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取出1例
发表时间:2009-06-30 浏览次数:667次
作者:李兴育 赵云娥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3【关键词】 多焦点 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摘除术 患者,男性,64岁,研究员。因右眼视物逐渐不清1年余,于2006年11月20日来我院白内障专科就诊。眼部检查:右眼裸眼视力为0.06,矫正视力为0.3(-3.50 DS/-2.25 DC×90°);左眼裸眼视力为0.2,矫正视力为0.8(+2.00 DS/-1.75 DC×120°)。眼压右眼13.2 mmHg,左眼16.6 mmHg。双眼角膜透明,房水清亮,前房中深,右眼晶状体混浊,左眼可见人工晶状体位于囊袋内,位置正。双眼眼底视网膜色淡红,视盘边界清,杯盘比约为0.6,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术前双眼视野检查提示:双眼普遍敏感度下降,中心30°视野未见明显异常。既往患者曾于2006年6月5日因左眼视物不清6个月在外院行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植入+10.0 D多焦点人工晶状体(ZM9001),出院时左眼裸眼视力为0.5。术后自觉左眼视物灰暗,需要在明亮条件下才能阅读。因近距离精细工作需要,患者入院后要求右眼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于2006年11月23日在表麻下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右眼植入+14.0 D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A60AT),术后右眼裸眼视力为0.8。术后患者自觉右眼视物明亮,左眼较前更加灰暗,自觉左眼亮度约为右眼的1/2。2006年11月26日对比敏感度检查提示:左眼高频段敏感度下降较右眼明显;视野检查提示:右眼正常,左眼普遍敏感度下降。患者自觉难以忍受双眼亮度差别,要求置换左眼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以满足工作时视功能需求。于2006年11月28日在表麻下行左眼人工晶状体置换术,术中取出原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同时植入+12.0 D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A60AT),出院时左眼裸眼视力为0.8,术后患者自觉双眼亮度相当,能够完成近距离阅读工作。
讨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是近年来白内障手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领域的一个重大进步。它应用同时知觉设计原理,使经过人工晶状体的光线产生两个焦点,远近物体发出或发射的光线均能聚焦于视网膜上。远近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的屈光力之差在3.00 D以上,则大脑皮质不能将两个物像融合,从而进行选择性抑制,选择清晰的物像,抑制模糊的物像[1]。然而这样的设计原理会引起类似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单一焦点上光能量的降低,所以对视觉功能要求高的患者可能难以适应。本例患者在第一次手术后就表现出左眼的光亮度降低,需要在明亮的环境下才能完成阅读。另外,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对植入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准确计算及术后预留屈光度的准确设计,任何术前测量的不准确以及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计算误差都会引起术后屈光状态的不准确预测。患者本次入院时验光发现左眼远距离具有较大的远视屈光不正(+2.00 DS/-1.75 DC×120°),这样的屈光状态导致了患者术后远视力不佳,同时也使得近距离工作时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提供的近附加不能满足患者的近距离阅读需求。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对于本患者选择了取出左眼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同时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重新恢复患者的视功能,满足近距离工作时光亮度的需求。因此,我们认为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时应该注意手术患者的选择,对于特殊工作类型以及有近距离工作要求的患者应该慎重使用,同时要准确地进行术前的生物测量及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预留合适的预留屈光度。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术后教育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的一个环节,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后,患者需要学会适应模糊物像和清晰物像的同时存在,逐渐适应新的视觉状态。只有很好地把握住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应用的要点,才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视觉质量,解决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远视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赵云娥.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J].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10):942-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