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眼科学》

泪液缺乏型干眼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学观察

发表时间:2009-06-30  浏览次数:717次

 作者:邹文进 刘祖国 梁凌毅 虞东芳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中山大学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060; 2.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及厦门眼科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 【摘要】    目的 了解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的改变。方法 应用SP2000P型角膜内皮计对2005年8月至2006年2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20例(32眼)典型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进行角膜内皮细胞照相,并以23例(36眼)正常人作为对照,对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 泪液缺乏型干眼组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605.4±316.9)个/mm2,内皮细胞平均面积为(389.3±47.1)?滋m2;正常对照组角膜的内皮细胞密度为(2607.9±313.3)个/mm2,内皮细胞平均面积为(388.7±45.3)?滋m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泪液缺乏型干眼组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变异系数为(37.3±10.1)%,角膜内皮六边形细胞比例为(52.3±8.9)%;正常对照组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变异系数为(35.3±4.7)%,角膜内皮六边形细胞比例为(47.5±10.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无明显改变。 【关键词】  干眼;泪液缺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细胞形态  干眼是最常见的眼表疾病,泪液缺乏型干眼是其中的一大类,包括Sj?觟gren 综合征、非Sj?觟gren 综合征的泪液缺乏型干眼以及其他的一些疾病。泪液缺乏型干眼的特点是泪液分泌量减少,并导致典型的干眼症状及眼表损害。长期干眼将会因炎症而产生眼表的一些病理改变,如角膜厚度变薄[1],角膜基质中神经纤维扭曲、分叉、数目增多[2]。我们推测长期炎症亦可能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影响,为此,我们对20例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及23例正常人进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内皮细胞形态分析,并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对2005年8月至2006年2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所有干眼患者进行主观症状评分、裂隙灯检查以及SchirmerⅠ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主观症状评分标准如下:0分,无症状;1分,症状轻微,无需处理;2分,症状明显,需要处理,但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3分,症状重,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主观症状包括干涩感、视疲劳、异物感、畏光、烧灼感共5项,总分共15分。SchirmerⅠ试验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参照以往文献[3]。根据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结果选取20例(32眼)典型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均有典型的干眼症状;SchirmerⅠ试验均小于或等于5 mm/5min; 泪膜破裂时间小于或等于5 s;干眼病程大于3个月以上。另选择23位正常人(36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的SchirmerⅠ试验均大于或等于15 mm/5min, 均排除了眼部刺激症状、接触镜配戴病史,并经裂隙灯检查排除角膜荧光素染色及其他眼前段疾病。    1.2  角膜内皮检查    20例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及23例正常人经过常规眼科检查后,使用SP2000P型角膜内皮计(Topcon,日本)进行角膜内皮细胞检查。所有检查均由同一操作者进行。程序[4]如下:连续3次对角膜中央进行角膜内皮细胞照相,选取最好的一帧保存,由操作者选取至少连续的80个细胞,人工进行描绘标记,然后利用角膜内皮计自带的软件计算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面积、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以及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百分比。

