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麻醉学》

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0-03-16  浏览次数:578次

 作者:乒乓        【摘要】目的与方法:随机选择50例ASAⅠ—Ⅱ级子宫肌瘤病人,均分为两组,Ⅰ组25例单纯硬膜外麻醉组,Ⅱ组腰硬联合麻醉组。术中监测BP、HR、SPO2、ECG和手术牵拉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术中血流动学较平稳,两组病人BP均较麻醉前降低,但腰硬联合组下降幅度明显,HR、SPO2、ECG没有明显改变,Ⅰ组部分病人手术牵拉时诉疼痛,伴恶心、呕吐、鼓肠、腹肌紧张等内脏牵拉反应;Ⅱ组病人骶神经阻滞完善,术中未见恶心、呕吐反应,是一种值得探讨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 阻滞平面 骶神经阻滞 监测      目前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临床麻醉中应用比较广泛。本研究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麻醉对循环系统的影响。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50例,年龄32—58岁,体重45—80kg,身高148—160cm,ASAⅠ—Ⅱ级子宫肌瘤择期手术患者,其中高血压14例,贫血4例、偶发早搏6例、轻型糖尿病2例、其他24例。      1.2 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用苯巴比妥钠0.1,阿托品0.5mg肌注,分两组①Ⅰ组25例(单纯硬膜外阻滞)经L2—L3椎间隙穿刺硬膜外腔,头向置管3—4cm,注入试验量1.5%利卡多因5ml,观察5—12分钟无腰麻征象后注入1.5%利卡多因13—15ml,按手术需要及病人情况每隔60—90mim追加0.5%布比卡因7—9ml,术中根据病人牵拉反应的程度辅以不同的麻醉性镇痛药。②Ⅱ组25例(腰硬联合麻醉)经L2—L3椎间隙穿刺硬膜外腔,当确定穿刺针进入硬膜外间隙后用25G腰穿针(腰穿针25G.BD公司生产)自硬膜外穿刺针针孔进入蛛网膜下腔,确定脑脊液流出后以缓慢速度(约5秒钟1ml)注入局麻药(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1ml共3ml)根据病人情况注入2.5—3ml迅速拔出腰穿针,然后头向置硬膜外导管3—4ml,固定好导管,让病人平卧调节麻醉所需的平面(5—10分钟之内调节),控制阻滞平面在T5-6以下,但一定要注意在穿刺之前要先扩容(用林格氏液500ml),防止腰麻后外周血管扩张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因脊麻对循环影响比硬膜外阻滞要大,并同时准备好麻黄碱及其他急救准备。手术开始后根据麻醉平面消退情况,约1.5-2h硬膜外腔注入试验量1.5%利卡多因4-5ml,观察5—12分钟BP、HR及阻滞平面的变化,根据病人情况酌情下次用药1.5%利卡多因8-13ml按手术需要及病人情况间隔60-90min后还可追加0.5%布比卡因5-8ml。全程持续观察BP、HR、SPO2以及病人主诉和反应,见附表:表:两组病例HR BP的变化(X+S)2.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两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3. 结 果      两组病人的血压均有所降低,Ⅰ组病人牵拉时心率减慢较明显,与术前及Ⅱ组病人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Ⅱ组病人血压下降明显(P<0.01)其中8例病人需用麻黄碱升压处理。Ⅰ组有16例出现牵拉反应,其中6例伴有恶心、呕吐(P<0.01)。结果提示Ⅰ组骶神经阻滞不全的发生率高,病人不适感较多。Ⅱ组骶神经阻滞完善,术中未见牵拉、恶心、呕吐反应。4.讨 论      4. 1 子宫肌瘤手术特点为盆腔深部和阴道操作,要求麻醉有充分的镇痛和肌肉松弛,控制麻醉平面要求在T6—S4之间共需阻滞15对以上脊神经,这样才能使腹肌松弛,肠管塌陷,病人对牵拉子宫和阴道无疼痛、恶心、呕吐、鼓肠等不良反应。从临床实践看,单纯硬膜外阻滞法的完全阻滞平面大多在T8—L4之间,显然无法完全阻滞盆腔神经丛,因此常可出现比较明显或严重的内脏牵拉反应。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完全阻止平面可控制在T5-6以下,因此保证骶神经阻滞完善,内脏牵拉反应得到有效减轻,如果麻醉前充分扩容,循环亦较稳定,腰硬联合麻醉法值得用于子宫全切术,特别对穿刺困难和再次硬膜外麻醉的病例更有价值。      4.2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针内针操作简单,易于开展。能减少腰麻并发症的发生,因为采用了较细的25G腰穿针穿刺,大大降低了腰麻后所致的头痛。该麻醉方法肌松效果好,较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阻滞作用时间提前。腰硬联合麻醉是目前子宫全切手术首先考虑的麻醉方法,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