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临床见习带教体会
发表时间:2010-12-10 浏览次数:495次
作者:应希,王 一,刘 翔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西南眼科医院,重庆
【关键词】 眼科;临床见习;教学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步,是使学生获得临床感性认识并培养其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在现代医学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眼科临床见习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临床获得感性知识,并对其在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初步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1]。眼科临床见习专业性较强,疾病检查中常需特殊的仪器和方法,如裂隙灯显微镜、眼底镜、眼压计、视野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相对较难掌握。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眼科学临床见习课的教学质量报告如下。
1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临床见习普遍有一种新鲜感, 有着较强求知欲望。故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学有所获。投影仪、多媒体技术等在临床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避免了以往单纯的口头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眼科基本的检查方法和常规操作进行讲解和演示,使其了解视力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检查、视野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技术,以及点眼液、冲洗泪道、麦粒肿切开引流等操作。在这部分教学中,学生对眼科诊治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且弥补了见习中时间短、病人少、病种不全的弊端,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开展互动式教学
眼科的操作比较复杂,若仅凭课堂讲授,学生难以完全理解。因此,在见习中让学生亲自实践才能加深印象,发现问题。我们利用病房的检查室,向学生详细讲解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检查、眼压及弧形视野计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互相进行检查,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自我表达的机会。针对学生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性的进行集中讲解,从而使学生对眼科的检查操作不是单纯的停留在表面,而是有了自己的初步体会。同时,利用眼科门诊的特殊检查方法,如超声检查、眼底荧光造影检查、验光检查等,使学生了解其原理和方法,对课本中学过的内容进行归纳和复习。这种互动式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又能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最需要什么知识以及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2]。
3 利用床旁教学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
临床见习中,有些病往往不象教科书中介绍的那样典型,或者可能并发两种疾病,如: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内眼手术后继发角膜溃疡、视网膜脱离后继发眼球萎缩等等,因此,这一教学过程既是临床与课本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对疾病诊治深入的过程,同时,可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培养其认真思考、因果分析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方式。我们选择个别比较典型的患者,让学生自己采集病史和床旁查体,并将有意义的辅助检查结果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提出诊断、鉴别诊断及诊疗计划,对学生提出的诊治意见正确的给予肯定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及时纠正。若遇到较复杂的病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分析、积极发言,在课堂讨论中与带教老师一起,全面、系统地分析病情。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见习教学的质量。
4 参观门诊手术及观看手术录像
在对眼科检查和疾病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具体的手术步骤演示,如屈光手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等,使学生了解眼科常见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从而对疾病诊治有更完整的认识。
5 了解眼科新进展有利于扩大知识面
教科书因篇幅限制和出版周期长等各种原因,往往不能及时反映本学科新的知识和观点,因此适当介绍一些本科教育前沿的发展动态,对于帮助学生获取新的科学信息,了解疾病诊治的新进展意义极大。例如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光动力疗法,OCT在青光眼及黄斑区疾病中的应用,透明晶体摘除手术矫正高度近视等,可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其学习兴趣。临床见习是医学生接触临床的第一步,也是医学生医德医风形成的开始。教师要时刻注意以身作则,关心患者,尊重其隐私,时刻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意识。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真实地体会到医德与医术是医务人员的灵魂,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王瑞虎.带好眼科见习生的经验[J].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2007,20(4):374-375.
[2] 陈嘉莹,杨棉华,郑小薇,等.强化教学意识和管理提高眼科学见习教学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0):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