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恢复室小儿患者常见并发症的评估与分析
发表时间:2009-12-08 浏览次数:613次
麻醉恢复室小儿患者常见并发症的评估与分析作者:王韶莉 黄燕虹 林燕玲 蔡志敏 余韶芳 张孟贤 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手术室 【摘要】 目的 分析麻醉恢复室(PACU)小儿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分布特点,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进入PACU的小儿患者464例,根据年龄分为4组,对麻醉恢复期所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 PACU中小儿患者并发症随着年龄不同发生率也不同,婴儿组(38.3%)最高,儿童组(12.0%)最低(P<0.01),各年龄组中并发症的分布也不一致,婴儿组以低氧血症(33.3%)多见,幼儿组以心动过速(14.0%)和低氧血症(9.1%)多见,儿童组则以躁动(4.7%)多见。结论 对PACU的小儿患者应加强观察和监测,并根据年龄特点采取重点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关键词】 小儿麻醉 麻醉恢复 并发症 手术结束后数小时内麻醉作用尚未完全消退,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加上小儿本身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成人较高,因此对麻醉恢复室(PACU)的患儿加强观察、监测和处理便显得格外重要。1 资料与方法 1.1 从2005年1月~2006年6月,我科PACU共收治麻醉后患儿464例,其中腹部手术204例,四肢手术79例,体表手术59例,泌尿生殖系统手术44例,眼科和耳鼻喉科手术22例,内镜手术10例,其他手术46例。麻醉方法包括单纯静脉全麻184例,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或静脉全麻160例,椎管内复合静脉全麻110例,其他10例。 1.2 入室后所有患儿均予以约束,常规吸氧,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率、呼吸、脉搏氧饱和度,复杂手术或学龄儿童同时监测无创血压,定时测量体温。观察患儿的意识水平、气道通畅度和肢体活动度,按照Steward评分标准达到4分者送回病房[1],否则转送ICU继续治疗。 1.3 记录需要麻醉医师处理的常见并发症 1)低氧血症:SpO2<90%;2)窦性心动过速与心动过缓:按《实用小儿心电图学》的标准判定[2];3)肛温<35℃为低温;4)苏醒延迟:全麻后超过2小时意识仍未恢复;5)躁动。 1.4 按年龄分为4组 新生儿组:出生至满1个月,共7例;婴儿组:生后1个月至满1周岁,共60例;幼儿组:1岁至满3周岁,共121例;儿童组:>3周岁,共276例。 1.5 数据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多个样本率比较的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 结果 全组发生并发症总共92例,总发生率19.8%,其中婴儿组发生率最高(38.3%),幼儿组次之(28.9%),儿童组最低(12.0%),各组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各种并发症中以低氧血症(7.8%)、心动过速(4.7%)和躁动(3.2%)发生率较高,但在各年龄组中并发症的分布却不尽一致,婴儿组以低氧血症(33.3%)多见,幼儿组以心动过速(14.0%)和低氧血症(9.1%)多见,儿童组则以躁动(4.7%)多见,见表2。3 讨论 3.1 低氧血症的原因和防治 本组患儿有36例出现低氧血症,发生率在各种并发症中居首位,在婴儿组更是高达33.3%。大部分原因是分泌物堵塞所致(15/36);其次是导管移位或松脱(9/36),更有1例意外拔管后出现窒息,需重行插管;此外尚有3例拔管时出现喉痉挛或支气管痉挛,2例拔管后出现喉头水肿。小儿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解剖生理特点:舌大、颈短、呼吸道管径较小、腺体分泌旺盛、呼吸储备差,所以少量分泌物即可能导致气道梗阻。小儿麻醉中广泛使用的氯胺酮可使唾液分泌显著增多,术前投予抗胆碱药可抑制唾液腺和呼吸道的分泌,但常规使用的阿托品或东莨菪碱有效时间仅30~60分钟,且明显加快心率,故使用长效且不明显影响心率的长托宁可能是个更好的选择[3]。通常情况下清理干净口咽部的分泌物,并将肩部垫高使头部后仰,则低氧血症大多能改善。对于气管内插管的小儿,清理气管内分泌物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吸痰管,过粗或过细的吸痰管吸引效果都不理想,吸引操作要轻柔仔细,必要时可用注射用水注入气管,将分泌物稀释后再行吸引。拔管后的小儿可能难以咳出气管内残留的分泌物,可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既能淡化痰液,又能减轻呼吸道水肿[4]。小儿气管长度短于成人,尤其新生儿仅4~6cm,加之头部的前屈、后伸或旋转均可导致导管在气管内的位置发生改变,易造成支气管内插管或意外脱管,另外小儿不耐管偶可发生自行意外拔管,因此要加强小儿的约束,妥善固定气管导管,并注意导管深度有无变化、呼吸运动和呼吸音有无异常。除口内手术以外,当自主呼吸恢复、肢体活动良好、潮气量足够的前题下,我们认为可以早期拔管,但要掌握好拔管时机和拔管技巧。拔管后仍要细心观察,发生舌后坠可托起下颌改善通气,必要时还可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出现喉痉挛、支气管痉挛或喉头水肿时要注意保证供氧,并积极对症处理。 3.2 心动过速 本组小儿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居第二位,且多发于幼儿组,大部分原因与气管导管刺激、吸痰操作、或手术后疼痛有关,一般情况下无不良影响,原因消除后心率逐渐回落,但也要注意持续心动过速可能与血容量不足有关。小儿细胞外液占体液的比例和水代谢率较成人大,血容量绝对值却较成人少,术中对失血量的估计可能存在误差,另外为防止肺水肿而过分控制输液速度,这些均是导致术后血容量不足的原因。 3.3 躁动 小儿恢复期躁动的主要原因是麻醉药残余作用致苏醒不完全、伤口疼痛、内脏不适、气管导管刺激等,加上小儿的表达能力和自控能力欠缺所引起。另外麻醉药中氯胺酮、异丙酚和吸入全麻药均可引起术后躁动。躁动的处理可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mg/kg,让患儿入睡后再缓慢清醒。另外也要重视对小儿术后疼痛的治疗,采用合适的方式和合适的药物进行术后镇痛。 3.4 其他 苏醒延迟7例大多与手术时间过长,或体温过低有关,限于PACU的条件均转ICU继续治疗。心动过缓3例与椎管内麻醉平面过高有关,但入PACU后生命体征均稳定而未做特殊处理。 3.5 本组小儿除新生儿组外,大致呈现年龄越小并发症发生率越高的特点,提示对于年龄越小的患儿PACU的护士越要加强观察和监测,防患于未然。而针对各年龄组中并发症的分布不一致的特点,我们可以对不同组的小儿给予不同方面的关注,采取重点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表1 各年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略) 表2 各年龄组各种并发症的分布(略) 【参考文献】 [1] 安刚.婴幼儿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37 [2] 梁翊常.实用小儿心电图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3 [3] 李慧,印春铭.长托宁与阿托品在小儿麻醉前用药的比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6):3094 [4] 吴威士,李文英,罗德源.婴幼儿插管全麻术后呼吸道管理方法的改进[J].小儿急救医学,2003,10(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