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眼科学》

青少年近视在不同阅读距离调节状态下眼前段结构的变化

发表时间:2010-03-01  浏览次数:535次

作者:黄佳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眼科,上海 200031 【摘要】  目的 分析和探讨不同程度青少年近视在不同阅读距离诱导的调节状态下眼前段结构的变化。方法 收集我院屈光门诊14~18岁间青少年近视95例(95眼),正视眼34例(34眼)作对照,其中男66例,女63例。所有被试者行主觉验光、调节幅度测定,眼前节OCT测量在不同阅读距离诱导的调节状态下(0 D、3 D、6 D)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及瞳孔直径,采用SPSS 11.5 for Windows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譹?訛在调节放松情况下,随着近视度数增加,暗瞳直径明显减小(P<0.05),各组间晶状体厚度差异无显著性,前房深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譺?訛随着阅读距离的减小,调节运用的增加,各组前房深度变浅值、晶状体厚度变厚值、暗瞳直径变小值均显著增加(P<0.01)。?譻?訛随着近视度数增高,诱发3 D调节时前房深度变浅值显著增加(P<0.01),晶状体厚度变厚值明显增加(P<0.05),暗瞳直径变小值差异无显著性。?譼?訛随着近视度数增高,诱发6 D调节时前房深度变浅值显著增加(P<0.01),晶状体厚度变厚值明显增加(P<0.05),暗瞳直径变小值显著增加(P<0.01)。结论 在青少年中,随近视程度加深,阅读距离减小,运用调节量的增加可引起眼前房显著变浅,晶状体明显变厚;暗瞳直径缩小值在诱发6 D调节时随近视度数增高而增大。

【关键词】  青少年近视 阅读距离 调节 眼前段结构 眼前节 OCT

    在近视发生发展的成因中,人们普遍认为其与阅读有关,即阅读状态时的调节变化或差异直接或间接诱导了近视的发生或发展[1-2]。在临床上,调节的各因素与近视的相关性到底如何,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及相对调节等功能学方面[3-5],该领域的研究结果引导研究者开始关注在调节过程中解剖学角度的眼内结构的变化规律。本研究利用眼前节OCT系统,设计不同距离诱导的调节状态,分析和探讨不同程度青少年近视眼在不同调节状态下眼前段结构的变化,以期揭示不同程度青少年近视者在阅读过程中调节功能改变所诱导的眼球光学相关解剖参数的变化规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7年2月至4月我院屈光门诊14~18岁青少年近视患者95例(95眼),正视眼34例(34眼)作为对照,其中男66例(66眼),女63例(63眼),平均年龄(15.53±1.36)岁。入选标准:①全身状况良好,瞳孔圆,光反应灵敏。②经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后屈光度为+0.25~-10.00 D,矫正视力≥1.0,调节幅度≥8 D,散光量≤1.5 D。③经裂隙灯及检影镜检查排除有眼部外伤、手术史及其他眼病史。④正在使用或近期使用过睫状体调节药物,如阿托品、毛果芸香碱等患者不纳入本研究中。将所有被试者按屈光度分:Ⅰ.正视组(+0.25~   -0.75D),Ⅱ.低度近视组(-0.87~-3.00 D),Ⅲ.中度近视组(-3.25~-6.00 D),Ⅳ.高度近视组(-6.25~-10.00 D)。具体分组如表1所示。

    1.2  方法

    1.2.1  屈光度及调节幅度的测定  (1)云雾法主觉验光:在电脑验光的基础上,用综合验光仪上进行规范的主觉验光,其步骤包括:单眼初步最正度数之最佳视力(MPMVA),红绿测试,交叉柱镜确定柱镜的轴向和度数,确定最后球镜度数(再次MPMVA);再次红绿测试,双眼平衡,双眼红绿测试,最后确定终点屈光度。(2)调节幅度的测定:遮盖右眼,配戴全矫眼镜,选择最佳近视力上一行的视标,不断移近视标,被测者需在看到视标模糊时马上报告, 记录此时近视标离眼镜平面的距离,再次移近视标后将视标移开,让被测者看到清晰视标后马上报告,记录此时视标离眼镜平面的距离,两次距离的平均值即为调节幅度,本研究取调节幅度的屈光度数值,即距离以米为单位时的倒数。每人至少测量3次,取平均值。