1.3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常对照组与泪液缺乏型干眼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以及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角膜内皮细胞平均最小面积、角膜内皮细胞平均最大面积以及角膜内皮六边形细胞百分比的比较均使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共20例,其中女性16例(占80%),男性4例(占20%);正常对照组共23例,其中女性17例(占73.9%),男性6例(占26%),两组性别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年龄为19~76岁,平均为(47.4±15.5)岁; 正常对照组年龄为20~78岁,平均为(54.7±18.8)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泪液缺乏型干眼组的病情特点    本组患者共20例,其中Sj?觟gren 综合征(Sj?觟 gren’s syndrome,SS)13例,非Sj?觟gren 综合征的泪液缺乏型干眼(non-Sj?觟gren’s aqueous tear deficiency, NSTD)6例,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1例。干眼常见症状在本组出现的几率为:干涩感90%;视疲劳90%;异物感85%;畏光60%;烧灼感35%。患者的平均主观症状评分为9.47±4.6。本组患者SchirmerⅠ试验平均数值为(2.12±1.72)mm/5 min;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2.03±1.73)s。患者平均病程为(44.0±36.4)个月,20例当中,除2例病程较短外(均为3个月),其余患者病程均在1年以上,多数在3年以上,3例病程可达10年。    2.3  角膜内皮检查结果    正常对照组及泪液缺乏型干眼组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学检查结果见表1。    3  讨论    干眼是最常见的眼表疾病,但大多数是轻中度的干眼,仅有少数为重症干眼[3]。为排除轻中度干眼对角膜内皮影响不明显的情况,本研究只选取病情较重、病程长的典型的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病例20例,女性占绝大多数(占80%);年龄平均为(47.4±15.5)岁;干眼的症状以干涩感、视疲劳最为常见(占90%),其次为异物感和畏光(分别为85%和60%),与张梅等[3]的报道近似,但其所占比例均较后者高,考虑是因为本组患者均为典型病例,因此各种症状比较明显。本组患者除了均有典型的持续的干眼症状外,SchirmerⅠ试验均小于或等于5 mm/5 min,平均为(2.12±1.72)mm/5 min;泪膜破裂时间均小于或等于5 s,平均为(2.03±1.73)s;而且本组患者还有病程长的特点,平均病程为(44.0±36.4)个月,多数在3年以上。

    炎症是干眼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长期炎症会导致眼表发生某些的病理改变。Liu等[1]使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检查仪检查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21例(38眼),发现干眼患者的9个方位角膜厚度[中央(0.534±0.034)mm]均较正常对照组[(0.571±0.028)mm]薄,经统计学检验发现差异存在显著性。Liu等认为,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的睑结膜与角膜、球结膜表面的摩擦力增加,频繁的瞬目导致眼表组织产生微损伤,眼表组织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IL-1增加,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合成,或引起角膜基质细胞凋亡,从而导致角膜厚度变薄。Zhang等[2]发现泪液缺乏型干眼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扭曲、分叉、数目增多,Sj?觟gren 综合征患者较非Sj?觟gren 综合征患者明显,而且与虎红染色、角膜荧光素染色呈正相关。他们认为干眼状态下泪液及泪腺的IL-1浓度增加,促进了某些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从而引起角膜神经纤维增生。我们推测干眼患者在长期炎症状态下,炎症因子的产生扩散可能引起角膜内皮细胞凋亡,最终导致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减少、形态改变。

本研究的角膜内皮各项指标与以往对正常人的研究结果相近[4,5]。泪液缺乏型干眼组的角膜内皮密度与形态和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我们测得泪液缺乏型干眼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605.3±317.9)个/mm2,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为(389.3±47.1)?滋m2;正常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分别为(2607.9±313.3)个/mm2与(388.7±45.3)?滋m2,两组数据非常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泪液缺乏型干眼组的角膜内皮细胞平均最大面积[(1017.6±540.8)?滋m2]较对照组[(858.4±196.1)?滋m2]大,但两者并无统计学差异。角膜内皮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是反映角膜内皮细胞大小变化的指数,两组的平均变异系数亦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角膜内皮细胞面积的变异性无明显差别。角膜内皮六边形细胞比例反映的是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变化的指标。泪液缺乏型干眼组角膜内皮六边形细胞比例为(52.3±8.9)%,与对照组(47.5±1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未能发现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形态的异常改变,可能原因有: ①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未能全面反映泪液缺乏型干眼的真实情况。②角膜内皮与眼表尚有一段距离,由泪液或眼表上皮扩散至角膜内皮的炎症因子较少,不足以引起角膜内皮细胞发生改变。③前房水中含有较多的炎症抑制因子[6],如转化生长因子-β等,对干眼的炎症因子起拮抗作用。

    综上所述,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形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因本实验样本量较少,因此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采用不同的研究手段,才能真正了解泪液缺乏型干眼是否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形态产生影响。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