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眼科学》

利用注射器定位提高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的工作效率

发表时间:2010-03-26  浏览次数:469次

  作者:高磊,刘志强,刘文杰    作者单位:264000)中国山东省烟台市,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264000)中国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康爱眼科医院;(116044)中国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医科大学   【关键词】  利用注射器定 提高玻璃体腔注射

  0 引言

  Bevacizumab(Avastin, Genentech Inc, California, USA)是2004年通过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的一种重组人VEGF单克隆抗体,能竞争性地与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受体结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减少新生血管形成[1]。当我们敲入“intravitreal bevacizumab (Avastin)”在PubMed进行搜索时会发现672篇与之有关的文章,这其中438篇(65%)为2008年以来所发表的,这说明尽管bevacizumab在眼科的使用上存在“OffLaber”等问题,但鉴于其相对低廉的费用、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相对的高安全性,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仍然得到国际眼科界的普遍认可。由于“OffLaber”问题,目前国内眼科所使用的bevacizumab多为100mg(4mL)规格,如果以目前大家公认的单次玻璃体腔内注射的最高剂量2.5mg来计算,理论上一瓶药可以同时满足40例的注射,因此,为了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往往采取群体注射。考虑到玻璃体腔注药本身操作时间非常短暂,因此如何在符合诊疗操作规范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就显得尤为必要,其中用于注射部位测距用的圆规或标尺无疑是制约工作进程的重要瓶颈,因为很少有眼科机构能够具备满足群体玻璃体腔内注射流畅进行所需要的圆规或标尺数量,为此我们利用1mL注射器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1 临床资料

  我们200705/20091230采用下述方法分33批实施玻璃体腔内注射486例,单批注射人数8~18例,除9例注射部位结膜下出血外,未有任何并发症发生,整个手术操作没有因为穿刺定位而发生中途暂停。术前准备:首先用5mL注射器一次抽吸足够的Bevacizumab,根据患者数量,准备2倍于患者数量的1mL注射器并去除针头,将药液由5mL注射器经锥头分别注入1mL注射器,安装针头后排除药液内气体,保留0.1mL药液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开睑器开睑,利用不含药液的注射器锥头末端于颞下象限紧贴角膜缘并垂直于眼球壁,轻压数秒,即可在球壁形成一最大直径与锥头末端直径相吻合的压痕,选择距离角膜缘最远压痕处作为穿刺注射部位进行玻璃体腔内注射。

  2 讨论      从整个玻璃体腔内注射操作流程来看,即便借助快速高压消毒对所需器械进行消毒周转,由于一般医疗单位圆规或标尺的数量限制,定位穿刺无疑是有可能导致群体注射不能流畅进行的最主要瓶颈。锥头系指注射器顶端接纳注射针头的突出部分,根据我国国家标准,所有注射器的锥头末端的标准直径为3.925mm(GB/T 1962.12001),而这个距离恰好是我们进行玻璃体腔穿刺部位定位所需,根据我们的临床实践,该方法完全可以满足玻璃体腔内注射穿刺点距离角膜缘后3.5~4mm的要求,它不仅具有满足测量、无菌和成本低廉的优势,最大的优势在于提高群体玻璃体腔内注射的工作效率,同时注射前短暂的锥头压迫,对降低眼内压或许还具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Senger DR,Water L, Brown LF, et al. Vascular permcability factor (VPF, VEGF) in tumor biology. Cancer Metasta Rev 1993;12:30332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