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麻醉分析
发表时间:2009-07-02 浏览次数:806次
作者:黄东越,常业恬 【摘要】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30例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试验组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瑞芬太尼2μg/kg、卡肌宁0.5mg/kg和咪唑安定0.6mg/kg;对照组将瑞芬太尼改为芬太尼2μg/kg,余同试验组。麻醉维持试验组采用瑞芬太尼0.3μg/(kg?min)持续泵入;对照组为芬太尼0.03μg/(kg?min)持续泵入。两组术中均吸入异氟醚浓度为0.8~1.5vol%。观察患者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麻醉维持、麻醉苏醒,术后镇痛及不良反应等情况。 结果 在气管插管和麻醉维持期间,瑞芬太尼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显著小于芬太尼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结束至呼之睁眼的时间瑞芬太尼组明显短于芬太尼组(P<0.01)。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的麻醉可使术中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苏醒迅速。 【关键词】 瑞芬太尼 麻醉 老年患者 盐酸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短效的u-受体激动剂,其镇痛效价与芬太尼相似。主要经血液和组织中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 [1] 。作用时间仅3~10min,且消除不依赖肝肾功能 [2] 。瑞芬太尼的这一特性使该药用于术中麻醉维持可以快速苏醒,且不引起术后的呼吸抑制。本文旨在观察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中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30例择期行前列腺电切的患者(年龄≥65岁),ASAⅠ~Ⅱ级,术前血压均控制在≤145/85mmHg,肝肾功能基本正常。所有入选者无精神病、糖尿病病史,无脑出血、偏瘫病史,无酗酒、吸毒等不良生活习惯。 1.2 试验方法 3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盐酸瑞芬太尼组或枸橼酸芬太尼组,每组15例。患者术前30min肌注鲁米那0.1g、海俄辛0.3mg(两药均由中国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提供)。两组均采用单次静脉推注继之静脉泵注的方法。患者入室后测血压、ECG、SpO 2 、ETCO 2 。常规开放静脉通路后,第一个小时给予林格液10ml/kg。麻醉诱导芬太尼组采用咪唑安定0.6mg/kg,异丙酚2mg/kg,芬太尼2μg/kg,卡肌宁0.5mg/kg;瑞芬太尼组采用瑞芬太尼2μg/kg,余同芬太尼组。所有患者插管顺利。手术开始后每隔20~30min静推卡肌宁0.2mg/kg。麻醉维持对照组芬太尼0.03μg/(kg?min),试验组瑞芬太尼0.3μg/(kg?min)。两组均复合吸入异氟醚0.8~1.5vol%。机械通气维持ETCO 2 正常,在整个麻醉期间观察两组患者的BP、HR、SpO 2 。 1.3 观察指标 (1)插管时BP、HR的变化。(2)术中麻醉维持:记录BP、HR。麻醉深度不足时静注Propofol0.2~0.4mg/kg处理,无效时给予合贝爽0.02mg/kg,心率减慢时用Atropine0.2mg/kg,血压低时给予Dopamine2mg/次。(3)苏醒情况:手术结束前15min停止吸入Isoflurne,手术结束时充分洗肺。手术结束前10min停止泵入芬太尼或瑞芬太尼。所有患者均不用纳洛酮拮抗,待其自然苏醒。记录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观察患者呼吸遗忘、拔管后呼吸再抑制的发生率。准备送回病房时用0~10分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方法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4)不良反应:记录诱导时胸壁强直、呛咳,术后恶心呕吐,术中知晓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比较组内和组间的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χ 2 检验。数据以ˉx±s表示。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略)
2.2 麻醉深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诱导时两组患者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瑞芬太尼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芬太尼组(P<0.05)。在气管插管期间,两组患者都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但瑞芬太尼组升高幅度小于芬太尼组(P<0.05)。麻醉维持期间,瑞芬太尼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小于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术中需要追加异丙酚的病例数明显少于芬太尼组(P<0.05)。在整个麻醉及恢复期间两组患者BP、HR、SpO 2 的值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各观察指标的比较 (略) 2.3 术后苏醒 瑞芬太尼组患者从手术结束到呼之睁眼的时间明显小于芬太尼组(P<0.01),瑞芬太尼组患者呼吸遗忘及拔管后呼吸再抑制的发生率明显小于芬太尼组(P<0.01)。瑞芬太尼组患者离开手术室时VAS评分高于芬太尼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期各观察指标的比较 (略)
2.4 不良反应 在麻醉诱导期间,两组患者的胸壁强直、呛咳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 3 讨论 瑞芬太尼在诱导插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小于芬太尼,且其血压、心率变化与基础值比较并无明显变化,提示瑞芬太尼(2μg/kg)对血压、心率影响轻微,可较好的抑制插管的应激反应 [3,4] 。 术中瑞芬太尼组出现麻醉深度不足的情况明显少于芬太尼组,说明瑞芬太尼持续泵入可更好的维持麻醉深度,且本剂量对心肌的抑制轻微,较芬太尼更能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这对于老年患者是非常有益的和必要的。 术毕瑞芬太尼组患者苏醒迅速,无呼吸再抑制发生。瑞芬太尼在人体内1min左右迅速达到血-脑平衡,在组织和血液中被迅速水解,故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与其他芬太尼类似物明显不同。老年人发生于术毕苏醒期间的问题较多,由于老年人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增高和代谢降低,术毕苏醒延迟或呼吸情况不满意者多见。瑞芬太尼因其药代动力学特点可安全地用于老年患者。但同时术后伤口疼痛发生率高,表明瑞芬太尼的镇痛作用时间短 [5] 。由于老年患者多并存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疼痛的刺激可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发生,所以要尽早开始术后镇痛 [6] 。本试验中,手术刺激相对较小,此剂量的瑞芬太尼可较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对于实施其他手术(如腹部)的老年患者,其最适剂量值得进一步探讨。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麻醉医生必须掌握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重视其麻醉特点和麻醉药物使用的特殊性 [7] ,才能更好地安全地使患者渡过围手术期。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是安全的、有效的,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盛娅仪,徐振邦.瑞芬太尼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1,20(2):142.
2 Hoke JF,Shlugmen D,Dershwitz M,et al.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remifentanil in person with renal failure compared with healthy volunteers.Anesthesiology,1997,87(3):533-541. 3 高秀江,周长浩,杨艳超,等.瑞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4):304-307.
4 Habib AS,Parker JL,Maguire AM,et al.Effects of remifentanil and alfentail in the cardiovascular responses to induction of anaesthesia and tracheal intubation in the elderly.Br J Anaesth,2002,88(3):430-433.
5 Minkowitz HS.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ajor surgery after remifentail vs.fentanyl anesthesia.Multicentre In-vestigation Group.Can J Anaesth,2000,47(6):522-528.
6 Munoz HR,GuerreroME,Brandes V,et al.Effects of timing of morphine administration during remifentail-based anaesthesia on early recovery from anaesthesia and postoperative pain.Br J Anaesth,2002,88(6):814-819.
7 周仁龙,王珊娟.老年人阿片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进展.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4,25(1):39-41.
作者单位:410011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