    1.2.2  眼前节结构测量  采用德国Zeiss公司VisanteTM眼前节成像系统,利用其自带的屈光度矫正功能,首先采用云雾法主觉验光测得的屈光度矫正被试者远视力,在此调节放松情况(0 D调节)下,进行四方位眼前节扫描;随后在矫正远视力基础上逐步改变距离,并要求被试者看清视标,分别诱发被试眼3 D及6 D的调节,在看清状态下进行四方位眼前节扫描。在分析系统中测量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暗瞳直径,取四方位平均值为一次测量值,以3次测量的均数为最终测量值。

    1.3  统计学方法  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暗瞳直径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且均属正态分布。正视组、低、中、高度近视组间不同指标差异采用SPSS 11.5 for Windows行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诱发3 D调节及6 D调节时各指标变化值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在调节放松情况下,各组眼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及暗瞳直径值见表2。经统计,我们发现各组间前房深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I组和Ⅲ、Ⅳ组,Ⅱ组与Ⅳ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各组间晶状体厚度差异无显著性;随近视加深,各组间暗瞳直径明显减小,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其中I组和Ⅲ、Ⅳ组,Ⅱ组与Ⅳ组,Ⅲ组与Ⅳ组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诱发3 D调节和诱发6 D调节时,各组内的前房深度变浅值、晶状体厚度变厚值、暗瞳直径变小值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随着调节运用的增加,各组前房深度显著变浅,晶状体厚度显著变厚,暗瞳直径显著变小。

    诱发3 D调节时,各组间前房深度变浅值、晶状体厚度变厚值及暗瞳直径变小值见表3。经统计,我们发现各组间前房深度变浅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其中Ⅰ组、Ⅱ组、Ⅲ组与Ⅳ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随着近视度数增高,诱发3 D调节时前房深度变浅值显著增加。同时,各组间的晶状体厚度变厚值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随着近视度数增高,晶状体厚度变厚值增加。而暗瞳直径的变化在诱发3 D调节时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诱发6 D调节时,各组间前房深度变浅值、晶状体厚度变厚值及暗瞳直径变小值见表4。经统计,我们发现各组间前房深度变浅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其中Ⅰ组、Ⅱ组、Ⅲ组与Ⅳ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随着近视度数增高,诱发6 D调节时前房深度变浅值显著增加。各组间的晶状体厚度变厚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着近视度数增高,晶状体厚度变厚值也不断增加。同时,暗瞳直径的变化在诱发6D调节时各组间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1),其中Ⅰ组与Ⅲ组、Ⅳ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随着近视度数增高,暗瞳直径变小值显著增加。

    3  讨论

    近距离阅读工作引起眼动参数的变化,近年研究表明并非表现为调节过强,而是表现为调节滞后,也即是在注视某一近距离的物体时,调节表现为不足,因此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表现为远视性离焦,从而可能成为诱发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6-7]。本研究从解剖学角度考察发生调节时眼内结构的变化规律,主要包括前房深度及晶状体厚度的变化,并将暗瞳直径也作为考察指标,了解正视及不同程度近视组间在发生调节时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和暗瞳直径的变化情况,其中前房深度的变化量可以视为在调节过程中晶状体前移的量和晶状体向角膜方向变厚的量的总和。本次研究利用德国Zeiss公司VisanteTM 眼前节成像系统,采用相同的方式矫正不同组别的近视度数,改变阅读距离从而诱导不同的调节状态。

    在调节放松情况下,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近视程度组别中前房深度虽有统计学差异,但并不与近视程度相关;晶状体厚度更是在所有组别中均无显著性差异。目前,普遍认为轴性近视中近视度数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近视度数越高,眼轴越长,且其中主要是玻璃体腔的加深,本研究结果直接支持了这个观点。然而在所有组别中晶状体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这也与最近的一些研究结果相似[8]。早期认为受后天因素影响的学校近视主要是晶状体持续调节导致晶状体屈光力增加所致[9]。之后许多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相同,认为晶状体厚度在近视组和正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特别是在中低度近视中,并以此来说明了学校性近视并没有因调节因素导致晶状体厚度增加。因此, 本实验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在青少年近视的形成和发展中, 眼轴增长是关键性因素。

