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眼科学》

浅谈眼科预防交叉感染的方法

发表时间:2011-05-30  浏览次数:489次

  作者:孙桂媛 作者单位:赤峰市第二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 目的:预防眼科常见传染病的交叉感染。方法:多年从事眼科工作,总结护理和治疗的经验。结果:应用本文的方法,能有效控制眼科常见传染病的交叉感染。结论:控制交叉感染不仅是保护医护人员自身健康的必要措施,而且能减轻患者痛苦,更是维护了医院的信誉。

  【关键词】 眼科;交叉感染;预防;方法

  眼科常见各种感染性眼部疾病有:急性流行性结膜炎、真菌性角膜溃疡、淋菌性结膜炎、沙眼等。如果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消毒观念不强,医务人员的手可能成为交叉感染的媒介,频繁接触患者的诊疗器械消毒不严格,这些都能造成上述疾病的传播和病菌的扩散,预防方法如下。

  1 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交叉感染最重要的传播媒介,而洗手与消毒是控制交叉感染最重要的措施

  为了有效控制感染,门诊强调正确的洗手方法、操作程序。每个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后都必须用流动的清水洗手(我科每个医生诊室、治疗室均设有水池及洗手设施)。医生在做眼底检查及裂隙灯检查时必须戴口罩(此两项检查与患者接触较近),在检查视力时可不戴口罩,以融洽医患关系。治疗室的护士在给患者做每项检查和治疗前都必须洗手,且衣帽整齐。洗手主要是以清水冲洗双手,再涂肥皂将手心、手背特别是手指根部反复揉搓2遍~3遍,再以清水冲洗。如果接触到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淋菌性结膜炎、真菌性角膜溃疡等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操作时要带手套,并正确掌握隔离技术。若因特殊情况没有戴手套,诊治后必须反复用肥皂洗手2遍~3遍,并在1∶200的84消毒液中浸泡双手5 min~10 min。

  2 眼科的诊治必须使用各种仪器,并且仪器又比较精密,很多仪器是不能通过直接灭菌处理的

  因此,要保证仪器的清洁和相对无菌,必须区分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消毒处理办法。对裂隙灯、视野仪、同视机、显微镜,除每天要保持清洁外,必须定期运用空气消毒法进行消毒。与患者接触的地方,每天要用1∶200的84消毒液进行擦拭。眼科患者就诊时先查视力。查视力的遮视板原则上保持一人一用一消毒。已有感染患者,特别是急性结膜炎流行期间,或淋菌性结膜炎、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用后用1∶50的84消毒液放在专用容器中浸泡30 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每周将所有用过的遮眼板高压灭菌处理一次。对接触到患者眼内的器械,如点眼棒、泪道冲洗针头、泪点扩张器、开睑器、滤泡压榨器等,用后应先浸泡消毒,然后清洗,再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对于各种小手术的器械,按手术需要打包并注明手术名称,再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对于不能进行高压灭菌处理而又使用频繁的器械,可采用2%戊二醛浸泡法,并严格掌握浸泡的浓度和时间,使用时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如压平式眼压计、电解倒睫针、角膜异物针等。不易浸泡消毒或高压消毒的物品,行环氧乙烷消毒;如各种线、塑料管、贵重器械等。治疗室的各种容器,如治疗盘、盛无菌敷料的缸子等,每周更换一次,清洗干净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后再行使用。消毒液每周更换一次,并严格掌握其浓度,每天进行浓度测定。若使用频繁,浓度下降,应随时更换。

  3 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严防患者眼—手—眼接触传播

  在候诊大厅张贴宣传画或办宣传橱窗,介绍交叉感染的危害性及其预防措施。诊治中,对沙眼、红眼病的患者反复说明其传染性,告诫患者或家人一定要注意将患者的洗脸毛巾、脸盆与其他人分开使用,特别是住校学生,毛巾要经常用开水烫洗,在太阳下晾晒,并保持毛巾干燥。红眼病患者,一定要勤点眼药,少到公共场所,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注意手的卫生,每次洗手后再点眼药。对于淋菌性结膜炎患者及家属,要进行性方面的卫生宣传,内容包括:提倡洁身自爱,宣传乱性的危害,提倡淋浴,不出入公共浴池,患病后及时治疗并隔离,讲明淋菌性结膜炎的来源、危害、可导致的后果。对患者家属进行卫生宣传既可促使其积极求医及早日康复,又可避免病原菌更为广泛的传播。

  4 讨论

  交叉感染属于医院感染的一种。其病原体主要来源于患者、陪护人员、医护人员和医院环境等方面。医院感染的对象最主要的是患者(主要是住院患者),其次是医务工作者。门诊医务工作者受感染的概率要比病房大。眼科门诊患者流量大,病情各异,各种急性眼部感染性疾病患者均在一般患者之间同时候诊,所以患者之间、医患之间及其他健康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机会始终存在。交叉感染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而且造成经济损失,浪费医药资源。因此,控制交叉感染不仅是保护医护人员自身健康的必要措施,而且能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其病程,节减开支,避免增加其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维护了医院的信誉。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