻药腰麻的效果及其安全性。
1 方法
择期手术54例,其中髋部手术28例,前列腺手术26例。本组病人中男性 33例、女性21例,年龄70~86岁,ASA Ⅰ~Ⅲ。患者入手术室后监测血压(Bp)、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心电图。开放外周静脉后,侧入法进行蛛网膜下腔穿刺,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05%布比卡因60 ~ 90mg。5min内测定阻滞平面,将麻醉平面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术中常规面罩或鼻导管吸氧,使SpO2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收缩压下降低于90mmHg或低于麻醉前30%者视为血压明显下降,适当补液并酌情静注麻黄碱进行处理。
2 结果
54例病人腰麻后麻醉平面最高达T8~10,麻醉效果确切,手术全程均未使用镇痛、镇静等辅助药物。麻醉全程54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发生低血压的时间在注入局麻药后18~20min,其中有11例收缩压下降超过手术前水平的30%,经加快补液速度、应用麻黄碱10~20mg等处理,恢复正常范围。
3 讨论
髋部骨折和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已经成为老年病人的多发病。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手术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老年人心血管功能和形态的改变如血管退行性改变、心脏退行性改变以及血压的异常波动等,大大增加了麻醉的难度。随着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发生结构与功能衰老性退变,心脏的储备功能也相应降低。同时老年人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相应下降,当发生有效循环血量改变时代偿功能显著下降,容易出现低血压[1]。老年患者麻醉中循环管理的原则是采取对循环功能抑制最小的方法和药物,尽可能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代偿功能,及时纠正异常。积极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尽可能将血压、血糖等指标控制到接近正常范围,以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对麻醉的耐受力。腰麻具有操作简单、起效迅速、镇痛完善等优点[2],病人和外科医师乐于接受。但由于常规剂量局麻药实施腰麻对病人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大,常常引起血压剧降、循环和呼吸抑制,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用于老年病人时更为显著,因此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采用小剂量局麻药实施腰麻应用于54例老年病人,麻醉效果确切,术中血压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血压显著下降者仅占237%,远远低于文献报道。据此认为,小剂量局麻药实施腰麻应用于老年病人的手术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安刚,薛富善主编.现代麻醉学技术[M].第1版.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435436
2 刘俊杰,赵俊主编.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