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眼科学》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2-15  浏览次数:652次

  作者:赵斌,栗红生  作者单位:鹤壁市中医医院眼科,河南 鹤壁 458030) (鹤壁市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鹤壁 458030

  【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正确掌握处理浅前房的时间和方法。方法:对92例133眼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经术后观察,确定浅前房发生的眼数及程度并给予相应处理。 结果:133术眼中发生浅前房46眼,浅前房发生率为34.58%,其中小梁切除术为12眼(24.49%),小梁切除术+MMC为34眼(40.47%)。引流过畅、房水渗漏、脉络膜脱离、恶性青光眼是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主要原因。术中精细操作、术终前房重建、术后及时处理浅前房是减少这一并发症的重要措施。结论:术后浅前房不能完全预防,但可减少其发生。前房如未形成,应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关键词】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浅前房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包括前房消失)是常见的术后近期并发症[1,2],如处理不及时不仅会导致角膜内皮损伤,虹膜前后粘连、炎症,白内障发展加快及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后果 ;而且与该手术成败,尤其是对滤过泡的形成密切相关。现将某中医医院眼科近年来所做青光眼小梁切除术92例133眼术后发生浅前房48例报道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本科行青光眼滤过手术的住院患者92例133眼,年龄28~78岁,平均58.31岁。其中男34例,女5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2例69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3例35眼,开角型青光眼17例29眼。

  1.2 方法 所有病例术前均以药物治疗,其中127眼术前眼压降至21mmHg以下,6眼在21~35mmHg之间。全部手术均在显微镜下进行,分别行小梁切除术31例49眼,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C(MMC)61例84眼。术后常规每天换药,球结膜下或半球后注射庆大霉素2万u+氟美松2.5mg,复方托品酰胺活动瞳孔。术后每天进行裂隙灯检查,观察滤过泡、角膜、前房、晶状体、瞳孔、眼底等情况,并测眼压,必要时做眼B超检查及荧光素染色,检查结膜瓣渗漏情况。

  1.3 浅前房诊断标准[3] 浅Ⅰ级:全部有极浅的前房,周边前房呈裂隙状<1/5角膜厚度。浅II级:可分为a、b两型。Ⅱa级,仅虹膜小环以内有极浅前房;Ⅱb级:仅瞳孔区有极浅前房。浅Ⅲ级:虹膜、晶状体全部与角膜相贴,前房完全消失。

  2 结 果

  2.1 浅前房的发生情况 本组病例133术眼中发生浅前房46眼,浅前房发生率为34.58%,其中小梁切除术为12眼(24.49%),小梁切除术+MMC为34眼(40.47%)。浅I级前房16眼,浅Ⅱa级14眼,浅Ⅱb级11眼,浅III级5眼。发生时间:本组病例中,31眼在术后1~2d内出现浅前房,10眼发生在术后3d,其余5眼发生在4d以上。在这些浅前房中,房水滤过过强18眼,结膜瓣渗漏16眼,脉络膜脱离5眼,虹膜睫状体炎2眼,恶性青光眼3眼,不明原因者2眼。2.2 浅前房的处理及预后 本组病例46眼中,36眼通过保守治疗前房形成,每天使用复方托品酰胺或1%的阿托品眼液点眼,必要时结膜下注射强力散瞳剂,局部或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20%甘露醇1~2次/d静滴,口服醋氮酰胺。对于滤过过强或结膜辨渗漏病例还可以用局部加压的方法,一般治疗3~5d前房可形成。6眼行结膜辨修补术,2眼行脉络膜上腔放液+前房注气术,1眼行玻璃体抽吸+前房注气术,1眼行晶状体摘除+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术后前房形成良好。

  3 讨 论

  浅前房是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早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一般在4.8%~70%之间,本组病例发生率为34.59%,其中以小梁切除术+MMC发生浅前房较多,34眼(40.47%)。浅前房多发生在术后1深度或稍浅,如超过5~7d仍未形成,则称为术后浅前房。发生浅前房后应首先查找原因,判断程度,再进行积极治疗。常见的原因有:房水滤过过强、结膜瓣渗漏、脉络膜脱离等,较严重的有恶性青光眼,本组病例以房水滤过过强和结膜瓣渗漏发生率最高,共34眼,占所有浅前房的73.91%。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与滤过术成败密切相关,可以通过术前、术中、术后3个环节的合理处理尽可能减少其发生。术前眼压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尽量在术前把眼压控制在正常水平以下,降低血管张力,防止眼压突然下降。当手术造成眼内压力突然降低时,由于其自身的弹性和收缩作用而离开巩膜内面,此时脉络膜上腔产生一定负压,液体自脉络膜血管向外渗漏积聚在脉络膜上腔,从而导致睫状体脉络膜脱离[3]。累及到睫状体,使房水生成功能受影响,而房水又经滤过口外流,逐渐形成浅前房[4]。对术前眼压控制不良的患者,应于术前静滴20%甘露醇,麻醉时压迫软化眼球,术中应用前房穿刺术,使房水缓慢流出,这样可以防止眼压下降过快,减少脉络膜脱离的发生。术中操作应轻巧,尽可能减少组织损伤,根据患者身体条件和术前眼压控制情况,决定手术方法及手术量,如巩膜辨的大小、厚度、缝合的松紧度和方法等,巩膜瘘口的大小、位置非常重要,如果切口偏后和过大,会导致脉络膜脱离和滤过过强。结膜瓣缝合要严密,缝合结膜时,要带少许浅层巩膜或角膜组织,可防止结膜后退。对于针眼样小的渗漏口,局部应用药物或加压包扎均能愈合,较大的形成溪流的结膜瓣渗漏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修补和再缝合,本组病例有6眼因结膜瓣处理不当,导致房水渗漏形成浅前房,经结膜瓣修补或加固使前房得以形成。丝裂霉素C(MMC)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提高了青光眼滤过术的成功率,术中一次性低浓度的使用,可有效地减少滤过道的纤维化,同时MMC对睫状体有毒性作用,使睫状体上皮功能减退,房水分泌减少,加之滤过过强,使术后浅前房在小梁切除术+MMC中的发生率较高,本组病例34眼(40.47%)。低眼压的浅前房先应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包括睫状肌麻痹剂、脱水剂、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及滤过泡加压包扎等方法,随着时间的进展,大部分病例前房能恢复,保守治疗无效则手术治疗[5]。恶性青光眼在滤过术后浅前房中的发生率较低,以往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随着眼科显微手术的进展,治愈率有了很大提高。当发生恶性青光眼时,应立即用阿托品散瞳,部分加用结膜下注射强力散瞳剂。同时进行其它保守治疗,如果经48h保守治疗未见症状好转,则改行手术治疗,其手术方法有:抽吸玻璃体水囊+前房注气术,晶状体摘除,玻璃体切除术以及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参考文献】

  [1]孙兴怀,嵇训传,褚仁远,等.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原因探讨[J].中华眼科杂志 ,1995,31(1):3941.

  [2] 莫杏君.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原因探讨[J].实用眼科杂志,1994,12(3):142144.

  [3] 张舒心,刘磊.青光眼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2138.

  [4] 汪军,陈红,张舒心.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5):374377.

  [5] 吴振中,蒋幼芹.眼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