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09-05-27 浏览次数:1027次
作者:李云 张彩峰 作者单位:716000陕西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钠(GM-1)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选取的93例经CT或MRI证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入A组(使用“申捷”注射液)、B组(使用“施捷因”注射液)和C组(常规治疗组)。A组:“申捷”80mg,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日,连续使用14天;B组:“施捷因”80mg,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静滴,1次/日,连续使用14天;C组:基础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对三组病人进行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并将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最后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治疗前、后比较NIHSS评分和BI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但两组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不良反应,A、B两组与对照组相比,NIHSS评分和BI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GM-1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疗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 申捷 施捷因 急性脑梗死 疗效 安全性
脑梗死可导致患者遗留程度不等的肢体运动、语言等障碍,严重者完全需人照料生活,因此,对脑梗死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对提高肌力,减少致残率尤为重要。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节苷脂(GM-1)是一种新型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早期应用能减轻脑水肿、保护受伤的脑组织免受兴奋性神经毒素的损害,从而减少病灶周围组织细胞坏死,降低死亡率,对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目前GM-1在国外已用于临床,但因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我国的临床应用。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开发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申捷)是一种新药,为了使GM-1注射液国产化满足临床的需要,我们进行申捷与施捷因及对照组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6年2月~2008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①发病在72小时以内,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排除脑出血;②首次发病或既往发病无明显后遗症不影响神经功能评分的再次发病患者。病例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以上纳入标准者;②合并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③伴其他脑部器质性病变,如脑肿瘤等;④严重精神疾病、痴呆者;⑤过敏体质。共纳入患者93例,男51例,女42例,符合条件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58±9.4岁;基底节区梗死19例,脑叶梗死2例,脑干梗死1例,多发性梗死9例;伴有高血压15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6例。B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60±7.3岁;基底节区梗死17例,脑叶梗死3例,脑干梗死2例,多发性梗死9例;伴有高血压15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6例。对照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59±8.5岁;基底节区梗死17例,脑叶梗死2例,脑干梗死1例,多发性梗死11例;伴有高血压13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5例。三组入选病例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程、既往病史、体格检查等各方面在治疗前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方法:三组均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申捷80mg,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日,连续使用14天;B组加入施捷因80mg,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静滴,1次/日,连续使用14天。治疗过程中,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给予相应降血压及降糖治疗。
效应测量: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 周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同时测定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及头颅CT或MRI、心电图。
疗效判定标准:按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①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分数降低90%~100%,病残程度0级;②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数降低46%~89%,病残程度1~3级;③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数降低18%~45%;④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数降低<17%。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临床疗效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率的差异采用X2检验。采用第0日的记录作为基线值,进行三组间及组内的比较。可比性比较主要采用t检验统计方法,有效率用X2检验;对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 果
疗效判定:三组治疗前NIHSS评分(7.9±4.8 与 7.7±4.7、8.2±4.6,P>0.05)及Barthel指数评分(52.8±15.6 与 53.2±15.3、53.8±12.8,P>0.05) 均无显著性差别,说明三组治疗前入组病例具有可比性。治疗后A、B两组NIHSS评分均减少,Barthel指数评分均增加。通过两组之间的比较,A、B组两组治疗后1周、2周组内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C组组内治疗1周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2周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A、B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C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治疗组在改善神经缺损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C组。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 比较(略)
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各化验室指标均符合入组规定标准。试验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不良反应。治疗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均未见明显改变。三组之间比较,各实验室检查指标(RBC、WBC、PLT、尿蛋白、尿糖、ALT、BUN和总胆固醇、TC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讨 论
神经节苷脂是含唾液酸的糖神经鞘脂,活性成分是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存在于哺乳类动物细胞膜,神经系统中含量尤其丰富,是神经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急性脑梗死后,大脑缺血可导致谷氨酸过度释放、神经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各种因素可以协同加速和加重神经细胞的损伤,最后导致细胞死亡。多项研究表明外源性GM-1能通过血脑屏障,嵌入神经细胞膜中,尤其高度局限于受损灶区域,模仿内源性神经节苷脂的某些功能,降解神经毒性,修复和阻止神经细胞死亡,保护神经细胞膜Na+-K+-ATP酶的活性,纠正离子失衡,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并能轻脑组织的水肿程度和神经元的损伤,促进损伤神经元功能的恢复[1]。此外,GM-1能抑制病理性脂质过氧化反应,阻断兴性氨基酸相关离子通道的正常离子转运过程,显著减轻脑组织缺血后病理形态改变,防止脑组织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并能改善脑缺血后运动神经和记忆功能障碍[3],以及改善脑缺血组织能量代谢,还能防止乳酸性酸中毒,对多种神经生长因子有促进作用,对多种炎性因子及细胞因子表达起调控作用,能阻断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过程。国外资料表明,在脑缺血发生后24小时内应用GM-1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后风险[4]。本研究病人就诊时间不同,但开始治疗时间均在发病48小时以内,80mg/日,连用14天,治疗组病人在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减少,BI评分有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病人相比有显著差异,说明GM-1在脑缺血发病24小时后仍有神经保护作用。因此,在脑梗死急性期应用神经保护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致残率[5]。尽管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的药物治疗,神经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改善程度不如应用治疗组效果明显。我们建议若有条件者可以早期使用GM-1,以期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早期恢复和提高。施捷因作为一种新型的脑代谢保护剂,因其价格较贵,使用受到一定局限性。
本组资料显示,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与施捷因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两组NIHSS评分及BI指数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不良反应。表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安全性好,价格适中,满足临床需要,可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29.
2 张红,肖波,马延斌,等.神经节苷脂GM-1对脑外伤后大鼠行为功能的影响.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2003,11(3):303.
3 崔尧元,张桂运,李秋平,等.神经节苷脂GM-1对大鼠脑液压伤后行为和记忆的影响.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2003,11(3):288.
4 Duchemin AM,Neff NH,Nadjiconstandno M.GM-1 increase the content and mRNA NGF in the brain of aged rats.Neuro Report,1997,8(17):3823.
5 赵珩,何淑梅.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中国老年病学杂志,1999,3: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