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维库溴铵在小儿唇腭裂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0-06-03 浏览次数:545次
作者:张守华,何立华,马秀英 作者单位:848000 新疆和田,和田地区人民医院
【关键词】 唇腭裂修复;小儿;氯胺酮;维库溴铵
我院2001-2003年对小儿唇腭裂手术行氯胺酮联合维库溴铵复合麻醉共计267例,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唇腭裂手术的患儿267例,年龄3个月~6岁,体重9~19kg,其中男102例,女165例;汉族13例,维吾尔族254例。Ⅱ度唇裂83例,Ⅲ度唇裂141例,Ⅰ~Ⅱ度唇裂合并腭裂25例,完全腭裂18例。无其他脏器异常。临床诊断单纯唇腭裂267例。
1.2 麻醉方法 术前充分了解患儿各项检查结果。术前4~6h禁食水,6个月以内的新生儿术前2h禁饮;6个月以内的新生儿术前4h禁食固体食物,包括牛奶;6个月~3岁婴幼儿为6h,3岁以上儿童为8h[1]。1岁以内患儿术前用药仅用阿托品0.01mg/kg,1岁以上可加用镇静药安定0.2mg/kg。不合作患儿入室前常规肌肉注射氯胺酮4~6mg/kg,术中常规连续监测心电图(ECG)、无创血压(NI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脉搏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开放静脉通道,输液。麻醉诱导,充分给氧祛氮给予维库溴铵0.01~0.08mg/kg静脉注射,充分诱导后,经口腔明视下插管气管导管,听诊双肺呼吸音确定气管导管位置后给予胶布固定,行人工控制呼吸(半禁闭式),潮气量8~10ml/kg计算,呼吸参数根据年龄设定。术中氨胺酮1mg/kg,间断追加维库溴铵半量维持麻醉。手术完毕前15min静脉停用氯胺酮,术后患儿如有延迟苏醒,可用0.04mg/kg新斯的明拮抗肌肉松弛药,待患儿安全清醒自主呼吸、吞咽、呛咳反射恢复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大于95%以上,拔除气管导管,观察无异常变化送回病区。
2 结果
267例患儿围手术期无1例死亡。除术中有2例腭裂患儿由于头过度后仰,致使气管导管开口处紧贴气管而造成气道压力过高发生缺氧,经改变体位调整气管导管后均得到恢复,其余患儿术中麻醉平稳,效果满意。
3 讨论
由于唇腭裂手术的特殊性,即手术时间短,故选用此方法。由于氯胺酮有很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呈分离麻醉,即感觉--意识分离,选择性的形成兴奋和抑制的双重作用,而且作用时间短,苏醒较快故临床多运用。而维库溴铵的应用一般诱导期用药完毕,术中不必追加至手术结束。且可抑制氯胺酮的心血管的兴奋作用,若有呼吸延迟可用新斯的明拮抗。婴儿和儿童用抗胆碱酯酶药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效果较成人快,拮抗药用量低,肌张力恢复迅速[2]。且新斯的明毒蕈碱样作用能有效拮抗氯胺酮的心血管兴奋作用,催醒期间可不用阿托品[2]。术后患儿清醒拔除气管导管,表现烦躁时,可静脉注射0.01mg/kg安定均能得到缓解。除有1例表现高热外,其余均无异常。笔者的体会是:(1)开放静脉通道,静滴葡萄糖和平衡液以补充体液的消耗和额外损失并预防低血糖的发生。(2)新生儿不能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而是通过增快心率来增加心排血量[1]。所以婴幼儿要准确估计并及时补充失血,采用简便易行的方法称纱布来测定失血量,并及时补充且在测定量的基础上增中10%。(3)两种药物复合应用要注意药物用量应减少。(4)使用肌肉松弛药应在确认面罩通气无异常后再使用。(5)小儿和婴幼儿迷走神经张力较高容易出现心动过缓[1]。因此术中严格控制呼吸,保证供氧,术中及术后拔管前应经常保持呼吸道清洁。(6)注意室温不宜过低,避免患儿过度暴露以防散热过多。(7)严格拔管指征,加强术后管理。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杜克,斯图尔特·G·罗森堡.美国最新临床医学问答--麻醉学.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142;554.
2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上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8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