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麻醉学》

芬太尼与吗啡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09-07-02  浏览次数:736次

作者:何玉宁【摘要】  目的  比较芬太尼与吗啡对以腹全子宫切除术病人的镇痛效果。方法  60例病人进行随机分组研究。芬太尼组(A组)、吗啡组(B组)各30例。观察BP、HR、RR、SpO2、疼痛评分(VAS)及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  芬太尼组与吗啡组病人镇痛效果相似,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芬太尼组低于吗啡组。结论   芬太尼用于术后病人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关键词】  术后镇痛;芬太尼;吗啡    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手术病人的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为了有效缓解术后疼痛,许多学者对术后镇痛药物选择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本文就芬太尼、吗啡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了比较,选出一种相对比较满意的药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0例ASAⅠ~Ⅱ级病人,年龄29~65岁,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全子宫切除术,病人均无全身其他疾患,无麻醉药过敏史,无镇痛药、镇静药成瘾史。  1.2  方法  6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n=30)芬太尼0.5mg+0.5%布比卡因20ml+氟哌利多2.5mg+0.9%氯化钠至100ml;B组(n=30)吗啡5mg+0.5%布比卡因20ml+氟哌利多2.5mg+0.9%氯化钠至100ml,注入微量泵内。两组病人均取L2~3间隙穿刺,向头置管4cm,局麻药为1%利多卡因+0.25%丁卡因。麻醉无痛平面稳定后开始手术,术中静脉注射哌替啶50mg+氟哌利多2.5mg使病人入睡,术中酌情追加局麻药。手术结束后两组均硬膜外导管分别注入芬太尼0.05mg+0.9%氯化钠至10ml,吗啡1mg+0.9%氯化钠至10ml负荷量,然后接上微量镇痛泵(2ml/h)。  1.3  效果评价  分别于术后12h、24h、48h进行随访记录:(1)疼痛评分用VAS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疼痛难忍);(2)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3)BP、HR、RR、SpO2(多功能监护仪)。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平均数的u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及局麻醉药用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术后12h、24h、48h VAS评分见表1。结果显示:术后48h A组与B组镇痛效果相近似(P>0.05)。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见表2。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术后经多功能监护仪BP、HR、RR、SpO2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且差异无显著性。  表1  VAS评分 (略)

  注:组间比较,P>0.05

  表2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略)

  注: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芬太尼、吗啡为常用的阿片受体激动药,注入硬膜外腔后渗透并扩散至脑脊液中,作用于脊髓后角的阿片受体,与受体结合后释放出β内啡肽,发挥镇痛作用,同时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使痛阈提高[1]。由于芬太尼、吗啡镇痛的同时有兴奋迷走神经作用,以及作用于极后区化学感觉区,可引起恶心、呕吐,增加输尿管平滑肌张力,并使膀胱括约肌处于收缩状态,从而引起尿潴留。本文发现芬太尼较吗啡发生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总之,芬太尼复方低浓度布比卡因于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好,术后生命体征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镇痛方法。

  【参考文献】

  1  俞田,余志豪.手术后硬膜外腔镇痛的进展.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5,16:37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