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基础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在舒张型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4-06-23  浏览次数:802次

有研究报道,舒张型心力衰竭患者术后的护理质量与临床效果密切相关[1]。对舒张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基础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干预,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 92例舒张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将患者根据治疗后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护理干预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43~75岁,平均(58.49±6.34)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 18例,Ⅲ级28例。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41~76岁,平均(57.37±6.26)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0例,Ⅲ级2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如下常规护理[2]:①术前给予吸氧、预防便秘、心电图监护、术前4 h禁食等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反应。②术中随时监测心电情况,警惕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与患者多沟通、询问其有何不适反应,及时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③ 术后48 h持续监护心电情况,观察心律变化和并发症情况,预防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指导患者术后卧床体位采取平卧位或半侧卧位,患者术侧肢体活动应轻度,防止术后肩周炎等的发生,切口处应保持皮肤清洁、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护理干预组患者在上述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3]:由于舒张型心力衰竭通常病程较长,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在长期病情的折磨下常伴有焦虑、易怒等心理障碍,加上治疗时间长,费用昂贵,治疗时患者有经济上的顾虑,缺乏对手术的合作等。护理人员应积极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和需求的帮助,语气亲切,博取患者的信任,减轻或消除其恐惧和焦虑心理,增加战胜疾病的信息,且良好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疼痛阈,起到一定的镇痛作用。

1.3 临床疗效判定: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均按以下标准进行评价:①显效:护理后患者口唇紫绀、呼吸急促、乏力、胸闷等症状明显好转,心功能改善至Ⅰ级或改善2级以上。②有效:护理后患者的上述症状有所改善,心功能改善至Ⅱ~Ⅲ级。 ③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无改善,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比较: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显效率为 45.65%,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34.7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舒张型心力衰竭是指在心室收缩机能正常,而心室舒张时充盈异常和充盈压的升高导致的肺循环或体循环障碍而发生心力衰竭的临床综合征。舒张型心力衰竭在占心力衰竭的30%左右,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4]。近年来,医学护理模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是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已得到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高度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5]。心理护理贯穿整个临床护理的过程,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将大大提高患者疾病的预后。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舒张型心力衰竭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结合基础护理,研究结果表现,护理干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单采用基础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综上所述,基础护理结合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舒张型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4 参考文献

[1] 孙国珍,王 琴,杨赛君.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5):431.

[2] 张庆满.舒张型心力衰竭临床特征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5):198.

[3] 郭建星,李海燕,张慧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1,25(8):2118.

[4] 陈美红,金建芬,王咏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9(4):317.

[5] 郭春芳,任红艳,华流荣.预见性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0):1646. [收稿日期:2014-03-20 编校:郑英善]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