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颗粒细胞瘤1例
发表时间:2009-09-24 浏览次数:612次
眼眶颗粒细胞瘤1例作者:姜鹏飞,唐东润,孙英 作者单位:1(264000)中国山东省烟台市,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2(300020)中国天津市眼科医院眼眶病眼整形科 【关键词】 眼眶 颗粒 细胞瘤1病例报告 患者史某,女,57岁,因“左眼睑红肿、硬结18mo,加重6mo”于20070716入院。患者无疼痛、畏光、流泪等不适。200607曾因左眼下睑红肿、硬结在外院行占位病变切除,病理结果示:炎性假瘤。术后给予激素治疗后,肿胀稍有缓解。近6mo来上下睑均出现红肿,来我院求治。入院全身查体:心、肺、肝、脾、肾等均未见异常,血尿生化等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查体:视力:0.3(2.00DS=0.7),左上下睑皮肤红肿,皮温不高,皮下即可触及硬性硬结,边界欠清,活动度差,眼球各方向运动无明显受限,眼前节及眼底检查均正常,眼球突出度检查:11mm102mm11mm,眶压()。眼B超示:眶内形状不规则低回声区;CT扫描示:睑皮下及眶内可见一不规则占位,与眼球呈铸造型改变,与内直肌与视神经关系密切,不能分开,病变CT值为55~64Hu;彩色超声检查示:左眼上下睑皮下及眼球后部偏内侧占位性病变,内回声中等,T型征可见,病变内部血流频谱信号不规则,血流速度较快。根据影像学检查及患者曾在外院行占位病变切除病理检查结果,术前我们亦考虑炎性假瘤。因患者第一次术后对激素治疗反应即差,故于20070717全麻下为患者行左眼睑及眶内占位病变切除术。术中行左下睑睫毛下皮肤切口分离皮下组织后即可见灰白色硬性肿块,质地较韧,位于眶隔和睑板前,下达眶缘,并与眶下部肿块相连。给予完整切除后,再行上睑眉弓下皮肤切口,见上睑之肿物亦在皮下,呈灰白色,边界不清,与正常组织粘连,质硬,分离肿物并切除后,止血,逐层缝合。术后给予抗炎等支持治疗。术后将切除之肿块送检,病理报告提示:颗粒细胞瘤。20070724拆线治愈出院。出院时见左眼上下睑轻肿胀,无感染征象,切口愈合良好。2讨论 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1926年首先由Abrikosoff描述,其组织来源至今仍无统一定论。最早因为镜下肿瘤细胞与肌细胞相似,被认为是肌源性。近20a来,经过电镜和免疫组化研究,多认为来源于雪旺细胞。但也确有学者在极少数病例中电镜下观察到瘤体胞质内含有肌丝、密体及微饮泡[1],故肌源学说仍不为错,国内梁启国等也报道1例源发于下直肌的颗粒细胞瘤,也为肌源学说提供了另1例。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30~60岁较多,女性较多。多发生于头颈部,近1/3发生于舌部[2,3]。其次多见于躯干和四肢。而见于个案报道的经查找文献发现,有发生于皮肤、蝶鞍区、胸壁、虹膜、气管、食管胃肠道、坐骨神经、跟腱、膀胱、乳腺、阴茎等处的。发生于眼眶者,目前所查到的国内文献,只有7例,宋国祥报道2例,倪趠报道1例,罗燕、梁启国、朱晓波、赵秀梅等各报道1例[47]。【参考文献】 1王坚,朱雄增,张仁元.恶性颗粒细胞瘤10例临床病理学观察及文献复习.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4;33(6):497502 2白希清,刘永,吴在东.病理学.下册.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2:10981099 3武汉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及中山医学院病理学教研组.外科病理学.上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8:531532 4罗燕,肖利华,黑砚.眼眶颗粒细胞瘤一例.中华眼科杂志 2004;40(9): 643644 5梁启国.眼眶颗粒细胞瘤.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998;16(8):505 6朱晓波,庞友鉴,吴秋良,等.眼眶颗粒细胞性肌母细胞瘤一例.中华眼科杂志 1997;33(4):254 7赵秀梅,崔浩,金玲,等.眼睑良性颗粒细胞瘤1例.黑龙江医学 1999;6:80