    但必须指出的是,不同近视组中晶状体厚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并不能说明不同近视组中晶状体屈光力没有显著性差异,我们还要考虑到晶状体前后表面曲率和晶状体折射率等因素,目前的研究方法尚且不能很好地进行全面研究。本研究还发现,在调节放松情况下,暗瞳直径随着近视度数的升高而明显缩小,这可能与双重自主神经系统相关[10],即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Rosenfield等[10]认为近视眼有弱的交感神经或强的副交感神经支配系统,并且副交感神经支配近距离调节,交感神经支配远距离调节,本研究的实验结果与这些研究都是相符合的。另外,这也可能与不同近视程度组别中的张力性调节及调节滞后的不同相关[3,11]。

    随着近视度数增高,诱发3 D调节时,前房深度变浅值显著增加(P<0.01),晶状体厚度变厚值明显增加(P<0.05);同样随着近视度数增高,诱发6 D调节时,前房深度变浅值显著增加(P<0.01),晶状体厚度变厚值明显增加(P<0.05),也就是说前房变浅和晶状体变厚的量在诱发调节时都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而变大。但是,调节过程中前房深度的变化量包括晶状体前移的量和晶状体向角膜方向变厚的量的总和,所以通过本研究尚不能说明晶状体前移的量在不同近视组别中调节时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前房深度与晶状体厚度在调节放松时在不同程度近视组别中都与近视程度没有明显相关性,而在诱发调节时,前房深度的变化值与晶状体厚度变化值随着近视程度加深而增加,这可能是由于随近视加深眼轴增长,调节时需要的组织变化量比较大。也有报道称,调节滞后、近点远移等与晶状体蛋白的黏度有关,这与本研究中的发现是否具有明确的相关性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通过暗瞳直径变化的观察,本研究发现在诱发3 D调节时,暗瞳直径变小值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而诱发6 D调节时,暗瞳直径变小值随近视加深显著增加。该现象目前尚无法用“调节、近视、瞳孔缩小均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相关且相互协同影响”的基本概念解释,是否说明调节反应中存在一个阈值对瞳孔的变化产生影响,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OCT眼前节成像系统了解青少年近视眼在不同阅读距离分别诱导出调节放松、诱发3 D、6 D调节时眼前段结构的变化,从解剖学角度探讨了不同程度青少年近视者在阅读过程中调节功能改变所诱导的眼球光学相关解剖参数的变化规律,为从调节功能上通过进一步干预来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Mcbrien NA, Millodot M. Differences in adaptation of tonic accommodation with refractive with refractive state[J]. Invest Ophthamol Vis Sci,1988,29(3):460-469.

[2] Hepsen IF, Evereklioglu C, Bayramlar H. The effect of reading and near-work on the development of myopia in emmetropic boys:a prospective,controlled,three-year follow-up study[J]. Vision Res,2001,41:2511-2520.

[3] Gwiazda J, Thorn F, Bauer J, et al. Myopic children show insufficient accommodative reponse to blur[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ic,1993,34(3):690-694.

[4] Goss DA, Rainey BB. Relationship of accommodative response and nearpoint phoria in a sample of myopia chilrren[J]. Optom Vis Sci,1999,76(5):292-294.

[5] 不同阅读距离的调节反应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表达[J]. 眼科研究,2006,24(3):313-316.

[6] Wolffsohn JS, Gilmartin B, Li R, et al. Nearwork-induced transient myopia in preadolescent Hong Kong Chinese[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3,44(5):2284-2289.

[7] Norton TT,Gamlin PDR. The near response,emmetropia and myopia[J]. Ophthal Physiol Opt,1999,19(1):79-80.

[8] 汤萍,潘永称. 青少年3348眼的超声生物测量与分析[J]. 眼科新进展,1999,9(19):372-374.

[9] 佐藤迩. 学校近视ぬちゐ各种调节谈の检讨[J]. 日眼会志,1980,84(11):1781.

[10] Rosenfield M, Ciuffreda KJ, Hung GK, et al. Tonic accommodation:a review.I. Basic aspect[J]. Ophthal Physiol Opt, 1993,13(3):266-284.

[11] Nakatsuka C, Hasebe S, Nonaka F, et al. Accommodative lag under habitual seeing conditions:comparison between adult myopes and emmetropes[J]. Jpn J Ophthalmol,2003,47(3):291-29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